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菁选2篇

2023年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菁选2篇

时间:2023-02-12 17:5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1  一、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菁选2篇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1

  一、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二、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2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推荐访问:必修 框架 哲学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 菁选2篇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1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图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