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推进就业工作措施(7篇)

推进就业工作措施(7篇)

时间:2023-01-13 09: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推进就业工作措施(7篇)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工作措施  1、实施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服务西部及面向基层就业的激励办法。  对志愿服务西部、参加“三支一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就业工作措施(7篇),供大家参考。

推进就业工作措施(7篇)

篇一: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工作措施

  1、实施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服务西部及面向基层就业的激励办法。

  对志愿服务西部、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及应征入伍的应届毕业生,除省

  财政支付的各类补贴外,服务期满,学校发给奖励金每人

  5000元

  /年(最多发放两年)。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及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我校研究生的,

  初试成绩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已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应届本

  科毕业生,白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基层工作的,可保留学籍两年,应

  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保留学籍至服役期满。

  2、加大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辅导。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成功校友、专业教师担任就业创业导师,有针对性的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辅导。加大创业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和建设,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3、加强教学实习与就业实习、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训相融合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技能锻炼与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联接。

  4、实行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激励措施,调动毕业生求职积极性,鼓励毕业生及早求职、落实就业单位。对毕业当年及时签订有效的

  (指有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签章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依据送回学校鉴证的时间按以下标准发放就业补贴:毕业当年二月份前的200元、三至六月份的100元。

  5、为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提供经济援助和就业技能培

  训费用补贴。符合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相关条件的经济特困毕业生可

  申请500-1500元/人的求职补贴,为当年6月8日前赴广州市外求职面试

  的毕业生发放交通补助。支持和鼓励造型艺术类和美术史论类专业经济特

  别困难学生参加应用型就业技能提升课程培训,经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审

  核,给予发放一次性培训补贴(限

  2000元以内)

  6、为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资助。经学校组织评选,顺利入驻学校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学校给予3000元创业启动金;学生每成

  功创业并注册营业执照通过学校审核,给予

  1000元创业资金奖励

  7、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

  就业状况和意愿,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8、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就业市场调研活动,拓展艺术市场与就业空间。组织就业市场调查、就业形势分析等社会实践和规划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主动寻找和发现就业机会,增强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9、加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确保研究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和逐步增长,提局研究生就业质量。

篇二: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还没有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每位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意愿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干信息

  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工作措施

  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很是严峻,学校鼓励毕业生服务西部及面向基层就业,同时加强创业指导与实践工作。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工作措施,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实施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服务西部及面向基层就业的激励办法。对志愿服务西部、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及应征入伍的应届毕业生,除省财政支付的各类补贴外,服务期满,学校发给奖励金每人5000元/年(最多发放两年)。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我校研究生的,初试成绩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已考取本校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自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基层工作的,可保留学籍两年,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保留学籍至服役期满。2、加大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辅导。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成功校友、专业教师担任就业创业导师,有针对性的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辅导。加大创业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和建设,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3、加强教学实习与就业实习、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训相融合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促进学生专业实践技能锻炼与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联接。

  4、实行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激励措施,调动毕业生求职积极性,鼓励毕业生及早求职、落实就业单位。对毕业当年及时签订有效的(指有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签章的)《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依据送回学校鉴证的时间按以下标准发放就业补贴:毕业当年二月份前的200元、三至六月份的100元。5、为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提供经济援助和就业技能培训费用补贴。符合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相关条件的经济特困毕业生可申请500-1500元/人的求职补贴,为当年6月8日前赴广州市外求职面试的毕业生发放交通补助。支持和鼓励造型艺术类和美术史论类专业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参加应用型就业技能提升课程培训,经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审核,给予发放一次性培训补贴(限2000元以内)。6、为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资助。经学校组织评选,顺利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学校给予3000元创业启动金;学生每成功创业并注册营业执照通过学校审核,给予1000元创业资金奖励。

  7、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院系认真核实汇总就业数据,学校实时更新就业监测系统相关信息。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创业。8、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就业市场调研活动,拓展艺术市场与就业空间。组织就业市场调查、就业形势分析等社会实践和规划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主动寻找和发现就业机会,增强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9、加强研究生就业教育,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确保研究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和逐步增长,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

