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8篇

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8篇

时间:2023-01-05 22:2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8篇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宙冥古宙︹天文演化︺太古宙︹地质演化︺元古宙︹生命演化︺  代隐生代原生代酒神代早雨海代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始元古代古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8篇,供大家参考。

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8篇

篇一: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宙冥古宙︹天文演化︺太古宙︹地质演化︺元古宙︹生命演化︺

  代隐生代原生代酒神代早雨海代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始元古代古元古代

  纪

  亿年前45.7-41.541.5-39.539.5-38.538.5-38

  重要事件地球出现

  地球上出现海洋和其他的水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形成蓝绿藻出现原核生物进一步发展第一次冰河期蓝藻、细菌繁盛蓝藻、细菌繁盛蓝藻、细菌繁盛蓝藻、细菌繁盛蓝藻、褐藻经过了近十亿年的进化,终于,出现大型的宏观藻类蓝藻、褐藻发育,出现大型宏观藻类。蓝藻、褐藻发育,出现大型宏观藻类出现大型具刺凝源类,形成了古大陆(罗迪尼亚古大陆)出现全球雪球事件,为生物低潮全球性的冰河时期结束,出现了多细胞生物,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三叶虫时代生命大爆发蕨类植物

  38-36

  36-3232-2828-25成铁纪层侵纪造山纪固结纪盖层纪25-2323-20.520.5-1818-1616-14

  延展纪中元古代狭带纪拉伸纪

  14-1212-1010-8.5

  成冰纪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

  8.5-6.36.3-5.42

  显生宙︹生

  古生代

  早古生代

  寒武纪奥陶纪

  5.42-4.884.88-4.44

  无脊椎动物大发展,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奥陶纪末期,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

  命爆发︺晚古生代

  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主要灭绝陆地动植物。志留纪泥盆纪4.44-4.164.16-3.59鱼类时代鱼类繁荣,两栖动物出现,昆虫出现,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种子植物出现;石松和木贼出现

  石炭纪

  3.59-2.99

  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现

  二叠纪

  2.99-2.51

  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恐龙的繁荣和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灭绝,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灭绝事件,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

  中生代

  三叠纪

  2.51-1.99

  侏罗纪

  1.99-0.99

  白垩纪

  0.99-0.65

  新生代

  老第三纪新第三纪

  0.65-0.230.23-0.016出现冰期与间冰期交替,一直延续至今,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人类时代

  万年45025025016016020

  人类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

  第四纪

  0.016-今

  20-3

  智人

  地球地质时代划分默认分类

  地质年代(geologictime)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研究,是通过岩石和化石的历史来确定的。【地层系统】dìcãngxìtǒng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及其间的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宇”“界”“系”“统”分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隐生宇(现已该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和显生宇。【地质年代】dìzhìniándài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隐生宙(现已该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和显生宙。【太古宇】tàigǔ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太古宙】tàigǔzhî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元古宇】yuángǔ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元古宙】yuángǔzhî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显生宇】xiǎnshēngyǔ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显生宙】xiǎnshēngzhîu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界】gǔshēngjiâ显生宇的第一个界。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古生代】gǔshēngdài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寒武系】hánwǔxì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寒武纪】hánwǔjì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奥陶系】àotáoxì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奥陶纪】àotáojì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奥陶纪由英国威尔士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志留系】zhìliúxì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志留纪】zhìliújì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泥盆系】nípãnxì古生界的第四个系。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泥盆纪】nípãnjì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石炭系】shítànxì古生界的第五个系。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石炭纪】shítànjì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二叠系】ârdiãxì古生界的第六个系。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二叠纪】ârdiãjì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中生界】zhōngshēngjiâ显生宇的第二个界。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三叠系】sāndiãxì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三叠纪】sāndiãjì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侏罗系】zhūluïxì

  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侏罗纪】zhūluïjì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白垩系】bái’âxì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白垩纪】bái’âjì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新生界】xīnshēngjiâ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新生代】xīnshēngdài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约从6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古近系】gǔjìnxì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古近纪】gǔjìnjì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新近系】xīnjìnxì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新近纪】xīnjìnjì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

  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第四系】dìsìxì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第四纪】dìsìjì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

  太古代(46亿年----34亿年):地球形成,化学进化元古代(34亿年----18亿年----13亿年震旦纪):细菌,兰藻时代古生代寒武纪(6亿年):真核藻类,无脊椎动物时代奥陶纪(5亿年):真核藻类,无脊椎动物时代志留纪(4.4亿年):裸蕨植物,鱼类时代泥盆纪(4亿年):裸蕨植物,鱼类时代石炭纪(3.5亿年):蕨类,两栖动物时代二叠纪(2.7亿年):蕨类,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2.25亿年):裸子植物,爬行动物时代侏罗纪(1.8亿年):裸子植物,爬行动物时代白垩纪(1.35亿年):裸子植物,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7千万年):被子植物,哺乳动物时代始新世(6千万年):被子植物,哺乳动物时代渐新世(4千万年):被子植物,哺乳动物时代中新世(2.5千万年):被子植物,哺乳动物时代上新世(1.2千万年):被子植物,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更新世(3百万年):现代植物,现代动物,人类时代全新世(1万年):现代植物,现代动物,人类时代

  太古宇太古宇(ArcheanEonothem)曾称始生界、太古界。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宇。太古宇一般变质程度较深,构造变动大,分布广,组成古地台的基底。它的主要特征是中基性火山岩、变质超基性岩和凝灰岩的广泛发育,很少有碳酸盐岩石。代表性的地层有:津巴布韦克拉通的塞巴奎群(>35亿年)和布拉瓦纳群(26亿~27亿年);南非卡

  普瓦尔克拉通的斯威士兰系翁韦瓦克特群(>35亿年)、无花果群(29亿年)和木迪群;印度地盾的半岛片麻岩(33.6亿年)、比尔沃拉超群(32亿~25亿年);西伯利亚地台的阿尔丹群(33亿年);东欧地台波罗的地盾的白海杂岩(35亿~30亿年)、科拉群(27亿年)、萨姆岩系(27亿年)、乌克兰地盾的坎斯克—维尔霍夫群(35亿年);南美亚马孙克拉通的伊玛塔卡杂岩(34亿~27亿年);北美地台的斯蒂尔瓦特杂岩(27.5亿年)、科切钦格群(30亿年)、阿比提比群(>30亿年)、卡迪拉克群(>27亿年)、塔津群(>27亿年)等;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块的瓦拉伍纳群(34.5亿年)、乔治溪群和惠姆溪群(29.5亿年)等。根据岩性、建造特征,并结合同位素年龄值,中国华北的阜平群、桑干杂岩群、泰山岩群、登封岩群和东北南部的鞍山群均属太古宇,组成了中朝地台的基底。扬子地台北缘鱼洞子岩群和塔里木北缘托格拉克布拉克杂岩也属太古宇。太古宇与元古宇之间一般为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关系。太古宇中的绿岩带是重要的含矿带,条带状铁英岩和绿岩带金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另外还有铜、铅、锌、钨、锡、砷、硫、铬、镍和蛇纹石、石棉、菱镁矿、滑石、重晶石、刚玉等矿产。

  太古宙太古宙(ArcheanEo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开始于同位素年龄3800百万年(Ma),结束于2500Ma。太古宙属于前寒武纪,上一个宙是冥古宙,下一个宙是元古宙。太古宙包括了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太古宙是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如细菌和低等蓝藻,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地史时期最早的一个时代,属前寒武纪早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岩)层称太古宇。按广义的时间概念来说,它包括自地球形成至距今25亿年前为止,持续时间约20亿年。目前已测定公认的最古老岩石同位素地质年龄为38亿年或略大,在西澳杰克丘陵的变质砾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可达43亿年。太古一词是1872年美国地质学家J.D.丹纳首先提出的,并用其大致代表北美的前寒武时期。1977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第四次会议将太古的上界放在25亿年,并称之为太古宙。1979年,这个组织的第五次会议曾提出过太古宙三分的意见,其年代界限分别为35亿年和29亿年。但1983年、1985年和1988年第六、七、八3次会议均认为太古宙的进一步划分依据尚不够充分,并定于1991年第九次会议时重新讨论太古宙的再划分问题。第八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前寒武纪划分的建议,其中包括太古宙的上界为25亿年和称为太古宙的意见,并在1989年和1990年先后为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科联执行局所通过。1979年,中国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提出的中国地层指南仍称太古代;1989年底全国地层委员会晚前寒武纪专业而组开会的纪要中,已明确建议改称为太古宙,上界放在约25亿年。中国有少数年龄大于30亿年的古老岩石,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岩石是产于迁安县曹庄-黄柏峪附近的斜长角闪岩,其年龄约为35亿年,并发现更老的碎屑锆石,附近以及其他地区还有年龄约29~30亿年或稍大的岩石。目前对中国太古宙虽然有三分的趋势,根据东北、华北等地区的年代资料,上部的年代界限可暂时放在29~30亿年,下部界限依据尚不够,故暂以采用两分方案为宜(下部称中、下太古界)。地层分布区的特点在世界上一些太古宙岩石的分布范围内,一般可分为变质较深的麻粒岩-片麻岩区(又称高级变质区),和以绿岩带为代表的低级变质区。麻粒岩-片麻岩区的变质程度多属麻粒岩相到高级角闪岩相。主要岩石为含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紫苏辉石或透辉石等暗色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或云英闪长岩,对其原岩性质,有属侵入、火山和火山沉积等成因的争论。有一部分岩石含有铝硅酸盐矿物,大致由泥质-半泥质原岩变质而成;另有一些辉石麻粒岩和角闪岩,其成分大多相当于基性火山岩;浅色长英片麻岩主要相当于酸性火成岩成分;而斜长岩则一般认为属层状侵入体。这类地区构造一般复杂,往往有多期构造叠加,并受到一次以上程度不同的混合岩化作用叠加。其典型地区有北大西洋陆核、西伯利亚东部的阿尔丹地盾和非洲南部林波波带等地。绿岩多属低级角闪岩相到绿片岩相。在不少地方主要由3部分岩层组成,大致下部由超镁铁-镁铁质熔岩组成,部分或主要为科马提岩;中部为钙碱系列的基性到酸性火山岩;上部由沉积的浊积岩以及化学沉积的条带状含铁层和燧石等组成。绿岩带多为向斜构造,可被花岗岩侵入。典型地区有南非巴伯顿山区和津巴布韦,此外还有加拿大地盾、西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和芬兰东部等地。而印度南部的达瓦系绿岩带由北向南变质程度递增,可达麻粒岩相。中国太古宙地层主要分布在北方。东经105°以东,北纬31°~43°之间,基本上为华北地台基底出露区。太古宙变质岩石,主要由属于角闪岩相的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其北带自宁夏吉兰泰,

