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与普通放疗对肺部损伤的对比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与普通放疗对肺部损伤的对比

时间:2022-10-27 21:26:3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与普通放疗对肺部损伤的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放疗的48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征得病人同意后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与实验组(24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1级及1级以上急性发射性肺炎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患侧肺脏等体积放射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PTV剂量体积、HI以及CI等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乳腺癌术后给予调强放疗可有效降低对个体患者肺部损伤。

关键词:乳腺癌;调强放疗;普通放疗;肺部损伤

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由于乳腺外形特殊,常规放疗可导致靶区体积内放射剂量不均,从而对个体肺脏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1]。本次实验通过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放疗的48例患者分别给予调强放疗以及普通放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等级急性发射性肺炎发生情况、患侧肺脏等体积放射剂量、PTV剂量体积、HI以及CI等数据,从而论证调强放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年龄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53.2±1.2)岁,肿瘤直径最小为0.8厘米,直径最大为2.5厘米,个体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1.2±0.2)厘米。TNM分期:有9例患者为T1,有7例为T2,有5例为T3,有3例为T4,临床分期:有13例为I期,有11例为II期,病理类型:有19例为浸润性导管癌,有4例为髓样癌,有1例为小叶癌。对照组2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为27岁,年龄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55.2±1.5)岁,肿瘤直径最小为0.7厘米,直径最大为2.6厘米,个体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1.3±0.2)厘米,TNM分期:有10例患者为T1,有7例为T2,有4例为T3,有3例为T4,临床分期:有14例为I期,有10例为II期,病理类型:有19例为浸润性导管癌,有4例为髓样癌,有1例为小叶癌。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数据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放疗的48例患者年龄均在20岁以上,80岁以下,均符合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排除标准:(1)排除消瘦、脱水、营养状况差的恶病质患者。(2)排除已接受放疗的中度敏感肿瘤患者。(3)排除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或者多处转移的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统一,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

1.3方法

1.3.1对照组24例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给予常规放疗(CRT),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医师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以及乳房托架坡度,保证患者胸壁走向与模拟定位机床面平行,患者患侧上臂外展90度,健侧上肢置于体侧。用铅丝标记患者患侧胸壁待照射范围,一般情况下以患者锁骨头下缘为照射上界,以健侧乳房皱璧下2cm为照射下界,以体中线为照射内界,以腋中线或腋后线为照射外界。根据患者患侧乳腺外形选择15度或30度的楔形板作组织补偿,能量为6MV X线,处方剂量为5000cGy/25f/35d,患者每周治疗5次。

1.3.2实验组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后的患者术,治疗后给予调强放疗(IMRT),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参考对照组操作摆放患者体位,用铅丝标记乳腺范围,而后采用CT模拟定位扫描,在扫描的过程中应嘱患者均匀呼吸,CT模拟扫描范围为患者甲状软骨上缘至肝脏下缘,扫描层间距0.5cm。勾画患者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临床靶体积覆盖患者所有可见乳腺腺体组织,计划靶体积为CTV基础上外扩7mm。患者临床治疗95% PTV DT:5000cGy, V55<5%, V53.5<10%;心脏为V10<20%,20<15%,V30<10%; 患侧肺为V20<18%,患侧肺平均剂量<13Gy。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自放疗开始至结束放疗后3个月内出现的急性肺炎发生情况,并参考EORTC进行分级。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肺V10、V20、V30、V40危及器官剂量体积。

(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TV剂量体积、HI以及CI等相关数据。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自放疗开始至结束放疗后3个月内出现的急性肺炎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共有15例患者为1级及1级以上,对照组共有22例患者为1级及1级以上,实验组1级及1级以上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肺V10、V20、V30、V40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患侧肺脏等体积放射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2.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TV剂量体积、HI以及CI等相关数据,具体情况(见表3),实验组患者PTV剂量体积、HI以及CI等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乳腺癌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患者乳腺腺上皮组织出现恶性增生,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与高发国家相比高出1至2个百分点,卫生部门调查研究显示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主要方法为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为提高患者术后临床效果近些年我国乳腺癌患者术后多辅以全乳放疗[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主要是为针对乳腺癌病灶周围残余癌灶,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常规放射可导致乳腺癌患者局部腺体发生纤维化样改变,毛细血管扩张,增加个体患者肺部、心脏等正常组织辐射剂量,从而印象心脏、肺部正常功能[3]。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区域由于其外形特殊,常规放疗难以控制局部病灶放疗照射剂量,在降低局部肿瘤病灶放疗治疗效果的同时可增加个体不同程度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调强放射属于一种新型放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个体靶区内照射剂量,从而提高放疗局部病灶照射均匀性,降低肺脏、心脏等正常器官受照射剂量[4]。本次实验显示给予改良根治手术后給予调强放疗的实验组患者共有15例患者出现1级及1级以上急性肺炎,1级以及1级以上急性肺炎个体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患侧肺脏等体积放射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TV剂量体积、HI以及CI等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乳腺癌术后患者给予调强放疗可有效降低对个体肺脏的损伤,对提高个体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徐子海,童蕾,陈磊等.基于CTVision图像引导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调强放疗摆位误差测量与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5,32(6):870-873,877.

[2]马永强.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比较[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395.

[3]李永武,孙晓南,王奇等.乳腺癌术后胸壁大体积复发二野和六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3,33(2):155-157.

[4]吴伟伟,张群贵,吴修洪等.乳腺癌术后不同厚度补偿膜调强放疗剂量学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9):91-93,112.

推荐访问:放疗 肺部 乳腺癌 术后 损伤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