篇三: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7条措施

  在日前举行的民大学“大学生就业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健指出,为与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政策相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已经出台7条措施,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积极推进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在高职院校以及局部本科高校毕业生中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工作。毕业时未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学生,在毕业后一段时间内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能力,以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专门收集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信息,并组织召开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

  三、是协助高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选派优秀的职业指导师,配合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将职业资格分析和工资价位信息等提供应学校。

  四、是做好为毕业生效劳的“窗口”工作,在大中城市的劳动市场开辟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和技术技能的效劳窗口,提供职业介绍、指导等系列效劳。

  五、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工程开发、小额贷款、税费减免、跟踪效劳等一条龙效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为建立远程培训站点的学校提供远程创业培训效劳,为未建立远程培训站点的学校提供教学光盘和教材资料。

  六、是开展青年职业见习试点工作,为没有就业的毕业生获得就业提供时机。

  七、是为进展失业登记的毕业生提供效劳。

篇四: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强化六大措施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蓬莱市劳动就业办公室许宏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社会融入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经济活动方式,可以说就业工作处在群众工作的前沿,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就业服务部门作为国家的的综合服务机构,与群众关系密切,在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放在全市为民办实事的首位,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通过加强窗口服务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创业机制建设、基层平台建设、政策扶持、职业技能培训等六大措施,用全方位、广覆盖、一站式的优质服务,全力打造就业服务品牌,为蓬莱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深受群众的好评。

  一、1-6月份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工作基础良好

  1-6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473人,完成烟台市指标的78.2%,失业人员再就业750人,完成指标的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6人,完成指标的50.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7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8人,完成指标的57.9%。就业技能培训2126人,完成全年计划的85%。在完善原有8处创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新建立了潮水镇“和谐家园”创业示范基地,引导126名创业人员进入基地成功实现创业。制订“创业帮扶手拉手”活动的实施方案,先后对300名创业帮扶对象开展了546人次帮扶活动,对86名创业者的创业项

  目进行了认定,并为其办理了创业场所租赁补贴手续,上半年累计发放创业场所租赁补贴10.8万元。截至6月末举办创业培训班20期,累计培训各类创业人员600人,其中失业职工创业培训294人,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60名,返乡农民、退役军人等246人。

  二、六大举措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群众工作扎实推进

  强化窗口服务建设,实现群众满意度提高。群众满意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检验标准,我市下大力气扎实抓好窗口服务建设,优化环境推动就业事业的发展。

  抓好人员素质建设,打造一流的就业服务环境。要求每个员工微笑服务每一个人,并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推行“三及时”服务,即及时办理、及时答复、及时回访;推行“五零”服务,即服务办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程序“零障碍”,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效果“零投诉”,明确工作人员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做到“四不”,即不把个人不良情绪带入窗口,不推诿扯皮敷衍应付、不为难服务对象、不与服务对象发生争执冲突;为服务对象提供“爱心、诚心、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发挥爱岗敬业典型带动的作用,将20多年来勤恳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帮助失业职工解决困难,深受失业职工好评的副主任树为爱岗敬业标兵,号召全体职工向他学习,通过以点带面,激发全体员工敬业爱岗、奉献社会的热情。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推行“办公桌文化”、“走廊文化”。统一将员工个人对工作的体会或者喜爱的名言警句做成桌牌放置在办公桌上,并在每层楼的走廊上张贴名言名句,一个走廊一个主题,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达到对员工的勉励和警示作用,时刻提醒每个员工用心服务群众。二是推行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组织干部职工参观警示基地,接受警示教育,提高廉政意识,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利用建党90周年的机会,

  开展“唱红歌,庆建党”活动,每位员工都参与其中、融入其中,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激励每个员工勤奋工作、热爱生活,以更加热情优质的工作服务蓬莱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三是推行学习文化,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学习制度,将每周五定为固定的学习日,学习内容多样,从礼仪素养到业务软件,从知识百科到政策法规,增强全体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在学习形式上注重发挥员工的个人能动性,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将学习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并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员工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使全体员工熟知业务软件的操作流程进而了解单位工作的整体流程,达到业务熟练、法规明确。