  经内蒙古乌拉山、河北燕山,东延到辽东和吉林南部,有麻粒岩相岩石(辉石麻粒岩、黑云辉石斜长片麻岩等)分布。上述岩石构成太古宙岩石的主体。另外还程度不同地出现一些镁质大理岩、夕线石片麻岩、云母片岩、长石石英岩、条带状石英磁铁矿层(条带状磁铁贫矿)、石墨片麻岩和石墨片岩等变质的沉积岩夹层。这些夹层可分别反映不同地区的原始沉积条件和沉积环境的某些差别。上述岩层大都经过一次以上的混合岩化作用和构造变形的叠加。在同一地区内,其区域变质作用,往往表现为变质程度高的地层比变质程度低的地层要老。以上情况表明,华北地台基底的太古宙岩石分布区,主要相当于高级变质区,局部如辽东、鲁西等地有小范围的低级变质岩出现。对于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岩层能否建立层序和划分问题,国内外都有不同意见,结合中国的、特别是上述具有层状岩层出露的地区,许多是可以根据详细的工作,特别是地质填图,进行地层层序的建立和划分。但有些地区(如泰山等),主要由古老的侵入岩所构成,则难以进行地层划分。在中国东经105°以西的西北地区,出露的古老变质岩层,分布在北纬35°~45°之间。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不高,所测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少,许多地段的太古宙岩石和古元古代的岩石尚未划分,除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外,尚有相当数量的云母片岩、角闪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等。许多地区还难于截然划分出上述两大区带。华北地台基底北带太古宙岩层出露较好,其二分的可能地层界线,暂以阴山的集宁群和乌拉山群,燕山的迁西群和八道河群(或滦县群),辽吉地区的龙岗群和鞍山群(或下鞍山群和上鞍山群)之间的界线为代表,大体反映两个火山沉积巨旋回。由于太古宙之下尚未建代,现仍称下、中、上太古界。下、中太古界往往以含有麻粒岩相岩石为代表,上太古界以角闪岩相居多,其他如太行、淮阳、秦岭北坡等地区,有麻粒岩相岩石零星出露,因而上太古界和中太古界不是以用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来分界的。近年来,对中国上太古界上限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应放在五台群及其相应地层的顶界或中间。最近的一些岩石年龄资料,证实山西和河北出露的一些古元古代早期的火山岩年龄,均约在25亿年(误差不超过5000万年),说明华北地台基底的某些部分上太古界顶界,可能略大于25亿年。从中国太古宙岩层的原岩建造、火山活动、构造变动及其地球化学特点,结合它的地壳演化历史等初步分析,中国太古宙岩石的某些特征,不同于北半球的西部和南半球,而与毗邻的苏联大部分地区,有某些类似之处。大气圈、水圈及生命形式根据一般推测,太古宙原始大气圈的密度较大,主要由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氨、甲烷、氯化氢、氟化氢等成分组成。这些气体成分,可能来源于频繁的火山活动。总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减少,这是由于碳酸盐沉淀时二氧化碳被固定在碳酸盐沉积物中。原始大气圈缺少自由氧,氧的出现是由于光化学作用的结果。根据各地沉积岩层的相似性,推测当时地球大部分地区为海洋所覆盖。原始的海洋可能并不深,富含氯化物,但缺乏硫酸盐,这是由于在水圈中同样缺乏自由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圈的透光性增强,为生物光合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化石记录,太古宙晚期出现大量的菌类和低等的蓝藻。如以35亿年为早、中太古代之间的界限,则在中太古代已有低等的蓝藻和叠层石存在。构造运动太古宙的构造运动目前研究得还不够清楚,世界范围内可能有3期主要的构造运动。早期的发现较少,如非洲南部,终止于34亿年(或35亿年)前,而北美则终止于33~35亿年前,在印度则可能为32亿年前。中期是相当于非洲中南部的达荷美运动,在美洲、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等地均有表现,大约终止于29亿年前。晚期相当于在加拿大地盾中表现明显的肯诺雷运动,大约是在距今27~25亿年之间。看来各地太古宙地壳运动的发育情况和时间有一些出入,而且只有晚期构造运动曾在许多地方找到它的证据。目前一些人主张板块构造最早发生于古元古代,特别是在北欧和北美取得一些有力的证据,也有一些人认为太古宙时就已有板块构造运动。中国北方太古宙晚期的阜平运动(或称铁堡运动),是一次比较明显的构造运动,可能与肯诺雷运动相当。另外在太行山区,还可见到龙泉关群和阜平群之间的不整合,但只有局部性的意义。矿产太古宙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期,形成的矿产很丰富。主要有铁、金、镍、铬、铜、锌、稀有元素和一些非金属矿产等。同其他时代比较,许多矿产居于前列,而镍、金、铜、铁等矿产特别引人注目。如苏必利尔区、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西部等地区太古宇中,均蕴藏有丰富的上述矿产。中国鞍山、本溪、冀东、吕梁等地大铁矿,吉南、辽西、冀东、小秦岭等地的金矿,均产于太古宙岩石中,但至今尚未获得金矿成矿期为太古宙的证据。麻粒岩-片麻岩区的矿产,主要有铁矿和非金属矿床,以及少量铬、镍矿床等。绿岩带中矿产尤为丰富,其中铬、镍等主要产于下部的超镁铁岩流和侵入岩中,金、银、铜和锌产在中部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山岩之间,条带状铁建造等则产于上部沉积岩中,而稀有元素等是产于与花岗深成岩相伴的伟晶岩中。太古宙的矿床,大部分属于层控或层状矿床,小部分与各种侵入岩或伟晶岩有关。

  元古宇元古宇(ProterozoicEonothem)曾称元古界、原生界。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元古宇。元古宇中火山岩类已逐渐减少,各种碎屑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大量出现,如含金铀砾岩、碧玉铁质岩及大量白云岩等。新元古界生物沉积大量出现,并可根据叠层石和微古植物以及其他古动物化石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新元古界中部的红色碎屑堆积(莲沱群),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元古宇顶部的冰碛建造广泛分布于各大陆,是区域间对比的良好标志。元古宇中蕴藏着丰富的铁矿、原生沉积铜矿、碳酸盐岩型稀土矿床,以及硼、磷、菱镁矿、滑石等矿产。

  元古宙元古宙(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5.7亿年)ProterozoicEon前寒武纪两个分期的晚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元古宇,位于太古宇之上,古生界之下。元古宙原名元古代,是1887年由S.F.埃蒙斯命名的。Proterozoic属希腊字源,意为早期原始生命。一般把元古宙分为古元古、中元古和新元古3个代,界限分别是18亿年前和10亿年前。元古宙与太古宙相比,岩石变质程度较浅,并有一部分未经变质的沉积岩。主要有板岩、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和千枚岩等。中国的元古宙地层类型复杂,各地发育程度相差较大。华北地台的中、新元古代地层属稳定类型的盖层沉积,其余为活动类型沉积。新元古代地层上部的红色碎屑堆积,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元古宙时藻类和细菌开始繁盛,是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从单细胞原生动物到多细胞后生动物演化的重要阶段。叠层石始见于太古宙,而古元古代时出现第一个发展高潮。近年在中国北部的串岭沟组中发现属于16~17亿年前的丘阿尔藻的化石,这是已发现的最老的真核细胞生物。元古宙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发现。元古宙是一个重要成矿期,主要矿产有铁、金、铀、锰、铜、硼、磷、菱镁矿等。元古宙同位素年龄从25—6或(5.7)亿年,共经历19亿年的悠久时间。元古宙划分为3个代。25—18亿年为古元古代,18—10亿年为中元古代,10—6或(5.7)亿年为新元古代。其中新元古代的后半段,即8—6或(5.7)亿年单划分称震旦纪。元古宙的地史具有下述特征。由于藻类植物日益繁盛,它们营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CO2,放出O2,使气圈和水体从缺氧发展到含有较多氧的状态。大约从中元古代开始,地层有含铁紫红色石英砂岩(如常州沟组、大虹峪组等)及赤铁矿层(如串岭沟组宣龙式铁矿)形成,说明当时大气中已含有相当多的游离氧。大气及水体中氧的增多,不仅影响岩石风化及沉积作用的方式及进程,而且也给生物发展和演化准备了物质条件。太古宙已出现菌类和蓝绿藻类,到元古宙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岩层中广布蓝绿藻类的群体,经生物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综合体。这种综合体常保存在石灰岩和白云岩中。从横剖面上看呈同心圆状、椭圆状等。从纵剖面上看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就象扣放着的一摞碗,称做叠层石。叠层石的基本构造单位叫基本层,一般为弧形或锥形,向上凸起。基本层组成集合体,最常见的形状为柱状、锥状、棒锤状,有的呈墙状(图11-5)。集合体有各种不同的分叉现象(图11-6)。集合体组成大群体,在地层中多呈透镜状、似层状等礁体现象。叠层石主要分布于滨海的潮间带和潮上带,有的能分布于潮下100m深处。近年根据叠层石的形态、分叉形式、体壁构造、纹饰及内部构造,划分为许多类、群、型,对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一定意义。另外,近年在元古宙地层中分离出形体微小的(常小于10μm)微古植物,主要指一些单细胞藻类。到了晚元古代,微古植物形体增大(50—100μm),种类繁多。大约从中元古代起还出现了褐藻及红藻等高级藻类。近年在中国北部中元古代串岭沟组地层中发现最古老的真核细胞生物化石,名为丘阿尔藻(Chuaria),距今16—17亿年。1978年在中元古代雾迷山组中也发现真核生物化石,命名为震旦乌藻(Tawuia),距今12—14亿年。这些单细胞藻类,分类位置尚不明,总称为疑源类(Acritarcha)。太古宙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而元古宙则是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标志着在地球发展史和生命演化过程中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太古宙晚期的构造运动即阜平运动之后,中国和世界大陆上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稳定核心,称为陆核,这是陆壳构造发展的第一阶段。早元古代中期的构造运动,在中国称五台运动;早元古代晚期的构造运动,在中国称吕梁运动。通过这些运动,陆核进一步扩大,形成规模较大的稳定地区,称为原地台,在原地台上开始沉积了类似盖层的沉积类型。由于沉积、喷发、侵入、挤压、褶皱、变质、固结等作用反复进行,陆壳某些部分更趋稳定,到中元古代晚期原地台进一步扩大,在世界上终于出现了若干大规模稳定的古地台。由陆核到原地台和古地台,是陆壳构造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从岩石性质看,古元古代地层即下元古界往往和上太古界具有共性,多属活动类型沉积和浊流沉积变质而成的绿岩系,同时和上太古界一样,常含有规模巨大的铁矿床,性质和鞍山式铁矿近似,以低价铁为主,反映当时大气和水体的缺氧状态。下元古界(Pt1)和上太古界(Ar2)共同构成地台的基底。到了中、新元古代,原地台已经出现,出现了稳定地台浅海,真核及藻类生物繁盛,大气及水体中含氧量增加,红层、高价铁、碳酸盐等沉积出现,形成地台盖层,因此,中元古界(Pt2)特别是上元古界(Pt3)震旦系(Z)已经属于盖层沉积的范畴。在古元古代,中国北方已经形成华北原地台,南方形成扬子原地台,西部则形成塔里木原地台。在华北地区,在初步固结的基础上,发生断裂拗陷,形成了以滹沱群为代表的碎屑-火山沉积和含叠层石的白云岩沉积;在五台-太行山地区则形成造山后的磨拉石堆积。这些都属于地槽活动型堆积。在河南则形成嵩山群,在安徽形成凤阳群,它们都属于稳定类型,以分选较好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等为主,很少有火山岩。上述沉积经过褶皱夷平,上面为中、新元古界不整合覆盖,这个不整合面分布广泛,即吕梁运动。华北地区经吕梁运动后,进一步固结,形成华北原地台。在中国西南,包括川中、鄂西,基底以上太古界崆岭群变质岩系为代表。下元古界分布不广,主要为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川西一带也有类似沉积。后来下元古界连同上太古界褶皱形成扬子原地台。中国西部,塔里木地区下元古界以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为主,属于活动类型,称兴地塔格群。早元古代末形成了原地台古元古代末期,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华北、扬子、塔里木等相对稳定的原地台,但陆壳稳定情况仍存在很大差异。1.华北地区早在太古宙末,中国北部和辽宁南部已形成几个稳定陆核,陆核之间是活动地区,其间填充了五台群和滹沱群,经过吕梁运动褶皱变质固结,它们把陆核连接起来,形成较大规模的稳定地区——华北原地台。这个原地台地形高低起伏,相当复杂。有些地区在久经剥蚀之后,又开始下沉,形成浅海;而有些地区则高出海面,形成古陆,如图11-7所示,中国北部除内蒙古北部及东北北部属比较活动的地槽外,其余皆属华北原地台范围。原地台大致呈三角形,周围被高地环绕:北有内蒙古古陆,南有淮阳古陆,东边是胶东古陆(后来发展成胶辽古陆);古陆之间是一片陆表浅海,海中耸立着若干山地和陆岛。如鲁西古陆和晋陕古陆便是较大的古陆。在这片浅海中沉积了类似盖层的中上元台界,所以在辽宁、吉林南部、河北、山西(部分地区)、大青山、贺兰山、鲁中、豫西和皖北均有出露,但沉积发育情况各地不一。可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强烈沉降带沉积,稳定浅海沉积,隆起区的陆相沉积。(1)燕辽沉降带位于内蒙古古陆南侧,是华北地区强烈拗陷地带,如图11-8所示,拗陷中心在河北兴隆、天津蓟县以及北京平谷一带,沉积厚达10000m,地层发育完全,分层清楚,是北方中上元古界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地区①。图11-9为燕山地区平谷一带中上元古界综合柱状剖面。在图11-9剖面中,根据沉积旋回、岩性和沉积间断可分为3个系12个组。长城系下部以碎屑岩为主,并夹火山喷发岩,上部为碳酸盐岩;蓟县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最大,分布较广;青白口系以砂页岩、石灰岩为主,厚度较小,分布较窄。中上元古界由下而上代表一个巨大的沉积旋回;在这个旋回中又可分为三个次一级旋回,各旋回间都存在着明显的间断;次一级旋回中还包含着更小旋回。据此,说明以剖面为代表的这一时代初期,海侵开始,堆积了巨厚的滨海浅海碎屑岩,并有海底火山喷发活动;中期海侵扩大,向四周超覆(图11-10)形成了广厚的碳酸盐建造;后期地壳上升,海水渐退,又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在大旋回中,夹着次一级和更次一级旋回,说明整个地区是波浪式的发展过程。位于淮阳古陆北缘的豫西-淮南沉降带,其发育过程大致和燕辽沉降带相似。(2)华北地区其他部分包括现在山东、河南、安徽等部分地区,是一片相对稳定的陆表浅海,沉降幅度较小,沉积厚度一般在1000m左右,下部以碎屑岩相为主,上部以碳酸盐岩相为主。(3)晋陕古陆为浅海所包围,是一个长期遭受剥蚀的隆起区,其边缘部分只有当海侵超覆时才形成不厚的滨海相沉积;内部低地堆积了陆相石英砂岩,分选良好,交错层发育,厚度仅100m左右。总之,华北地区在中元古代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吕梁运动后已经基本上形成比较稳定地区,但尚有局部活动性较大的地区,如燕辽沉降带即是。沉降带为传统名称,其形成可能与古陆边缘深断裂有关,目前或认为与板块边界活动有关。这些活动单位经过中、新元古代的长期发展才逐渐相对稳定下来,到新元古代初期,已经发展为大规模的相对稳定的华北地台,也称中朝地台。2.中国西部塔里本地区在北天山的北山地区,中上元古界分布广泛,为相对稳定型的浅变质,含碳酸盐沉积,沉积类型与中朝地台相似。沿中、南天山东段,有走向NWW的强烈沉降带,沉积厚度逾万米,与燕辽沉降带有类似之处。3.中国南部中国南部和中国北部地壳发育过程有很大不同,在那里缺少太古界地层,而元古界地层则广泛发育。

