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完整文档)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完整文档)

时间:2023-01-08 09:1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普恵金融的缘起与内涵1.普惠金融的缘起。金融的本质职能在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通过对资源的跨期、跨区域、跨行业的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供大家参考。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普恵金融的缘起与内涵

  1.普惠金融的缘起。金融的本质职能在于服务

  实体经济,金融通过对资源的跨期、跨区域、跨行业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社

  会经济发展,提升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对于盈利能

  力强、信用良好的优质客户,其交易成本低,违约风险

  小,易于受到银行的青睐,该类客户主要集中于经济

  发达的城镇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自然会向这些区域

  集聚;而那些缺乏有效抵押物、违约风险高的客户则

  易于被银行拒绝,从而失去平等受益金融服务所带来

  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这类人群主要为分布于偏远地

  区的贫困农民,若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必然导致农村资

  金非农化,造成这些地区金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和普

  遍的金融排斥。

  20世纪早期的实践主要是以“小额信贷”和“微

  型金融”服务的方式来开展,并且更多的是以慈善性

  质或无偿捐助方式来实现对贫困群体的资助,注重援

  助的社会福利性而忽视了其盈利性和财务可持续性,结果导致大量的小额信贷机构因为资金的枯竭而倒

  闭。同时世界许多国家还出现了所谓的援助性贫困

  陷阱,援助性信贷善意的初衷并未能结出改善贫困的丰硕果实。于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认为这种不计成本的援助性金融并不是解决

  低收人者贷款难的最佳途径,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帮

  助穷人的首要前提是其可持续发展,一旦失去该前提

  援助的意义有限,也就是金融机构在帮助穷人的同时

  应注重其盈利性,两者都不能偏废。于是,“普惠金融”这种包容性的金融服务理念应运而生。

  普惠金融的内涵。普惠金融,译自英文“In-clusiveFinance",最早由联合国于2005年在宣传国

  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其基本含义为:能够以可负担

  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

  务(姜丽明等,2014)。普惠金融提倡为全社会成员提

  供金融

  服务的同时,强调金融机构自身的盈利水平和

  财务可持续性,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平等性。金融作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经济要

  素,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社会个体对金融资源的占有

  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其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改善经济

  状况的可能性,因此,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应通过

  设计一套正义的制度来保障,这关乎整个社会公平的实现气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倾向于

  富有者,那些有融资需求却缺乏足够抵押的低收入者

  不能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结果必然会加剧贫富分化。

  针对这种不平等情况,普惠金融提倡为所有社会成员

  提供金融服务,而不受身份或经济条件的制约.

  盈利性。普惠金融开始注重通过降低交易成

  本和控制信贷风险等手段提高业务的盈利性,因为适

  当的盈利水平是普惠金融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盈

  利性的合理追求并不违背普惠金融的初衷,反倒是对

  盈利性的刻意忽视会不利于普惠金融作用的发挥,因

  此,注重盈利性乃普惠金融对扶贫理论认识深化和发

  展结果。

  全面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经营活动的多

  样性和劳动力跨部门、跨区域的流动等原因,传统单

  一的信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低收人群体的金融服务

  要求,低收人群体对金融产品提出了多元化需求,全

  面性既包括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供给的多元样性,还

  体现为金融服务机构的多层次性。

  公平性。“公平”的本质含义就是权利平等(单

  美娇、邓戎,2014),“人人生而平等”?,《世界人权宣

  言》第一条宣称:“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

  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

  神对待”?。公平性应体现在享有社会各种权利、资源

  和机会等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平等地获取金融服务

  供给,平等地享有改善经济条件的机会。但是现实的境况离这种公平的理想状态相去甚远,金融资源配置

  的区域性差异明显,金融资源配置主要集中于经济发

  达地区,落后地区存在严重的金融资源供给不足,金

  融排斥较为普遍,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又进一步加

  剧了落后地区的贫困。尤努斯在《穷

  人的银行家》中

  提到:“穷人如此贫穷,并不是因为他们愚蠢或懒惰”,而是“因为这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不能帮助他们扩展

  他们的经济基础,没有任何正式的金融机构来满足穷

  人的贷款需要”,尤努斯更是感叹:“当银行将被认为

  是没有信贷价值的穷人拒之门外时,经济学家们为什

  么会保持沉默呢?……正是因为这种缄默和漠然,银

  行得以在施行金融隔离政策的同时逃避处罚。但凡

  经济学家们能认识到贷款所具有的强大社会经济能

  量’他们或许也能认识到,贷款确应作为一种人权加

  以促进”?。可见,获得公平的金融服务权利,不仅体

  现为资金

  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普

  惠金融交易成本与信用违约风险。市场经济归根到

  底是一种契约经济,诚信乃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的最基本的伦理准则之一。诚信虽然作为一种非正式

  的金融伦理制度,但是其对法律等正式制度作用的发

  挥起着不可或缺的互补和促进作用,因为法律等正式

  制度不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其所不及之处得靠诚信

  等非正式制度来弥补。正如科斯所言即使在最发

  达的经济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

  束的小部分,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由习惯、伦理等非正

  式规则来约束”?目前,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由中国

  人民银行主导,其权威性自不待言,但问题在于:该征

  信系统在建立之初就存在重大缺陷,主要体现为信用

  数据采集样本存在局限性,征信数据采集范围过于狭

  窄,其代表性愈发不足,不能全面反映自然人和法人

  的真实信用情况;而导致该问题的根源在于央行征信

  系统建立之初,没有把涵盖愈加丰富信用记录的互联

  网信用大数据纳入其征信数据采集来源。随着电子

  商务一日千里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用记录会更加

  全面和详细,而线下记录则会愈发零散和稀少。基于

  以上原因,完善现行的征信体系应借助互联网的信用

  大数据;同时可以借鉴西方经验,发展市场导向的征

  信体系建设,鼓励阿里、腾讯等有着信息优势的互联

  网公司加人征信建设市场;此外,还应提高征信数据

  的共享程度,降低信用数据的使用成本,最终实现降

  低普惠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的目标。

  重塑现代金融伦理,重视金融的价值属性。大

  部分金融学家坚持“金融学是一门仅依赖于可视事实

  的客观科学,它不作任何关于伦理价值的判断”?金

  融学的这种“价值中立”原则,导致在金融领域出现各

  种道德风险,“没有了人性的一面,经济学就像石头一

  样又干又硬”?,尤努斯在《穷人的银行家》中如此感

  叹。丁瑞莲则在其着作《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中指出

  “金

  融学的技术特征遮蔽了金融关系背后的良心金融理论的数理模型化遮蔽了金融的价值取向金融机构和市场组织与现代科技的全面融合遮蔽了

  技术主体的德性,???金融工具的工程化遮蔽了金融的道德风险”,“在金融技术化趋势的掩盖下,金融的道

  德层面和伦理基础很难观察并弓I起重视,被遮蔽的良

  心缺少阳光雨露的滋润而渐渐霉变,良心的亵渎也时

  常发生”?。显而易见,现代金融伦理的缺失导致金融

  服务呈现“嫌贫爱富”的选择性倾向,这加剧了社会贫

  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现象,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平

  等的普世价值观背道而驰,重塑公平正义的现代金融

  伦理价值体系彰显必要。现代金融活动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应兼顾公平,金融服务应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

  关怀,金融应显示其人性的一面。

推荐访问:金融普惠化道路的实践与思考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 思考 金融 发展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