  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服务场所建设,设立了求职登记、用人登记、就业困难群体服务、劳动事务代理、培训登记等多个服务窗口,实现了招聘、求职、培训、劳动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设立了个体职业指导室2间,群体职业指导室2间,就业服务全部实现信息化,统一使用“劳动99”系统软件,实现“一点登陆,信息全知”,大大方便了求职者、用人单位等各类人员,全面提高了服务效率。

  发挥服务平台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建立四级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全市12个镇街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机构,585个行政村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站,每村配备一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做好就业岗位的搜集和发布、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岗位对接。针对近年出现的“用工荒”,该市积极采取措施,每年春节期间组织召开两场大型招聘会,全年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农民工面临的不同就业问题,分别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送岗位下乡”、“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开展“就业岗位信息进村入户”活动,使老百姓在第一时间掌握了解岗位信息情况,尽快实现就业。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服务,提供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监督

  用人单位制定用人标准、指导企业按照要求办理就业登记备案,目前劳动合同的签订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

  加强各项制度建设,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设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服务窗口、专门的登记台帐和登记服务卡;通过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鼓励各类企业招用困难群体人员、挖掘社区就业岗位、公益性岗位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活动,加快困难群体人员再就业,“4050”、零就业家庭等困难

  群体再就业约6000人。建立免费就业服务制度。所有求职人员进场求职实行免费服务,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建立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实现计算机动态管理,失业人员信息全部录入“劳动99”。积极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每年定期联合劳动监察、公安、工商等部门清理整顿非法职业中介,组织免费的洽谈会,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社会公示合法的职业中介机构,引导劳动者通过正规渠道求职,清理非法职业中介机构所,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强化创业机制建设,实现全过程一条龙服务。

  围绕烟台市对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总体部署要求,该市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相继出台了6个配套政策文件,对全民创业工作进行全面引导,鼓励扶持社会各界创业、兴业,对创业者从资金、场地、项目、技术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着力培育创业主体,催生创业源泉。

  2021年率先在烟台市成立的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各乡镇成立了创业指导分中心,29个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站。创业指导中心免费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目前中心已建立了完善的学员档案室、创业产品展示室、专家咨询室等,建立学员档案1000余份,展示各类创业成果42件,公开征集了120多个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创业项目,其中48个项目已被各类创业者选用。

  该市在培训模式上进行创新,一是将培训延伸到各镇街,建立小门家、村里集、开发区、大辛店、新华购物广场、博展商贸城、大柳行7处创业示范基地,基地共有280家商户入驻,博展创业孵化基地1处,能够容纳近千人创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建立了2条创业一条街,为创业者提供了优质的创业载体和良好的场地、设施条件。将培训班办到农民身边,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该市立足各镇街实际,从利于广大农民实现创业愿望、方便农民培训的角度出发,将创业培训班“挪”到各镇、街,培训教师深入基层,实地讲授培训课程;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贴合农民的实际需求。该市将单一的SYB创业课程与农村的种植、养殖实际工作相联接,改变传统的理论传授,增加实际操作内容,更加贴近农民生活,也增加了农民创业渠道。

  开展创业政策宣传树立创业典型方面,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个体、私营、民营经济实体开展了“创业政策进企入户”宣传活动,加强与(YBC)烟台办公室的联系,利用民间资本积极为创业典型提供创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同时通过蓬莱电视台《视点在线》、《周末访谈》等栏目、《今日蓬莱》报社等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

  强化基层平台建设,实现多层级一体化服务。自2021年建立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以来,蓬莱市针对基层平台建设的实际,对照市级示范平台的评估标准多次就如何促进平台作用发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行研究,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工作、完善平台的各项服务功能,目前,该市的12个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全部通过了烟台市示范平台的验收,实现了机

  构、场地、资金、制度、人员、网络“六到位”。584个社区、村均有至少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

  我市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功能,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一是做好城乡人力资源普查。组织各镇街平台工作人员和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对全市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结构、就业愿望、就业方向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将信息录入“劳动99”软件,进一步充实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五: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关于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