  南方扬子原地台(包括四川及湘、鄂、黔、桂等一部分,四川盆地为其核心部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区,在它的周围出现了一些活动地带,如在其东部的鄂西地区出露崆岭群,以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角闪岩等为主,上部夹大理岩,总厚度大于5000m,时代属下元古界。在其附近出露浅变质的神农架群,以碳酸盐岩为主,下部和上部含有火山物质及硅质、铁质沉积,大约相当于北方的中、上元古界。在扬子原地台的东南缘,中上元古界出露非常广泛,下部称四堡群或梵净山群,上部称板溪群,二者以不整合接触。板溪群以浅变质岩为主,包括砂质板岩、千枚岩、泥灰岩,有时含细碧岩、火山喷发岩,或具海底喷发的枕状构造,间有复理石式沉积,各处厚度不等(1000—7000m)。广泛分布于湘西、黔东、桂北等地。有人认为板溪群非常近似大陆边缘从大陆架海、边缘海、大陆坡到火山岛弧海沉积,然后向外过渡到外海。在扬子原地台的西侧,即川滇交界地区,也是相对活动地带,沉积了厚达8500m以上的浅变质的会理群,下部和上部有火山沉积,中部以碳酸盐沉积夹泥砂质沉积为主,中、上元古界之间及上部与下震旦统之间,皆为不整合接触,分别代表晋宁运动早、晚两期。通过晋宁运动,扬子原地台周围固结扩大,到后来形成大型稳定的扬子地台。总之,从太古宙到元古宙,中国南北地层分布不同的特点,说明地壳发展的不平衡性,北方在早元古代末吕梁运动之后已经形成稳定的基底,其上的活动区只限于沉降带(与古陆边缘断裂有关),火山活动不多;从晚元古代开始,已几乎全部固结,形成华北地台;而南方则在扬子原地台的两侧,活动相当强烈,特别是从中元古代起,发育了边缘海及岛弧海,火山活动相当频繁,经晋宁运动,原地台扩大才发展为扬子地台。这种在同一时期北方相对稳定、南方相对活动的特征,一直延续到古生代。元古代所经历的时间很长,沉积的厚度也很大,如燕山地区中、上元古界最厚达10000m,相当于同一地区古生界地层的若干倍。因此,这一部分地层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产。(一)铁矿中元古代,在华北地区,特别是沿内蒙古古陆的南侧,沉积了大量浅海相鲕状和肾状赤铁矿。以河北宣化、龙关一带的宣龙式铁矿最为典型。矿层位于长城系串岭沟组底部(图11-8,11-9),多为富矿。这些都是吕梁运动后,古陆经长期风化和剥蚀作用,铁质在滨海地区不断富集形成沉积赤铁矿。在燕山地区的蓟县系铁岭组中,也可见到沉积赤铁矿,称四海式铁矿(因北京延庆四海而命名)。在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底部,有时也存在一层不规则的风化壳型铁矿。(二)锰矿在华北地区长城系高于庄组中下部,常夹有一层锰矿或含锰页岩及含锰灰岩。如在蓟县高于庄组中有含锰带,称蓟县式锰矿,但多为低品位。除此,在蓟县系铁岭组中部,含铁锰,在辽宁朝阳瓦房子一带形成锰矿层,称瓦房子式锰矿。(三)其他在苏北东海锦屏山、皖北大别山等处,下元古界变质岩中形成重要磷矿,称东海式磷矿。在北方长城系串岭沟组和大虹峪组中常含有含钾层位(绿色海绿石页岩)。在豫北发现含钾页岩矿床,即位于串岭沟组中。最近,在华北平原掩覆下的雾迷山组白云岩中发现储藏大量石油,如华北油田(河北任丘)最早发现古潜山油田,这些含油古潜山就是由雾迷山组白云岩构成的。此外,在北方元古界中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最大特征为富含镁质,绝大部分为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质纯者可作为冶金熔剂。其中辽宁大石桥一带的下元古界辽河群中产有大型菱镁矿床。中、上元古界中纯灰岩不多,在燕山地区一些地方的高于庄组上部、铁岭组上部等,有较纯灰岩,可以作为水泥和石灰等原料。含有叠层石的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磨光后是美观的建筑材料。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显生宇PhanerozoicEonothem显生宙形成的地层。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因此可以应用生物地层学的方法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根据地层中生物化石的进化阶段,显生宇划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显生宙PhanerozoicEon

  从寒武纪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级动物以后至今的地史阶段地质年代名称。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从距今大约5.7亿年前延续至今。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7亿年前,寒武纪始,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故称显生宙。这一时期经多次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不断发展,演化为现今面貌。G.H.查德威克将全部地质时代分为两部分,寒武纪以前称为隐生宙,寒武纪到第四纪称为显生宙。隐生宙因已划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这一名称趋向弃而不用。而显生宙则仍作为最大的地质年代单位。显生宙形成的地层称为显生宇。显生宙以来发生的生物进化事件主要是多细胞动、植物出现,显生宙的生物进化舞台上的主角已经不是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的真核生物,而是多细胞的宏观的动、植物。因此人们又把多细胞动、植物出现以后的地质时代被称为显生宙。显生宙是距今5.7亿年以来有大量生物化石出现的时期。显生宙表示在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显生宙纪要郑州、西安、开封、广州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考古足底下的地层时,往往会发现从上到下依次有清、明、元、宋、唐的存积或遗迹。从远古至中古、近代到现代,历史一层盖过一层。地球也很类似,不同的地层反映不同的地质世纪。只不过因为无数次山翻地复、沧海桑田,未必有清晰的层次而已。地质历史分宙(或代)、纪、世、期。相应地层为界、系、统、层。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持续约40亿年。显生宙持续约5²7亿年。不同资料年代有出入,甚至有数亿年之差,这是因为最古老的生命痕迹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显生宙的上限一般定在生命大爆发开始,目前为5²7亿到6亿年前。显生宙含: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距今约5²7亿年起到约2²5亿年前,持续约3²2亿年早古生代含: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含: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寒武纪5²7亿——5²1亿年。1836研究英国西部地质,罗马人统治时北威尔士山称寒武山。奥陶纪5²1亿——4²38亿年。1869英地质学家根据古代居住的民族名称命名。志留纪4²38亿——4²1亿年。名称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泥盆纪4²1亿——3²55亿年。1839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纪3²55亿——2²9亿年。1822研究英国地质发现稳定含煤炭地层而得名。二叠纪2²9亿——2²5亿年。地层上面是白云质灰岩、下面是红色岩层,中文翻译成“二叠”。中生代——距今2²5亿年起到6500万年前。持续约1²85亿年中生代含:三叠纪、侏儸纪、白垩纪。三叠纪2²5亿——2²05亿年。1834命名于德国西南部,那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侏儸纪2²05亿——1²35亿年。德国和瑞士交界处有座侏罗山,1829前后发现有明显地层特征而命名。白垩纪1²35亿——6500万年。1822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白色沉积物,恰是当时制粉笔的白垩土而得名。世界大多地区该时期地层并不都是白色,如中国多为紫红色。新生代——约距今6500万年起到如今。新生代含:第三纪、第四纪。早期研究地史分原始纪、第二纪和第三纪。“第三纪”由意大利地质学家1779创用。原来也将新生代称为第三纪,1829研究法国地质时从第三纪中划出第四纪。第三纪6500万——160万年前。第三纪含: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又称灵生纪、人类纪)约160万年前——今。第四纪的划分意见分歧较大,如中国约248万年前黄土开始沉积,气候和地质环境明显变化,应为第四纪始。第四纪含;更新世、全新世。更新世已是人类旧石器时代了,又可细分: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距今小于1²2万年,是地质史新生代7个“新世”划分的“满崽”了,此时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相继开始,人类使世界进入全新的时代。

  古生界

  地质学名词,属年代地层单位。即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古生代即形成古生界地层的地质年代)。符号Pz,与古生代相同。又分下古生界(Pz1,对应年代称早古生代)和上古生界(Pz2,对应年代称晚古生代)。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古生界是第一个发现大量化石的地层。古生界:是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分为下、上两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海相沉积为主,其中寒武系、奥陶系砂岩、竹叶状灰岩和笔石页岩代表浅海相沉积。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和二迭系)陆相沉积大量发育,含煤沉积广泛分布。其中石炭纪纺锤虫灰岩属较深的海相沉积,煤层属沼泽相沉积。二迭纪的硬石膏层、石膏层、岩盐层、泥灰岩和红色砂岩均属泻湖相沉积。在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下古生界由浅海相石灰岩为主的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组成,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的泥盆系及下石炭统。中上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二迭系以内陆盆地堆积为主。在南方古生界是一套巨厚的浅海相石灰岩。上二迭统早期夹有重要煤系。在东北北部,古生界为巨厚的海相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并夹有中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在西北古生界以巨厚的海相沉积为主,有大量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包括喜马拉雅山区在内的西藏、青海和滇西地区,出露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奥陶系至二迭系。台湾的海相石炭系、二迭系均已变质。中国古生界产有丰富的矿产,如华南、华中寒武系底部的磷,泥盆系的铁、锰,华北中石炭系底部的铁和铝土矿,尤其华北中上石炭系及二迭系的煤最为重要。华南上二迭系也产有煤。

  古生代概况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542±0.3百万年(Ma),结束于251±0.4Ma。古生代属于显生宙,上一个代是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古生代(Paleozoicera)——地质年代的第3个代(第1、2个代分别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Period),一般分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Cambrian5.4亿年前)、奥陶纪(Ordovician5亿年前)和志留纪(Silurian4.35亿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Devonian4.05亿年前)、石炭纪(Carboniferous3.55亿年前)和二叠纪(Permian2.95亿年前)。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至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上陆地。泥盆纪以裸蕨植物为主。石炭纪和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特别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古生代的地质特征地质年代名称。显生宙(PhanerozoicEon)的第一个代,距今约5.7亿年至2.3亿年前,占显生宙时期的2/3。包括早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和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早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发展时代,如寒武纪的节肢动物三叶虫、奥陶纪的笔石和头足类、泥盆纪的珊瑚类和腕足类等。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颚鱼也在奥陶纪出现。植物以水生菌藻类为主,志留纪末期出现裸蕨植物。在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开始在陆地生活。鱼类在泥盆纪大量繁衍,并向原始两栖类演化。石炭纪和二叠纪时,两栖类和爬行类已占主要地位。植物也进入依靠孢子繁殖的蕨类大发展时期,石炭纪和二叠纪因有蕨类森林而成为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成煤期。古生代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深刻影响自然环境的发展。早古生代的地壳运动在欧洲称加里东运动,在美洲称太康运动,在中国又称广西运动。此时古北美、古欧洲、古亚洲、冈瓦纳古陆及古太平洋、古地中海都已形成。晚古生代地壳运动在欧洲称海西(华力西)运动,在北美称阿勒盖尼运动,在中国又称天山运动。经过古生代地壳运动,世界许多巨大的褶皱山系出现,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和北方的劳亚古陆联合在一起,形成泛古陆(联合古陆)。晚古生代在冈瓦纳古陆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大冰盖分布于古南纬60°以内的今南非、阿根廷等地,该冰川作用期即地质历史上的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古生代的地层总称古生界。古生代的地质运动早古生代划分三个纪:寒武纪是根据英国威尔士西部的寒武山而得名;奥陶纪是英国威尔士的一个民族的名称;志留纪是威尔士民族居住地。晚古生代也划分三个纪:早、晚古生代之间有一个地壳运动,称为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结束了古生代的历史。泥盆纪是根据英国西南的德文郡命名,日译为泥盆,我国沿用至今。石炭纪,因盛产煤层而得名,石炭是煤的旧时称

  呼。二叠纪首先研究地点在乌拉尔山西坡——彼尔姆,因这套地层明显具有上、下两部分,日译为二叠纪,也为我国采用。该时期地壳发展日趋稳定,加里东运动以后,世界绝大部分地槽回返褶皱,古生代末期海西运动后,世界范围内仅剩下两在地槽与两在古陆对立形势,地球在这时的南北分异较为明显。古地理发展的海陆配置,这时也发生较大变化,初步建立了现时地貌轮廓。生物的演替,经过了几次飞跃,植物与动物都先后征服了大陆,高等生物发育繁衍。该期主要地质事件有:(1)从海洋占绝对优势到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前古生代,地球上出现不少古陆,但多为一些地槽海所分隔,在元古代褶皱回返的地槽,到古生代时又重新下陷,形成广阔的地台浅海,因此早古生代时,地球仍然是汪洋泽土,海洋占有绝对优势。早古生代,特别是志留纪末期的地壳运动,称为加里东运动。这次运动后,加里东地槽全部回返褶皱,另一些地槽也部分发生褶皱回返,如蒙古地槽北缘的阿尔泰——萨彦岭地区;阿马拉契亚地槽的北段和南段的一部分;塔斯马尼亚地槽的南段等。地槽褶皱回返转化为地台以后,由于活动区转化为稳定区,不但大地构造性质发生变化,而且隆起上升,由海洋成为陆地,所以加里东运动后,世界陆地面积便不断扩大了。(2)南升北降地壳发展形势到北方大陆联合南方大陆开始解体。经过了加里东运动以后,一些地槽回返褶皱上升为陆地。但到了晚古生代,有些地区又开始下沉,成为地台浅海,因此世界总的形势仍然是南升北降,南方为大致连在一起的冈瓦纳古陆;北方除加拿大与欧洲连起来以外,其余地区仍为地槽海与地台浅海所分割。但是到了晚古生代后期,由于海西运动,世界大部分地槽回返上升,世界范围内只有横亘东西的古地中海地槽和环太平洋地槽还是海洋外,其余均隆起为陆地,于是北方古陆联合为一体,称为劳亚古陆。被古地中海所隔的南方冈瓦纳古陆,却开始解体,印非之间被海水所侵成为中生代大陆全面漂移所发生的前奏。(3)地壳发展由活动趋向稳定,形成两在地槽与南北古陆对立形势。发生在古生代,尤其是在二叠纪所发生的海西(华力西)运动,其影响要远比加里东运动大得多。通过这次运动,世界绝大多数地槽全部回返上升。如西欧地槽、乌拉尔地槽、阿巴拉契亚地槽、塔斯马尼亚地槽等均转化为地台。上述地槽约有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因此经过海西运动后,世界范围内地壳发展日趋稳定,出现许多年轻地台,开始了两在地槽与两大古陆的对立形势,结束了地槽占优势的历史。(4)北方发育广大煤田,南方冰雪晶莹。海西阶段,地壳运动频繁,海槽相继隆起,陆地面积不断扩大,陆地森林繁茂,尤其是沼泽地带,更适合一些进化不很完全的植物生长,再加上石炭——二叠纪气候湿润,因此植物大量繁衍,那时的北半球呈现出绿树成荫,森林繁茂的景观。又因地壳运动频繁,海陆多变,陆地长好的植物,常为海水覆盖,不久又上升为陆地,继续生衍森林,这种环境,恰为成煤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石炭、二叠纪是北半球最主要的成煤时期。晚古生代的冈瓦纳古陆,虽然在印非之间下沉,海水内侵,却仍高高隆起,出现自震旦冰期以来的又一次大冰期——石炭——二叠冰期。冰川活动持续5000万年,冰盖面积仅巴西境内就超过400万平公里。这次冰期正好位于当时南极周围,冰川中心厚,呈放射状向四周围扩散,应属极地大陆冰盖类型。这次冰积物现在的分布位置,恰在非洲南部,印度半岛,南美的东缘,如果将这些大陆拼合,便恢复了大陆漂移前的状况,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5)中国地壳处于北升南降,北方稳定南方活跃的发展形势。元古代中国北方形成的古陆,到早古生代仍在不断扩大,中奥陶纪以后,华北整体上升,形成华北陆台,并与西部塔里木古陆,东北、朝鲜连成一片陆地,称为中朝陆台。南方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陆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志留纪末,是加里东构造阶段最剧烈的时期,南方大部分为广西运动。这次运动使湘、桂、赣边的南岭地区上升,位于江南古陆与康滇古陆之间的上杨子海上升形成上杨子古陆,并与江南古陆、康滇古陆联成陆地。这时江浙一带的华夏海岛,也成为华夏古陆。加里东运动后,我国西部的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大小兴安岭及喜马拉雅地区仍处于活动海槽。中国地壳北升南降的形势,早古生代就已形成。早元古代我国北方形成的阿拉善古陆、晋陕古陆、胶东古陆,在早古生代初期仍下沉为地台浅海、至中奥陶纪后,才与华北大陆整体上升。以上说明早古生代整个北方多处于稳定的地台阶段,沉积了稳定的地台浅海沉积,以石灰岩为主,岩层厚度多在数十米以内,而华南则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碎屑岩系,反映了地壳运动较为活跃的特点。因此,早古生代中国地壳发展显示了北方稳定南方活跃的特点。晚古生代中国与世界一样,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北升南降,北方稳定南方活跃的形势空前发展,中国初步奠定了现时地貌轮廓。

  在华北、东北南中地区,从晚奥陶纪就已上升为陆地以来,沉积间断了一亿数千万年之久,到了中石炭纪,地壳才发生沉降,出现多次短暂的海侵,这种时海、时陆的海陆交互作用,最有利于成煤。因此华北煤田,主要形成于中、上石炭纪及早二叠纪,如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等这些古生代的地层中,均广泛分布煤田。至晚二叠纪时,又全部隆起成陆,沉积了陆相地层,一直延续至今,这样华北及东北南部便结束了海侵历史。新生代虽然沿海有几次海侵,但与过去相比,规模小、时间短,是微不足道的。在华南,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加里东)对该区的影响:很多地区在早泥盆纪上升为陆地,但到中晚泥盆纪时,一些地区复又被海水覆盖。当晚二叠纪的北方,已是一片陆地之时,而南方的半壁河山,仍在海洋之中。由于地壳活跃,火山喷发,流出的火山岩——峨眉玄武岩散布在大半个西南地区。由于海陆交替频繁,有利煤田形成。在中国北部、西北部,原来分布好几条大地槽,沉积了厚至一二万米碎屑岩和火山岩。由于受晚古生代末海西运动的影响,天山、昆仑、祁连、秦岭、阿尔泰、蒙古——兴安岭等地槽,都相继褶皱隆起。上述我国经过晚古生代海西运动后,华北、西北、东北以及华南部分,已连成广阔的大陆,我国大陆只有西藏、西南和华南部分地区及东北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有海水存在。所以说,晚古生代,或者海西构造阶段,是海洋向陆地转化的重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出现大陆占优势的时代。同时经过了海西运动后,地势起伏,分异显著,山盆相间的景观,也开始出现。山盆的出现阻隔了气流自由流通,同时陆地增多,气候由湿润而转为干燥。这一方面使生物界受到一次严峻考验,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生物的演化,为中生代生物大飞跃,提供了条件。从上述整个古生代地壳发展来看,仍处于明显南北分异:北升南降或南海北陆;北方稳定,南方活跃的发展总形势。古生代的划分古生代(Paleozoicera)——地质年代的第3个代(第1、2个代分别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45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Period),一般分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Cambrian5.4亿年前)、奥陶纪(Ordovician5亿年前)和志留纪(Silurian4.35亿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Devonian4.05亿年前)、石炭纪(Carboniferous3.55亿年前)和二叠纪(Permian2.95亿年前)。寒武纪(Cambrian)是地质历史划分中属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约5.4亿至5.1亿年,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寒武纪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遥远而陌生的,这个时期的地球大陆特征完全不同于今天。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但澄江动物群告诉我们,现在地球上生活的多种多样的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开始不久就几乎同时出现。奥陶纪(OrdovicianPeriod,Ordovician),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志留纪(Silurianperiod)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本纪始于距今4.35亿年,延续了2500万年。由于志留系在波罗的海哥德兰岛上发育较好,因此曾一度被称为哥德兰系。志留纪可分早、中、晚三个世。志留系三分性质比较显著。一般说来,早志留世到处形成海侵,中志留世海侵达到顶峰,晚志留世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海退和陆地上升,表现了一个巨大的海侵旋回。志留纪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古大西洋闭合,一些板块间发生碰撞,导致一些地槽褶皱升起,古地理面貌巨变,大陆面积显著扩大,生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壳历史发展到了转折时期。泥盆纪(Devounian)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后,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无脊椎动物除珊瑚、腕足类和层孔虫(Stromatoporoidea,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的一个目)等继续繁盛外,还出现了原始的菊石(Ammonites,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和昆虫。脊椎动物中鱼类(包括甲胄鱼、盾皮鱼、总鳍鱼等)空前发展,故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晚期甲胄鱼趋于绝灭,原始两栖类(迷齿类(Labyrinthodontia)(亦称坚头类)开始出现。石炭纪(Carboniferous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0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二叠纪(Permian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分为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

  时期的到来。古生代中国的矿产资源古生代是世界、也是我国的重要成矿期。铁矿:我国西北祁连山寒武纪变质岩中,与火山岩有关的“镜铁山式”铁矿;华北中奥陶纪石灰侵蚀面之上“山西式”铁矿等,均具有工业价值。磷矿:产于寒武纪的“昆阳式”矿磷是一种较丰富的磷矿床。分布在云南,四川、湘西等地。锰矿:是我国又一个含锰地层,如广西的“桂平式”矿体属于上泥盆纪地层中。湖南、广西、江西、皖南等省中下二叠纪顶部有一套岩层称为当冲组的,是重要属锰层位。铝土矿:华北平原中奥陶纪侵蚀面之上的G层铝土层,具有重要价值。煤矿:石炭——二叠纪是我国主要成煤时代,北方产在石炭纪及早二叠纪地层中,南方则主要产在晚二叠纪地层中。北方主要产煤地层有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如开滦、淮南、平顶山、淄博、本溪、焦作、太原、大同等煤田。南方主要产煤地层有石炭纪浏水组,晚二叠纪龙法组(乐平、斗岭、梁山为同一时代),如洪山殿、牛马司、乐平、斗岭山等煤矿。古生代的主要生物在早古生代海洋里生活着门类众多的生物。植物界以海藻为主。动物界出现了三叶虫和珊瑚、腕足类等。三叶虫是一种节肢动物,寒武纪是三叶虫的、全盛时代。到奥陶纪时出现了软体动物门的头足纲,主要生物门类还有笔石、腕足类、三叶虫等。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志留纪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和最早的陆生植物。寒武纪:藻类、海棉、腕足动物、海林檎、三叶虫、奥陶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志留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鹦鹉螺、泥盆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鳞木、鹦鹉螺、石炭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二叠纪:藻类、海棉、珊瑚、海百合、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古生代的植物:早古生代为藻类的时代。到志留纪早期维管植物才出现。早、中泥盆纪为早期维管植物的时代,前裸子植物则刚刚出现。晚泥盆纪和早石炭纪以石松纲和楔叶纲为主,真蕨纲、前裸子植物和种子蕨植物次之。晚石炭纪和早二叠纪苏铁和银杏刚刚出现。到晚二叠纪,厚囊蕨目繁盛,薄囊蕨目增多,科达目植物亦多,松柏目和银杏目植物增多,进入到裸子植物的时代。寒武系寒武系是寒武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中国寒武系共有九个阶,分属三个统。下寒武统(以滇东为例)包括梅树村阶、筇竹寺阶、沦浪铺阶和龙王庙阶;中寒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徐庄阶和张夏阶;上寒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崮山阶、长山阶和风山阶。中国寒武系全为海相沉积,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寒武系代表古生代第一次海浸,多为浅海相,对各种生物繁殖极为有利。岩层沉积程序也极有规律,由砂岩、页岩到灰岩。在华北及东北南部,下寒武统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夹灰岩;中寒武统以厚层鲕状灰岩为主;上寒武统主要为薄层灰岩及竹叶状灰岩。在华中西南,寒武系以巨厚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厚层灰岩为主。下寒武统在东南区以黑色页岩为主,中上寒武统以黑色薄层灰岩含大量球接子类三叶虫为主。在西北区的三叶虫类与东南区相似。寒武系底部含有磷矿层,分布于滇东、黔、川、鄂、湘、皖南、豫西及陕南等地。河北、辽东上寒武统的厚层白云灰岩具有工业价值。磷和白云灰岩是中国寒武系中的主要矿产。

  寒武纪(Cambrian)简介寒武纪是在地质时间上约为五亿五百万至五亿四千万年前古生代初期的一段地质时间。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始寒武纪(五亿四千万至五亿七千万年前)、中寒武纪(五亿两千三百万至五亿四千万年前)、以及后寒武纪(伍亿五百万至五亿两千三百万年前)。海洋无脊椎动物大发展寒武纪是地质年代划分中属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约5.4亿至5.1亿年,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寒武纪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遥远而陌生的,这个时期的地球大陆特征