  关于促进就业的意见建议一、加强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充分发挥小额贷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一是加强创业指导。首先,转变劳动者的观念,让他们迅速改变只有外出务工才是唯一出路的认识,正确了解外出打工和在家创业之间的关系,鼓励他们在家乡创业。其次,建立创业动态信息档案。我市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通过开展对辖区的走访调查,从中筛选创业贷款的优良客户予以支持,为创业就业提供强大资金后盾。第三,积极引导劳动者参加各类创业培训,从而为创业打下基础。三是及时为他们提供创业信息和市场信息。通过发放传单、上门讲解和提供咨询等方式,提供信息,使他们有更多的创业选择。二是加强创业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实施“贷款门槛降低,利率贴息,手续从简,投放从快”四个优惠,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建立“集中核定、一次审批、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审批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强化贷后指导工作。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创业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使他们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在大力支持创业的基本上,积极与其它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优惠,争取政府财政性资金支持。三、整合培训资源,开展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的培训。为了整合资源,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按照以“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培训”的

  思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目前,全市批准认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43个。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督查,组织相关人员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实地督查,严格执行补贴规定。

  三、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保企业、保就业中的作用。以破解工业园区企业参保难为突破口,加大农民工参保力度,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率。加强调查、监测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企业关闭停产动向,对本地区可能出现的规模裁员和失业增加等情况,及时向政府报告,并采取措施实施失业预防、调节和控制,全力维持就业局势的稳定。

  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建设,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好“**一网”,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着力在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能上下功夫,逐步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常态化,为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完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借统一购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的有利时机,配齐基层平台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健全和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为基层百姓提供及时、有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三是构建创业指导中心。市本级、**、**按照人员到位、职责到位、管理到位的统一要求,建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为创业人员提供服务。四是构建创业孵化平台。以创业服务年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充

  分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小企业孵化园区等基础设施,打造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

  五是筹建设公共就业实训平台。市本级已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省就业局的支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正在建设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县(市、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业实训服务。

  “一网”是。顺应全省就业信息系统软件升级要求,以数字**建设为契机,不断扩大数据源,充实数据库,加大系统网络利用力度,增强利用信息网络提供就业服务的效果。

篇六: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谈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

  谈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跳跃式增长,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变加快,毕业生供求矛盾日益明显。如何给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营造融洽的就业氛围,是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针对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山东理工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抓就业指导、促信息建设、拓就业市场三个就业工作方案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转变观念信息服务就业市场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跳跃式增长,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变加快,毕业生供求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如何给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营造融洽的就业氛围是摆在就业工作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各高校都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章制度,同时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这使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山东理工大学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案》《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方案》《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方案》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突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推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纵深开展。

  一、制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掌握必要的择业就业技巧,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

  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开展职业辅导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卫星专网职业辅导、就业形势政策报告、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报告、企业家报告、考研讲座、公务员辅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

  2.开展职业测评。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在全校开展学生职业测评,为学生规划自身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3.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目前,有的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选修课,下一步应加大对就业指导老师的资格培训,争取条件,适时把就业指导课设为必修课。

  4.开展就业指导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做出详细分析,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和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5.鼓励学院(系)成立有关就业工作的学生组织。有条件的学院(系)应尽快建立有关就业工作的学生组织,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就业工作的主体作用。

  6.加大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高校部分学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对就业有关知识不是太了解的情况,应每年定期对学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进行就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和服务质量。

  7.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做好优秀校友的档案整理工作。

  8.加强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学校学生就业工作,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强化对内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就业工作,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9.做好全程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就业指导应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具体来说,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教育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意识。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应侧重于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第三阶段:大四应侧重于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掌握必要的求职择业技巧,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观,以帮助学生早日适应社会,实现职业理想。

  10.加强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深入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追踪调研,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学校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制订《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方案》,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质量

  3

  健全校、院(系)两级就业信息网,加快实现与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类人才网站的合作。充分发挥就业网络作用,不断丰富就业网络内容,提高就业网络层次,扩充就业网络功能,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为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将学校、学院(系)就业信息网办成毕业生的贴心网站。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宣传、推介、培训和使用工作。及时更新、维护网上信息,保证网络畅通,组织毕业生及时上网注册,认真维护毕业生个人信息,确保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网上签约顺利进行。