  完全不同于今天。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当时出现了丰富多样且比较高级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保存了大量的化石,从而有可能研究当时生物界的状况,并能够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来划分和对比地层,进而研究有机界和无机界比较完整的发展历史。但澄江动物群告诉我们,现在地球上生活的多种多样的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开始不久就几乎同时出现。寒武纪是显生宙(PhanerozoicEon)的开始,标志着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幕。在寒武纪开始后的短短数百万年时间里,包括现生动物几乎所有类群祖先在内的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这一爆发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Cambrianexplosion)。带壳、具骨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趋向繁荣,它们营底栖生活,以微小的海藻和有机质颗粒为食物,其中,最繁盛的是节肢动物三叶虫,故寒武纪又称为“三叶虫时代”,其次是腕足动物、古杯动物、棘皮动物和腹足动物,寒武纪的生物形态奇特,和我们现在地球上所能看见的生物极不相同。比较著名的有早寒武世云南的澄江动物群、加拿大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寒武纪的生物界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海生藻类为主。无脊椎动物的许多高级门类如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笔石动物等都有了代表。其中以节肢动物门中的三叶虫纲最为重要,其次为腕足动物。此外,古杯类、古介形类、软舌螺类、牙形刺、鹦鹉螺类等也相当重要。抛开牙形石不说,高等的脊索动物还有许多其他代表,如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的华夏鳗、云南鱼、海口鱼等,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中的皮开虫,美国上寒武统的鸭鳞鱼。在潮湿的低地,可能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类的低等植物,但它们还缺乏真正的根茎组织,难以在干燥地区生活;无脊椎动物也还没有演化出适应在空气中生活的机能。寒武纪没有真正的陆生生物,大陆上缺乏生气、荒凉一片。古生物学引用“大爆发”一词,来形容生物多样性突然爆发式出现。根据寒武纪开始时痕迹化石和小壳化石的突然多样性和复杂性,“寒武纪大爆发”的理论在澄江动物群发现之前就已提出,但对“寒武纪大爆发”所产生的动物及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所知甚微,即使著名的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化石也比“寒武纪大爆发”晚1000多万年,不能回答寒武纪初期海洋中具体有什么生命。澄江动物群的地质时代正处于“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它让我们如实看到5.3亿年前动物群的真实面貌,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迅速起源,立即出现,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几乎都已同时存在,而不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慢慢变来的。它将动物多样性的历史前推到寒武纪早期。寒武纪的生物形态奇特,和地球上的现生生物极不相同。最古老的鱼种也出现在这个时代,是耳材村海口鱼(Haikouichthysercaicunensis),该化石发掘在澄江动物群。全球洪水泛滥的年代在寒武世时,具有硬壳的动物第一次大量地出现,许多大陆都被浅海所泛滥,超大陆刚瓦那(Gondwana)则正在南极附近形成。寒武纪晚期地球海陆分布图形成于前寒武世末期(大约距今六亿年前)的超大陆潘诺西亚(Pannotia),在古生代的时候开始分裂,一个新的海洋--巨神海(IapetusOcean)在劳伦西亚(Laurentia,北美)、波罗地(Baltica,北欧)和西伯利亚(Siberia)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超大陆冈瓦那(Gondwana)则在泛非褶皱带上组合而成当时最大的大陆,范围从赤道延伸到南极。在奥陶世时期,温暖的海水把石灰岩和盐岩沉淀在冈瓦那大陆的赤道地区(Australia澳洲、India印度、China中国与Antarctica南极洲),同时在冈瓦那大陆的南极地区(Africa非洲与SouthAmerica南美)则沉淀了冰河的沉积及冰漂的碎屑。也称“前古生代”,古生代第一个纪-寒武纪(距今约六亿年)之前的地质时代。漫长的前寒武纪寒武纪的开始,标志着地球进入了生物大繁荣的新阶段。而在寒武纪之前,地球早已经形成了,只是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一片死寂,那时地球上还没有出现门类众多的生物。这样,科学家们便把寒武纪之前这一段漫长而缺少生命的时间称作前寒武纪。前寒武纪约占全部地史时间的六分之五,由于没有足够的生物依据,我们对地球的这段历史知之甚少。根据有关生命活动迹象的宝贵资料,也是为了研究上的便利,地质学家把漫长的前寒武纪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两部分。太古代之前(地球形成之初-38亿年前)则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太古代离我们久远,其时限约从38亿年至26亿年前,长达12亿年。太古代是具有明确地史记录的最初阶段。在这漫长的12亿年间,是地球形成后的初始期,地表到处形成童山和荒漠,由于年代久远,确实很难寻觅到化石,人们对这一时期的生命活动了解得很少。但20世纪后半期,科学家们陆续在南非和澳大利亚获得了重大收获,在变质程度不太剧烈的沉积岩层中发现了叠层石,这是微生物和藻类活动的产物。此外,人们在这些古老的岩层中还分析出大

  量的有机化合物(如苯、烃基苯等)和环形化合物(如呋喃、甲醇、乙醛等)。在南非的一套古老沉积岩中,科学家们借助先进的精密观测仪器,发现了200多个与原核藻类非常相似的古细胞化石,这些微体化石一般为椭圆形,具有平滑的有机质膜,这是人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化石,也是在太古代地层中发现的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证据。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元古代的时限自26亿年前至5.7亿年,在这段地史中,原核生物演化为真核细胞生物,形成地史时期的菌藻类时代。人们在这一时期的古老地层中发现过微古植物化石、宏观藻类化石及叠层石。仅在我们中国,古生物学家就已发现元古代不同时期的微古植物化石80余属、近200个种,生命在元古代得到进一步繁荣,那时的地球已不再是满目荒芜了。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元古代末期,大约从8.5-5.7亿年,被命名为震旦纪,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在生命演化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并且它的命名地是在中国。“震旦(Sinian)”意指中国,古印度就称华夏大地为“震旦”,德国地质学家首先把它用于地层学,后来许多学者都仿效使用,但含义有所不同。后来地质学家们重新定义了震旦纪,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在长江三峡建立起完整的震旦纪地质剖面,这就是有名的峡东剖面,它向全世界提供了地层对比的依据。震旦纪已有了明确的生物证据,在动物界出现了低等的小型具硬壳的物种,以及大量裸露的高级动物,后者就是发现于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动物群。在植物方面表现为高级藻类(如红藻、褐藻类等)的进一步繁盛,宏观藻类也得到飞速的发展,这时的地球已彻底改变一片死寂、毫无生气的面貌了。震旦纪(Sinianperiod)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生物的进化看,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而与不含可靠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寒武纪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后期数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震旦纪时地表上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与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纪可以被认为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埃迪卡拉动物群主要由类似水母类、蠕虫类、海鳃纲的生物所组成,多保存为印痕化石,尽管它们的形态、结构都很原始,但它们被认为是20世纪古生物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这一发现使科学界摈弃了长期以来认为在寒武纪之前不可能出现后生动物化石的传统观念。所谓后生动物即是指相对于原生动物的各种多细胞动物。闻名的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山东张夏、崮山、馒头山一带,寒武纪地层发育和出露都十分良好,而且紧靠津浦铁路交通便利,早在19世纪末就为国内外地质学者所重视。1903年美国地质学家B²维里斯和E²布莱克威尔德在张夏、崮山、莱芜九龙山等地测量了剖面,采集了化石,对寒武纪地层作了初步划分,其研究成果于1907年正式发表,将张夏、崮山一带的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馒头页岩、张夏灰岩、崮山页岩、炒米店灰岩。之后美国古生物学家毕可脱(1913年)、日本人远藤隆次(1939年)、小林贞一(1941年、1942年、1955年)均相继研究过张夏、崮山一带寒武纪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孙云铸教授从1923年起对张夏、崮山地区的寒武系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对寒武纪地层做了划分。1953年卢衍豪、董南庭重新观察了张夏、崮山一带寒武纪标准剖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把B²维里斯和E²布莱克威尔德的馒头页岩自下而上再分为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并把前两个组置于下寒武统,把后一个组归入中寒武纪,炒米店灰岩再分为凤山组及长山组,将张夏地区寒武系确定为7个单位和17个三叶虫化石带。此后,有关地质院校,如北京地质学院等,以及山东省地质局等单位,先后对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作过大量的野外观察、剖面测制、室内鉴定和专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实际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补充和完善了该剖面的基础资料,进一步提高了该剖面的研究水平。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把寒武系划分为下、中、上统的7个地层单位,即下统的馒头组,中统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统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现从老到新简述如下: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

  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毛庄组主要由紫色云母质页岩和灰岩组成。含三叶虫、腕足类及藻类化石。厚度39米。徐庄组主要由紫灰色页岩和鲕状灰岩组成,其中下部的灰岩及灰质粉砂岩中常具斜层理或交错层理。含有徐庄虫等三叶虫化石及腕足类化石。厚度73米。张夏组主要由鲕状灰岩和藻类灰岩组成,中夹杂色页岩。含德氏虫等三叶虫化石。厚度198米。崮山组主要由竹叶状灰岩、疙瘩状灰岩和黄绿色页岩组成。含蝴蝶虫、蝙蝠虫等三叶虫化石。厚度51米。长山组主要由迭层石灰岩、具红色氧化圈竹叶状灰岩、紫色页岩组成。含有庄氐虫、蒿里山虫等三叶虫化石。厚度70米。凤山组主要由泥质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组成。含济南虫、方头虫等三叶虫化石,以及海百合茎和腕足类化石。厚度130米。张夏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剖面,分别位于张夏和崮山一带的馒头山、虎头崖、黄草顶、唐王寨、范庄等地。其中的馒头山是徐庄组、毛庄组、馒头组的剖面,虎头崖~黄草顶是张夏组的剖面,唐王寨是崮山组、长山组的剖面,范庄是凤山组的剖面。馒头山位于张夏镇南2公里,104国道的西侧。因其状如馒头而得名。山的北麓有两个名为徐庄和毛庄的小村子。它是张夏寒武纪标准地层剖面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的建组和命保所在地。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在泰山主峰之北,位于泰安和济南之间交通干线的两侧,交通方便,而且构造简单,出露完全,十分有利于现场观察和研究。它是我国地层和古生物研究历史最长、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层剖面之一,在我国地质学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1959全国地层会议后,被正式确定为我国北方寒武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在我国不同地区寒武纪地层对比和国际寒武纪地层对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寒武纪古生物种属(蒿里山虫Kaolizhania、中华莱德利基虫RedichiaChinensis、馒头褶颊虫Ptychopariamantoensis、山东虫Shantungia、孙氏盾虫Sunasp-isLavevis)命名地或模式标本的原产地。因此,这个标准地层剖面,在国内外十分闻名,长期以来有许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不断来此参观考察,同时也成为我国大专院校地学的重要实习基地,无论在地质科学方面,还是在生产实践以及地质教育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文学上的含义寒武纪,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因为距离我们现在还很遥远,大多人在文学创作时喜欢将它理解为“天长地久”。

  奥陶系奥陶系OrdovicianSystem【释一】奥陶纪形成的地层。中国奥陶系分下、中、上三个统、六个阶。下奥陶统(以皖南、浙西、赣东北为例)包括新厂阶和宁国阶,中奥陶统(以皖南、浙西、鄂西、赣南为例)包括胡乐阶和江阶,上奥陶统(以赣南、桂湘为例)包括石口阶和五峰阶。在中国奥陶纪海浸范围与寒武纪相似,但出现了岩相和生物群的分异现象。动物群因岩相而异,广阔的浅海相黑色页岩中以笔石群为代表,滨海相碎屑岩(砂岩)以软体动物贝壳相的混合动物群为代表,静海灰岩相以头足类动物群为代表。沉积岩相随地区和时间而变化,如华北区开平盆地为灰岩相,以头足类为代表,扬子区云贵一带,下奥陶统下部为碎屑贝壳相,以软体动物为代表,中奥陶统为浅海笔石相,如甘肃平凉和新疆笔石相。华北奥陶系含竹叶状灰岩,为浅海相标志。奥陶纪中期海浸范围最广,晚期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发生了普遍的海退现象。早期和中期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形低平,浅海广布,岩相稳定,奥陶系以灰岩及白云岩沉积为主,并含火山岩系。动物群早期以笔石、鹦鹉螺类最重要,如满洲角石、朝鲜角石、阿门角石。华南地区出现了笔石页岩相和壳灰岩相。南方以鹦鹉螺类震旦角石为多。西北区火山岩系发育。东北北部,仅大小兴安岭出露奥陶系,以碎屑沉积为主,夹有火山岩系。厚度大,岩层变质,动物群为东南型。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奥陶系以灰岩为主。沉积矿产有华北亮甲山组及马家沟组的石灰岩,山西马家沟组上部的石膏,西北、华北及华南奥陶系中的铁矿,贵州及河北奥陶系中发现石油等。【释二】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分为下、中、上三个统。2001年全国地层委员将中国的奥陶系划为六个阶分属三个统:下统新厂阶,道保湾阶;中统大湾阶、达瑞威尔阶和上统艾家山阶、钱塘江阶。由于各国奥陶系的分统界线多不一致,国际上近来趋向是不分统只分阶,或把阶改为统一级。例如英国的奥陶系共分15个笔石带,曾分属6个阶或统,自下而上为:特里马道克、阿雷尼格、兰维恩、兰代洛、卡拉多克、阿什极尔阶或统。美国过去把奥陶系

  分为三个统,自下而上为:加拿大统、占勃兰统和辛辛那提统。2000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层委员会将奥陶系三分,下统含已确定的底部特里马道克阶,中统含已确定的上部达瑞威尔阶和上统(其余层位尚未正式建阶)。古地理方面,在中国,奥陶纪海侵范围与寒武纪大致相似,但出现了岩相和生物群的分异现象,中期海侵范围最广,晚期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发生了普遍海退现象。当时,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形低平,浅海广布,岩性稳定,奥陶系以灰岩及白云岩沉积为主,并含火山岩系;动物群除早期有笔石外,以鹦鹉螺类最重要,Manchuroceras,如Coreanoceras,Armenoceras;华南区地形比较复杂,岩相分异明显,出现笔石页岩相和壳灰岩相,以含Sinoceras为其特征;西北区岩相变异更为显著,以火山岩发育,大部分岩层变质、厚度巨大为特征,动物群在祁连山和天山地区以东南型为主,混生少数北方型,在鄂尔多斯台缘及天山以北地区以北方型为主;东北北部,仅大小兴安岭出露奥陶系,以碎屑沉积为主,夹有火山岩系,厚度巨大,岩层变质,动物群为东南型;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奥陶系以灰岩为主,早期动物群为北方型,中期为南方型。