  2.加强毕业生就业网建设。一手抓校级就业网建设,组建专门队伍(以学生为主),及时维护、更新网站信息,丰富网站内容,开展网上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一手抓院级就业网建设,通过对学院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检查、评估等手段,促进各学院就业网的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全校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

  3.加强与各类人才网站的链接与合作。通过它们建立广泛的毕业生自荐平台,使毕业生相关信息能及时、准确地被用人单位所了解。

  4.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如走访用人单位、联系校友、网上搜索、看报纸和电视等,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筛选、甄别、发布。

  5.加强信息查询室的建设。应增添必要的设备,为毕业生查询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网上远程面试、签订就业协议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就业信息的使用效能,加快学校、学院(系)就业信息查询室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学生不出学校、学院(系)就能免费查询相关就业信息。

  三、制订《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方案》,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范围、就业空间

  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引导下,发挥学校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优势,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主动出击、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培育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以服务基层为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导向,以服务军队、国防为毕业生就业的特殊基地,以服务西部为毕业生就业的拓展渠道,逐步建立起以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域为依托,区域布局合理,行业背景鲜明,层次结构优化,社会需求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进一步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充实人员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

  2.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考核监督。进一步完善各学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估体系,每年对各学院(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将各学校、学院毕业生工作情况、就业市场建设情况等纳入学校年度指标考核体系,并作为考核各学院领导干部的指标之一。

  3.借助校科研处、校友联谊会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要发挥在学校特色学科毕业校友的桥梁、纽带作用。

  4.加强与各地就业指导中心、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广泛搜集就业信息,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5.分头出击,狠抓落实。可以组成几个工作小组分赴各地,宣传学校,走访重点单位,进一步密切联系,时机成熟的签订合作协议。

  6.广泛建立信函联系。对于暂时走访不到或无法走访的重点单位,先通过函件取得联系,也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7.高校有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相关基地的建设。教务处、科技处、团委要加大力度,做好教学实习基地、科研基地、青春创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学士后流动站与学生就业基地的衔接,将社会实践、教学实习(实践)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社会实践基地、青春创业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相统一的就业市场开拓模式。校友联谊办公室要加强与各地校友联谊会和广大校友的联系,为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学校适时地做好就业指导、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市场建设等各方面工作,还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宏观调整教育资源结构和招生政策,培养一批有利于人才流动的成熟的人才市场,构建毕业生再培训工程,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广大毕业生要沉着面对新时期就业形势,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改变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我们相信,经过社会各界的努力,经过各高校上下集体动员、分工协作,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一定会得到改变,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5

篇七: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宁国市六举措力推就业工作再上台阶

  为充分做好就业工作,今年安徽省宁国市人社局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力推困难就业群体全面就业。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力推城乡劳动者就业。开展多种就业专项效劳活动。针对毕业生、困难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举办各种类型招聘洽谈会,充分满足城乡劳动者就业。

  二是强化措施,帮助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该市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做到宣传登记、就业效劳、政策落实三到位。大力开拓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效劳,使大局部毕业生能尽快实现就业。目前,xx届高校毕业生报到1211人,目前80%以上毕业生均以就业。

  三是推进创业型城市建立,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典型,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浓重气氛。积极开展创业咨询和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优化创业环境,扶持效劳创业企业

  四是开发人力资源,以培训促就业。全面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将企业吸纳的农民工、困难企业在岗职工、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培训规划工程中。

  五是落实就业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以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开展了入户调查,摸清底子。针对出现就业困难人员,认真研究制定了个性化的援助方案,施行一对一帮扶,充分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坚持出现一户,帮扶一户,的原那么,实在消除零就业家庭。

  六是着力完善基层就业平台,构筑城乡一体就业效劳体系。通过改善办公条件,落实责任目的,明确职能定位,建立了统一标准的市、镇(街道)、社区信息系统。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推荐访问:推进就业工作措施 推进 措施 就业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