  奥陶纪奥陶纪(OrdovicianPeriod,Ordovician),地质年代名称,(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奥陶纪(Ordovician,符号O)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88.3±1.7百万年(Ma),结束于443.7±1.5Ma。奥陶纪(Ordovician)是地质学上,古生代中五亿五百万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这段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期-奥陶纪早期(五亿五百万到四亿七千八百万年前),奥陶纪中期(四亿七千八百万到四亿五千三百万年前)和奥陶纪晚期(四亿五千三百万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奥陶纪中期海陆分布图奥陶纪亦分早、中、晚三个世。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名称来源】“奥陶”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C.Lapworth)于1879年提出,代表露出于英国阿雷尼格(Arenig)山脉向东穿过北威尔士的岩层,位于寒武系与志留系岩层之间。因这个地区是古奥陶部族(Ordovices)的居住地,故名。【历史演变】当时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化石以三叶虫、笔石(Graptolites)、腕足类、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类(Cystoides)、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类(Nautilites)最常见,珊瑚、苔藓虫、海百合、介形类和牙形石等也很多。节肢动物中的板足鲎类(Eutypterids)和脊椎动物中的无颌类[如甲胄鱼类(Os-tracoderms)]等均已出现。低等海生植物继续发展。奥陶纪的生物界较寒武纪更为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腔肠动物中的珊瑚、层孔虫,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海百合,节肢动物中的介形虫,苔藓动物等也开始大量出现。奥陶纪中期,在北美落基山脉地区出现了原始脊椎动物异甲鱼类——星甲鱼和显褶鱼,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异甲鱼类。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奥陶纪(距今5.1-4.38亿年)——海洋无脊物动物全盛时期。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以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典型生物】奥陶纪时期的海洋生物是现代动物的最早祖先。珊瑚和叫做星状动物的古老海星生长在洋底。海底的带壳动物包括与现代牡蛎有关的软体动物、看起来与软体动物相似的腕足动物和外壳卷曲的腹足动物。头足类——现生鱿鱼的堂兄弟——快速游过海底搜寻猎物。但最大的新出现的动物是像萨卡班巴鱼这样的无颌类。无颌类,例如发观于南美的萨卡班巴鱼,是地球上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这一对期仍然没有任何动物种类生

  活在陆地上。²鱼类最早的鱼类是无颌类。它们没有上下颌,嘴很宽,头的边缘长着奇怪的骨板。也许这些骨板是发电器官,用来感觉距离或电击捕食动物。无颌类的摄食方法是将含有微小动物和沉积物的水吸入口中。它们可能是尾巴向上在海底游泳。²三叶虫奥陶纪海洋里生活着500多种三叶虫。这虽然没有寒武纪时期的种类多,但其数量仍是巨大的。这是今天三叶虫三叶虫化石如此普遍的原因之一。三叶虫化石很容易找到,这不仅因为它们数量大,而且因为它们定期脱去外壳。随着动物的生长,外壳落入古海底,常常被掩埋,变成化石。从俄罗斯到摩洛哥到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海相岩石中已发现了几千种不同的三叶虫。有的长着长刺来抵御捕食动物,有的将眼睛长在长柄上,这样当它们埋在泥沙里的时候仍能看见外面。三叶虫能够在海底游泳或爬行。但它们防御捕食动物的方法可能像今天的犰狳一样,将带壳的身体蜷缩成球状。我们知道三叶虫被其他海洋生物捕食,因为我们经常发现三叶虫化石上有被咬的痕迹。有颌鱼类的兴起可能促使许多三叶虫绝灭。但有些三叶虫一直生存到2.51亿年前的最大绝灭性灾难发生的时候。²笔石笔石是奥陶纪最奇特的海洋动物类群,它们自早奥陶世开始即已兴盛繁育,分布广泛。笔石是一类微小的蠕虫状生物,它们像今天的珊瑚虫一样群体生活。整个笔石群体仅有5厘米长,它们漂流在海面上,吃浮游生物,和今天鲸类所吃的大量微小海洋生物是一样的。笔石对于科学家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们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是逐渐变化的。科学家能够根据共同发现的笔石的种类判定其他海洋生物化石的年龄。²牙形石牙形石是什么?科学家在近14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问这个问题。牙形石化石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研究。它们大多数形状像细长的圆锥,一些看起来像带尖的耙子或梳子,另一些像锯齿状的小棒或凹凸不平的刀刃,甚至还有的像树叶。它们是微小动物的壳还是稍大一些动物的牙齿?科学家还提出它们可能是鱼、蠕虫、或长有触手的动物的一部分。1995年,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产自苏格兰和南非的化石表明牙形石来自没有骨骼和上下颌的鱼形动物。这种动物体长可达5厘米,看起来像长着凸出的大眼睛和一条尾鳍的小鳗鱼。每一个体头的底部都有许多种牙形石,用来挖或咬。²腕足动物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奥演化迅速,大部分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壳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腕足类乍看起来很像双壳类,但和它并没有多大关系它们壳的大小和曲线都不相同。腕足类的铰合部喙,以肉柄固着。腕足类现在比较稀少,但在5亿年至4.5亿年前,它们远比双壳类常见。²鹦鹉螺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它们身体巨大,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为了防御,三叶虫在胸、尾部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²珊瑚珊瑚自中奥陶世开始大量出现,复体的珊瑚虽说还较原始,但已能够形成小型的礁体。由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大发展,在前寒武纪时非常繁盛的叠层石在奥陶纪时急剧衰落。²苔藓虫苔藓虫出现于奥陶纪早期,演化快,属种多。有枝状的尼可逊苔藓虫(NICHOLSONELLA)、攀苔藓虫(BATOSTOMA):围块状的古神苔藓虫(DIANULITES),薄层状的变隐苔藓虫(TREPOCRYPTOPORA)。双壳类双壳类像现生蛤蜊一样的带壳动物,身体分成相同的两半。无额类最早的鱼类是无颌类。它们没有上下颌,嘴很宽,头的边缘长着奇怪的骨板。也许这些骨板是发电器官,用来感觉距离或电击捕食动物。无颌类的摄食方法是将含有微小动物和沉积物的水吸入口中。它们可能是尾巴向上在海底游泳。²其他在奥陶纪晚期,约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

  纪也已经出现。

  志留系志留系(SilurianSystem)是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志留系在波罗的海的哥特兰岛发育较好,故曾称哥特兰系(GotlandianSystem)。志留系现分为下、中、上、顶四个统。在西欧(英国),下、中、上三个统分别称为兰多弗里统、文洛克统和拉德洛统。后来把英国志留系与泥盆系之间的过渡层——含鱼化石的当顿统置于志留系。在捷克斯洛伐克波希米亚地区,于拉德洛统之上还建立了普里多利统。中国志留系以华中、西南区发育较好。笔石相及介壳相均发育。长江下游宁镇山脉地区,志留系下部为笔石页岩,中部为壳相砂页岩,上部为砂岩,可能属介壳相。湘、粤、桂区,志留系发育不全,均为笔石页岩。西北区志留系以祁连山区发育较好,一系三分明显,下部为笔石页岩,中部为珊瑚灰岩与页岩互层,上部为红色砂岩。东北、内蒙古区志留系以吉林中部和小兴安岭发育较好,为碎屑岩夹珊瑚礁灰岩。西藏区志留系发育较全,为笔石页岩和珊瑚灰岩。火山岩相以滇西保山地区为代表。沉积矿产有川北、皖南、滇东、甘肃南部志留系中的煤、苏南中志留统的磷,滇东上志留统的铝土矿等。2001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将中国志留系四分,下统自下而上建有龙马溪阶、大中坝阶和紫阳阶,中统下部建有安康阶,上部尚未建阶,上统尚未建阶,顶统尚未建阶。

  志留纪志留纪(Silurianperiod)(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本纪始于距今4.38亿年,延续了2500万年。由于志留系在波罗的海哥德兰岛上发育较好,因此曾一度被称为哥德兰系。志留纪可分早、中、晚三个世。【名词概述】志留系三分性质比较显著。一般说来,早志留世到处形成海侵,中志留世海侵达到顶峰,晚志留世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海退和陆地上升,表现了一个巨大的海侵旋回。志留纪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古大西洋闭合,一些板块间发生碰撞,导致一些地槽褶皱升起,古地理面貌巨变,大陆面积显著扩大,生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壳历史发展到了转折时期。志留纪生物志留纪的生物面貌与奥陶纪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时仍占重要地位,但各门类的种属更替和内部组分都有所变化。如笔石动物保留了双笔石类,新兴的单笔石类也很繁盛;腕足动物内部的构造变得比较复杂,如五房贝目、石燕贝目、小嘴贝目得到了发展;软体动物中头足纲、鹦鹉螺类显著减少,而双壳纲、腹足纲则逐步发展;三叶虫开始衰退,但蛛形目和介形目大量发展;节肢动物中的板足鲎,也称“海蝎”在晚志留世海洋中广泛分布;珊瑚纲进一步繁盛;棘皮动物中海林檎类大减,海百合类在志留纪大量出现。脊椎动物中,无颌类进一步发展,有颌的盾皮鱼类和棘鱼类出现,这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上是一重大事件,鱼类开始征服水域,为泥盆纪鱼类大发展创造了条件。植物方面除了海生藻类仍然繁盛以外,晚志留世末期,陆生植物中的裸蕨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是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植物登陆成功和有颌类的出现是发生在志留纪的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由于剧烈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海洋面积减小,大陆面积扩大。作为陆生高等植物的先驱,低等维管束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渐占领陆地,其中,裸蕨类和志留纪生物化石石松类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陆生植物。在奥陶纪出现的脊椎动物无颌鱼类进一步发展,得到大量繁荣;在志留纪中期,更先进的有颌鱼类开始出现,为随后鱼类等高等脊椎动物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志留纪时,海洋无脊椎动物发生了重要的更新,繁盛一时的三叶虫逐渐衰退,板足鲎类开始兴起,是当时海洋节肢动物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伴随着陆生植物的发展,志留纪晚期还出现了最早的昆虫和蛛形类节肢动物。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植物开始登上陆地,在海中也出现了有颌骨的鱼类--棘鱼类,棘鱼类并演化出了鳃盖骨,海中有成群的珊瑚聚集生活,最后形成珊瑚礁。【地层介绍】志留纪地层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当时的浅海海域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南美洲的一部分地区。非洲和南极洲除个别小区外,当时均为陆地。中国的志留系分布不如奥陶系广,整个华北地区一般缺失志留纪地层,大部分华南地区的志留纪地层限于兰多维利世或可能的文洛克世最初期。华南是中国

  志留系研究的标准地区,研究基础最好。过去划分的龙马溪组、罗惹坪组和纱帽组分别被归入下、中、上志留统,经近年研究,宜全部归入早志留世兰多维利统。志留纪的分层系统及标准化石分带是采用各地的资料综合确立。英国则被视作国际志留系研究的标准地区。兰多维利、文洛克和罗德洛3个统均在英国确立。此外,在挪威南部、加拿大东部的安蒂科斯蒂岛、瑞典的哥德兰岛、乌克兰的波多利亚地区、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地区,都有发育良好的志留纪不同时期的地层和生物群。克伦克志留系与泥盆系地层剖面在全部地层系统中,志留系是第一个基本健全年代地层系统的系。这个系的顶、底界线、统的划分和阶的建立,均由国际志留纪地层分会提出方案,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在1981~1985年先后批准。建立全球的标准方案,对于获得国际地质共同语言,便于统一使用和广泛对比,是十分需要的。志留系的顶界,已选定均一单笔石(Monoraptusuniformis)生物带的底为界,并选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巴兰德地区克伦克剖面作为其界线层型剖面这个提案被国际志留-泥盆纪界线工作组几乎一致通过(1977)。志留系的底界的选定,放弃了传统的观点,即将雕刻雕笔石(Glyptoraptuspersculptus)带之底作为志留系的底界,改用笔石Par-akidoraptusacuminatus带的底界为界,其界线层型选在苏格兰莫弗特地区的多斯林恩(DobsLinn)剖面。由于该剖面系单相型的,沉积环境不适宜于底栖生物,所处位置地质构造复杂,所以这个方案在国际奥陶纪-志留纪界线工作组只以微弱的多数获得通过,尚待继续检验。志留系的再分,包括4个统及其各自的分阶。①兰多维利统。标准地区在英国威尔士南部达费德的兰多维利镇周围。兰多维利统分成3个阶,最底部的阶称为鲁丹阶,其底界与国际上已通过的志留系底界一致;第2个阶称为阿埃罗尼安阶(Aeronian),以笔石Demirastritestrianulatus生物带之底为底界;最上部称特利奇阶,以笔石Spiroraptusturriculatus带之底为底界。②文洛克统。标准地区在英格兰什罗普郡的文洛克地区。分成两个阶,下部谢因伍德阶和上部霍麦尔阶。谢因伍德阶的开始,也是文洛克统的开始,以Cyrtor-aptuscentrifuus带的出现为标志;霍麦尔阶则以Cy-rtoraptuslundreni带为最底部一个笔石带。③罗德洛统。标准地区在英格兰什罗普郡的罗德洛地区志留纪。共分成两个阶,格斯特阶和路德福德阶。格斯特阶的底界亦即文洛克与罗德洛两个统之间的分界,与笔石Neodiversoraptusnilssoni带的底界相吻合,路德福特阶的底界相当于笔石Saetoraptusleintward-inensis带之底。④普里道利统。标准地区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巴兰德地区。其底界为Monoraptusparultimus带的底,顶界即志留系顶界。到目前为止,这个统尚未能再分成若干阶。有人对这个统的级别还在怀疑,甚至认为只是一个阶而不是一个统。中国的志留系除中期地块外,分布较广。兰多维利统在扬子地区发育最好,是研究兰多维利统必不可少的关键地区。在扬子地区的兰多维利世,初期为含笔石的黑色页岩和页岩,以龙马溪为代表;中、晚期普遍出现壳相层和碳酸盐地层;晚期在扬子地区的北缘出现生物岩礁和海相红层。兰多维利世之后,扬子地区普遍上升成陆。地层区划是由不同古板块控制的。不同古板块上发育的志留系可以作为不同的大区。同一古板块中的稳定地区和活动地区可以作为地层区,地层分区主要根据岩相和生物相带的不同。【地史特征】志留纪时期全球主要的地块有冈瓦纳、劳伦、欧洲(波罗的海)、西伯利亚、科累马、哈萨克斯坦、中朝、塔里木、华南等9个。其中最大的是冈瓦纳地块,集中在南半球的高纬度区。其他地块则分布在当时的中、低纬度区,特别是低纬度区。介于劳伦和欧洲两大板块之间的海洋为古大西洋。这一古洋在加里东末期一度闭合,形成加里东褶皱带。劳伦板块与之间的前阿巴拉契亚洋闭合后形成阿巴拉契亚褶皱带。劳伦板块与欧洲板块在志留纪末期相遇碰撞,形成广泛沉积老红砂岩的欧美大陆。当时的西伯利亚板块与现今的地理方位几乎转了180°哈萨克斯坦板块是由数个中间地块联合而成,介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两个板块之间。无论从动物群特征或海相红层等沉积特征来看,都表明塔里木介于中朝与华南二板块之间。中朝与华南两个板块之间为秦岭洋。志留纪志留纪时期的深水洋盆的沉积物很少保存。这是因为地质历史中的多次板块之间的碰撞和俯冲使之几乎丧失殆尽,目前保存下来的都是当时大陆架至陆坡的沉积物。志留纪各大板块是陆表海和陆棚浅海广布的时期,台地碳酸盐发育最为广泛,其中以北美洲最为典型。它的中部广泛分布台地型的浅水碳酸盐相,包括美国中部、西部和加拿大西部的白云岩套,以及加拿大东部及白云岩套周缘的石灰岩套,在北美洲的西缘出现明显的岩相分异,即由白云岩套向西变成灰岩、泥岩过渡相带,再向西变成碎屑岩相带。北美洲的东缘也有类似的岩相分异,即向东由台地碳酸盐岩变为碎屑岩相带。欧洲大陆特别是波罗的海沿岸、中欧、东欧主要是台地型的间夹盆地的笔石页岩沉积,至西欧出现

  台地碳酸盐岩至台缘斜坡笔石页岩的明显岩相、生物相分带。西伯利亚地台上沉积碳酸盐岩和笔石泥岩的志留纪地层,厚度甚小,而其周缘的活动带则转为巨厚的碳酸盐岩及火山复理石建造。华南板块乃至西藏中间地块及它们的周缘活动带,都是以为主间夹碳酸盐岩的沉积。华南板块志留纪岩相、生物相的分异也十分典型,即西部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台地型沉积,含壳相及笔石动物群;东部为碎屑岩及复理石的盆地沉积,含笔石动物群。志留纪的冈瓦纳大陆,包括了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广大地域。非洲北部至南美洲的东、北部沉积了类似的五房贝台地型泥岩和细碎屑岩,含有相同的Malvinokaffric动物群。澳大利亚东部及塔斯马尼亚、新西兰则为大套的复理石建造,为大陆斜坡的深水沉积。志留纪初期,南极冰盖迅速消融,导致志留纪海洋和大气环流减弱,纬向气候分带不明显,深海部分相对较暖,含氧量较低,易成滞流。因此,除高纬度的冈瓦纳大陆外,其他各板块大都处于干热或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这种全球性的温暖气候主要反映在:①志留纪特别在兰多维利世初期全球广布的黑色笔石页岩,表明滞流环境的普遍性;②碳酸盐岩和生物礁的广泛分布,在北美和北欧尤为明显;③志留纪的海相红层普遍发育,在欧洲、华南、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各板块中均有发现;④志留纪的蒸发岩发育在西伯利亚、科累马和澳大利亚。【生物介绍】志留纪的生物群特别是无脊椎动物,与奥陶纪生物的谱系关系密切,唯类别更加繁多。脊椎动物只有原始的无颌类。陆生植物的出现则是志留纪生物革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无脊椎动物而言,志留纪有许多独特之处。最常见的化石包括笔石、腕足类、珊瑚等。笔石以单笔石类为主,如单笔石(Monoraptus)、弓笔石(Cyrtoraptus)、锯笔石(Pristioraptus)和耙笔石(Rastrites)等,它们是志留纪海洋漂浮生态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生物。早期并有自奥陶纪上延的双笔石类的代表,如双笔石(Di-ploraptus)和栅笔石(Climacoraptus)等。笔石分布广,演化快,同一物种可以在世界上许多洲发现。根据笔石演化的阶段志留纪棘皮动物特征及特殊类型的地质历程,在地层对比中有独特的价值。志留纪分统分阶的界线确定主要依赖于笔石带。腕足动物的数量相当多,在浅海平底底栖生物中常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志留纪时代被誉为腕足类的壮年期。通常个体较大、铰合线短、发育匙形台和腕器官的五房贝族是最具特征的一类代表,它们始见于晚奥陶世,到志留纪达于鼎盛。具腕螺、铰合线较长的石燕族,始见于志留纪最早期,它的起源至今还是个谜。具腕螺、铰合线短的无洞贝族和无窗贝族自奥陶纪延续上来之后,一直稳定发展。在奥陶纪达于极盛的正形贝和扭月贝两大族,到志留纪明显衰落。珊瑚和层孔虫也是志留纪较繁盛的两个门类,常见于生物礁、生物丘和生物层中。志留纪的珊瑚包括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日射珊瑚,数量和属种类型繁多,至泥盆纪达于鼎盛。层孔虫的最盛期也在泥盆纪,所以志留纪是它们的准备期。这些生物都是今日海洋中早已灭绝了的,它们营固着底栖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地理分布上有明显的区域性,但其幼虫阶段可以浮游,又使其有可能广泛分布在合适的环境中。腹足类和双壳类到志留纪仍继续缓缓地发展。它们在整个古生代,无论在丰度还是分异度上,都不如腕足类。腹足类和双壳类在今日海洋中占着优势,所以研究它们的生态及其生活环境,对于认识远古时期的这两个门类有重要的意义。与奥陶纪相比,志留纪头足类中的鹦鹉螺明显减少,如奥陶纪常见的内角石类至志留纪时绝灭了,没有新的大类在志留纪中出现。中国南方下志留统顶部的秀山组盛产以四川角石(Sichunocers)为代表的鹦鹉螺化石,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分异度上,都不及奥陶纪。海百合类是志留纪发育最成功的一种棘皮动物,在中国兰多维利世地层中常见的花瓣海百合(Petlocrin-us)和螺旋海百合(Spirocrinus)都是常见代表。它们的个体形状,与现代海洋中的相比,差别很大。志留纪海林檎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的比志留纪生物群示意图较相似。在节肢动物中,曾称霸于寒武纪的三叶虫,经过奥陶纪一度繁盛之后,到志留纪明显衰落。在局部地区和层段,地方性分子仍常见,并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中国华南常见的王冠虫(Coronocephlus)、霸王虫(Se-nticucullus)等就是例证。介形虫与三叶虫相比,远处于劣势,但局部可以相当丰富。在兰多维利世晚期到普里道利世,介形虫还是有用的标准化石。板足鲎类(Eu-rypterids)是志留纪无脊椎动物中最重要的食肉类代表。它们能游泳。初现于奥陶纪,它们最强烈的生态冲击是在志留纪和泥盆纪。与头足类中的菊石族不同,板足鲎类不仅见于海洋中,也到半咸水甚至淡水中生活。牙形石在志留纪仍稳定发展它演化快、分布广,成为继笔石之后,对比志留纪地层的又一重要的化石。几丁虫

  (Chitinozo)在某些类型的沉积中也相当丰富,它个体很小,呈黑色,状如瓶颈、棍棒或小球。它的地层意义亦在增长。志留纪的鱼化石是保存好而可靠的最早鱼类记录,但比较原始,数量不多。中国志留纪的鱼化石相对地较多,最早的代表见于兰多维利世的晚期。志留纪地层中具有最早的陆生植物化石记录。志留纪后期出现大面积海退,半陆生的裸蕨类植物进一步繁育。【矿产资源】志留纪是一个沉积矿产贫乏的时期。主要的沉积矿产是北美地台上的克林顿沉积铁矿。美国铁矿的10%、盐矿的20%和少量油气资源均来自志留纪地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撒哈拉中部的,大部分也来自志留纪地层。此外,还有西伯利亚、金矿科累马和澳大利亚西部蒸发岩系中的膏盐矿,以及澳大利亚东部的金矿和锡矿在中国志留系中黑色页岩中放射性元素富集,特别是西秦岭地区。在东秦岭的志留系中的小型藻煤已具开采价值,并与铀、钒、钼、镍、钴等元素相伴。志留系灰岩、白云岩是建筑材料和水泥的重要原料。

  泥盆系泥盆系是泥盆纪形成的地层,可分下、中、上三个统、八个阶。在中国南方,下统曾叫“云南统”,中统曾叫“广西统”,上统曾叫“湖南统”。下泥盆统包括莲花山阶,那高岭阶、郁江阶;中泥盆统包括北流阶、东岗岭阶或四排阶、应堂阶;上泥盆统包括余田桥阶和锡矿山阶。中国中部及南部(尤以西南各省)泥盆系层序清晰,化石丰富,是研究泥盆系的理想地区。中国西南地区泥盆系可分为陆相——滨海相和浅海——半深海相两种类型。陆相——滨海相中含有鱼类和植物化石。浅海——半深海相沉积以泥质、灰质为主的地层中,富含底栖固着生物,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等;以灰黑色泥质、硅质为主的地层中,富含漂浮和游泳生物,如竹节石、菊石、三叶虫、介形虫等。中国南部湖南、江西一带中、上泥盆统海相沉积多成狭长条状,与陆相沉积犬牙交错,说明加里东运动后,局部隆起和凹陷,地形差异强烈。泥盆系的沉积矿产有铁、锰、石油、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等。泥盆系在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是古陆,故泥盆系缺失。

  泥盆纪(Devonianperiod)(鱼类的时代)泥盆纪(Devounian,符号D)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16±2.8百万年(Ma),结束于359.2±2.5Ma。泥盆纪(Devonian):泥盆纪时期是指三亿六千万年至四亿六百万年前,也就是古生代中叶的这段期间。可另分为三个时期-前泥盆纪时期(四亿零六百万至三亿八千七百万年前)、中泥盆纪时期(三亿八千七百万387至三亿七千四百万年前)、以及後泥盆纪时期(三亿七千四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后,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无脊椎动物除珊瑚、腕足类和层孔虫(Stromatoporoidea,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的一个目)等继续繁盛外,还出现了原始的菊石(Ammonites,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和昆虫。脊椎动物中鱼类(包括甲胄鱼、盾皮鱼、总鳍鱼等)空前发展,故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晚期甲胄鱼趋于绝灭,原始两栖类(迷齿类(Labyrinthodontia)(亦称坚头类)开始出现。名称来历“泥盆”(Devon)是英国英格兰西南半岛上的一个郡名的意译(现称德文郡,Devonshire)。泥盆纪是英国地质学家塞奇威克(A.Sedgwick)和默奇森(R.I.Muchison)研究了该郡的“老红砂岩”后,于1839年命名的。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泥盆系”,代表符号为“D”。生物种类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腕足类在泥盆纪发展迅速,志留纪开始出现的石燕贝目成为泥盆纪的重要化石。此外,穿孔贝目、扭月贝目、无洞贝目和小嘴贝目在划分和对比泥盆纪地层中也极为重要。

  泡沫型和双带型四射珊瑚相当繁盛。早泥盆世以泡沫型为主,双带型珊瑚开始兴起;中、晚泥盆世以双带型珊瑚占主要地位。鹦鹉螺类大大减少,菊石中的棱菊石类和海神石类繁盛起来。正笔石类大部分绝灭,早泥盆世残存少量单笔石科的代表。竹节石类始于奥陶纪,泥盆纪一度达到最盛,泥盆纪末期绝灭。其中以薄壳型的塔节石类最繁盛,光壳节石类也十分重要。牙形石演化到泥盆纪又进入一个发展高峰,这个时期以平台型分子大量出现为特征。昆虫类化石最早也发现于泥盆纪。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早泥盆世以无颌类为多,中、晚泥盆世盾皮鱼相当繁盛,它们已具有原始的颚,偶鳍发育,成歪形尾。早泥盆世裸蕨植物较为繁盛,有少量的石松类植物,多为形态简单、个体不大的草本类型;中泥盆世裸蕨植物仍占优势,但原始的石松植物更发达,出现了原始的楔叶植物和最原始的真蕨植物;晚泥盆世到来时,裸蕨植物濒于灭亡,石松类继续繁盛,节蕨类、原始楔叶植物获得发展,新的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开始出现。泥盆系最初研究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德文郡(Devonshire),德文郡的泥盆系由海相沉积岩组成,但在威尔士、苏格兰和英格兰西部,泥盆系却是巨厚的陆相老红砂岩。早泥盆世时,北美是一个低洼的大陆,海水甚少,阿巴拉契亚地槽在泥盆纪的大部分时间内接受了沉积。这时期的岩石见于密西西比河谷、大湖区、加拿大西北部和阿巴拉契亚地区。泥盆纪的地层在纽约州发育的最好,这里层序完整,化石丰富。纽约州西部泥盆系出露于亚利桑那、科罗拉多、犹他、怀俄明、爱达荷、蒙大拿和内华达州。大部分属于中、晚泥盆世。泥盆系也出露于不列颠群岛、德国、法国和苏联;中国和亚洲的其他地点;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美。在北美,泥盆纪末以始于中泥盆的一个造山运动——阿肯特幕的高潮为标记,这次上升,伴有巨大的火山活动,隆起了从阿巴拉契亚地区经新英格兰到加拿大的沿海各省的山脉。气候显示泥盆纪时是温暖的。化石记录说明远至北极地区当时处于温带气候。泥盆纪的生物以陆生植物的扩展为特征,植物从株小无叶的种到株高达十二米的树状蕨类均有。海洋无脊椎动物异常丰富,由造礁珊瑚、海绵、棘皮动物、软体动物和众多的腕足动物组成。三叶虫在数量上极大地减少,然而个别特大的种却可大到74厘米长。陆地上出现了最早的昆虫,还有些淡水蛤类和蜗牛。脊椎动物经历了一次几乎是爆发式的发展,淡水鱼和海生鱼类都相当多,这些鱼类包括原始无颌的甲胄鱼类;有颌具甲的盾皮鱼类;以及真正的鲨鱼类。还有与颌连结起来身长达9米具重甲的鲨鱼状的节颈鱼类。新的类型有肺鱼类,一种既有腮,也发育着肺作为辅助呼吸器官的原始类型,这类鱼的某些代表今天仍然活着,形成用腮呼吸的鱼类和用肺呼吸空气的两栖动物间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但将漂浮囊改变成原始肺,而且这些鱼的某些进化到成对的阔鳍状的鳍状肢,使其能够在水面上生活一个短时期,同时有能在陆地上的有限的运动能力。鉴于脊椎动物的空前演化,泥盆纪曾被称为鱼类时代。最重要的是显示出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原始爬行动物——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的出现。泥盆系的有些岩石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阿巴拉契亚地区产玻璃砂,在安大略、纽约、俄亥俄和印第安纳产建筑石料,而北美的许多地方产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进化意义泥盆纪是地球生物界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由海洋向陆地大规模进军是这一时期最突出、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首先,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各种鱼类空前繁盛,有颌类、甲胄鱼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因此,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在泥盆纪晚期,由鱼类进化而来的两栖类登上陆地,标志着脊椎动物开始了脱离水体并最终征服陆地的演化历程。其次,陆生植物裸蕨在陆地上完全站稳了脚根,并且,它们的三支后代石松类、楔叶类和真蕨类开始大发展,到泥盆晚期,出现了许多这类植物构成的成片森林,大地真正地披上了绿装。植物的成功登陆,使荒漠的大陆变成绿洲,标志着植物的发展在泥盆纪进入了新的阶段。另外,泥盆纪中晚期的陆地上还出现了最早的裸子植物,但直到二叠纪晚期它们才成为陆地植物的主角。泥盆纪时,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古生代早期极为繁盛的三叶虫只剩下少数代表;奥陶纪和志留纪非常繁荣的笔石仅剩下少量的单笔石和树笔石类;菊石正逐渐取代鹦鹉螺类成为软体动物中的主要类群。腕

  足动物和珊瑚动物有进一步发展,但种类与奥陶纪和志留纪有所不同,这一时期的腕足动物主要以石燕类为主,而珊瑚则以床板珊瑚和四射珊瑚为主。

  石炭系石炭纪时期沉积的地层称为石炭系(CarboniferousSystem)。在西欧多为二分。在中国及俄罗斯曾为三分,分为下、中、上三个统,当前随国际上统一二分。在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年将下石炭统(曾称丰宁统)自下而上分为岩关阶、大塘阶和德坞阶;上石炭统(曾称壶天统)自下而上分为罗苏阶、滑石板阶、达拉阶和逍遥阶。2000年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将其划分为二个亚系:下部密西西比亚系(含三个阶)和上部宾夕法尼亚亚系(含四个阶)。石炭纪早期,中国南方由于海水时进时退,形成海陆交替相,沉积了1000米左右的碎屑岩、不纯灰岩和煤层;至晚石炭世,海水比较稳定,沉积以浅海相灰岩为主。自奥陶纪后,海水退出整个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直到晚石炭世时,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这一地区,形成一般不超过500米的海陆交替相的含煤沉积,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东北北部区下石炭统以海相碎屑岩为主夹灰岩,时夹陆相碎屑沉积,厚度较大;上石炭统以海相灰岩为主,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西北区的石炭系比较复杂,厚度大,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青藏区的石炭系沉积厚度较大,也含有火山岩系,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石炭纪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时期。在中国华南有测水段,寺门段及万寿山段;在华北有本溪组和太原组,太原组是中国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南部及西北等地区。其他沉积矿产有铁、锰、黄铁矿、铝土矿及石膏。

  石炭纪(Carboniferous)石炭纪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石炭纪(Carboniferousperiod)——植物世界的繁盛(两栖动物的时代)【简介】石炭纪(Carboniferous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石炭纪晚期地球海陆分布图石炭纪又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气候分异现象又十分明显,北方古大陆为温暖潮湿的聚煤区,冈瓦纳大陆却为寒冷的大陆冰川沉积环境。气候分带导致了动、植物地理分区的形成。【来源】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石炭纪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由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纪”。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动物演化】石炭纪陆生生物飞跃发展,海生无脊椎动物也有所更新。与泥盆纪相比,蜓类是石炭纪海生无脊椎动物中最重要的类群,而腕足动物尽管在类群上减少,但数量多,依旧占相当重要地位,头足类则以菊石迅速发展为主。在石炭纪晚期,脊椎动物演化史出现一次飞跃,从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以适应更加广阔的生态领域,以北美宾夕法尼亚早期地层中的林蜥为代表。生活在陆上的昆虫,如蟑螂类和蜻蜓类,是石炭纪突然崛起的一类陆生动物,它们的出现与当时茂盛的森林密切相关,其中有些蜻蜓个体巨大,两翅张开大者可达70cm。石炭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与泥盆纪比较起来,有了显著的变化。浅海底栖动物中仍以珊瑚、腕足类为主。早石炭世晚期的浮游和游泳的动物中,出现了新兴的筳类,菊石类仍然繁盛,三叶虫到石炭纪已经大部分绝灭,只剩下几个属种。最早发现于泥盆纪的昆虫类,在石炭纪得到进一步的繁盛,已知石炭、二叠纪的昆虫就达1300种以上。陆生脊椎动物进一步繁盛,两栖动物占到了统治地位。早石炭世一开始,两栖动物蓬勃发展,主要出现了坚头类(也称迷齿类),同时繁盛的还有壳椎类。

  【植物演化】石炭纪(3.5亿年前)——壮观的蕨类森林.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裸子植物中的苛达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成为造煤的重要材料之一。石炭纪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随着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生植物从滨海地带向大陆内部延伸,并得到空前发展,形成大规模的森林和沼泽,给煤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石炭纪成为地史时期最重要的成煤期之一。此外,石炭纪也是地壳运动频繁的时期,许多地区这时褶皱上升,形成山系和陆地,地形高差起伏,使地球上产生明显的气候分异。按照地理环境的不同,科学家们根据石炭纪的植物分布特点划分出各具特色的植物地理区,每一植物地理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植物群(flora)和一定的生态特征。在石炭纪的森林中,既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密的灌木。乔木中的木贼根深叶茂,木贼的茎可以长到20~40厘米粗,它们喜爱潮湿,广泛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湖泊沼泽地带。石松是另一类乔木,它们挺拔雄伟,成片分布,最高的石松可达40米。石炭纪时,早期的裸子植物(如苏铁、松柏、银杏等)非常引人注目,但蕨类植物的数量最为丰富。蕨类植物是灌木林中的旺族,它们虽然低矮,但大量占据了森林的下层空间,紧簇拥挤,蒸蒸日上。可以这样说,今天地球上之所以蕴藏有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与石炭纪的植物界的繁盛密切相关。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外国科学家们曾经指出,石炭纪森林的广袤和茂密可以从中国所产煤层的厚度上看出来,有的煤层厚度竟然超过120米,这相当于2440米的原始植物质的厚度。植物是怎样变成煤炭的呢?由于石炭纪的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迅速,它们死后即便有一部分很快腐烂,但仍有许多枝干倒伏后避免了风化作用和细菌、微生物的破坏。石炭纪森林的不少林地是被水浸泡着的沼泽地,死亡后的植物枝干很快会下沉到稀泥中,那里实际上是一种封闭的还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植物枝干避免了外界的破坏,并在压实作用和其它作用下缓慢地演变成泥炭。年复一年,由植物形成的泥炭在地层中得到保存,并又经历了成煤作用后成为初级的煤炭-褐煤。褐煤是一种劣质煤,褐煤再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后,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煤——烟煤。褐煤转化成烟煤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据地质学家们推算,0.3米厚的烟煤是由6米厚的象褐煤这样的植物质压缩而成的。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裸子植物中的苛达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成为造煤的重要材料之一石炭纪森林分布在地球陆地的许多地方,在中国北方的华北平原,就曾保存着石炭纪的广袤森林,山西的煤层应该是最好的证据。在石炭纪时,山西大地历经海水的数次入侵,海陆频频交替。每当海水退却,陆地植物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迅速繁盛,一期又一期的森林就这样生成了。成煤的泥炭沼泽植物林中,主要以石松类、科达类、种子蕨类、真蕨类等为主,当我们今天开发山西的煤炭资源时,有谁能够知道并辨认出那些形形色色的史前植物呢?【古气候与矿产】根据石炭纪的珊瑚礁分布,可以推断早石炭世的赤道带通过北美洲中部,西北欧经黑海穿过中国西北、华南到达印尼和澳洲东部。石炭纪同大陆上的古气候相适应的是植物地理区系的分布,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冈瓦纳植物区和安加拉植物区分别代表热带以外的南北温凉气候区。世界上各地石炭纪的成煤时期早晚也有差别,分别代表各地区的热带潮湿气候,石炭纪的干旱气候区仅限于一定的地理分布,同泥盆纪和二叠纪相比,干旱面积较小,干旱气候同蒸发岩类沉积的分布相适应,例如亚洲早石炭世从哈萨克斯坦南部经天山伸延至南天山和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向东到西伯利亚干旱气候一直延续到中石炭世。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石炭纪时高出海面,从石炭纪中晚期开始气候变冷,冰川活动一直持续到早二叠世,冰期和间冰期沉积在南美、南非、印度和澳大利亚都有广泛的分布,在南非南部冰川呈放射状方向流动。在北半球,仅在西伯利亚东部可能为寒冷干燥气候。石炭纪时陆地海岸和沼泽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形成重要的煤矿,中国华南早石炭世晚期的测水组(湖南)、梓山组(江西)、叶家塘组(浙江),均含可采煤层。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上石炭统,含有重要的煤系。大陆上经过长期剥蚀的地区,往往形成铝土矿和耐火粘土,中国华北石炭系含有G层铝土矿和山西式铁矿,贵州清镇一带下石炭统顶部亦含大型铝土矿。北美晚石炭世蕴藏有油页岩和石油。中国石炭系也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中国新疆、甘肃、宁夏中部石炭系含有石膏及蒸发岩矿床。石炭纪碳酸盐岩沉积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开采石灰岩和白云岩作为石灰和水泥的原料。【出发点】在泥盆纪中北美地块和北欧——俄罗斯地块结合到一起。这块大陆与后来的刚瓦那超大陆的其它部分(今天的非洲、南美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和印度)之间部分是由不同的地形组成的海洋。在上泥盆纪这些地区与北美——

  北欧——俄罗斯组成的大陆已开始有接触。石炭纪生物大灭绝三亿年前,有一场闪电,引发了全球性的大火灾,巨型昆虫全部灭绝,两栖动物也大量灭绝,很高的蕨类植物死亡。事后,大气含氧量降低,气候干燥,只有爬行动物进化了。到了二叠纪,成了爬行动物时代。

篇二: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中国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中生代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人类出现晚更新世Qp中更新世Qp早更新世Qp新近纪上新世N2中新世N1近代哺乳类出现古近纪渐新世始新世E2古新世E165(百万年,下同)鱼类出现新阿尔卑斯构造阶段(喜玛拉雅构造阶段)中生代白垩纪K135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侏罗纪J208鸟类哺乳类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燕山构造阶段)三叠纪T250蜥龙鱼龙出现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之印支构造阶段)古生代晚古生代二叠纪P290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石炭纪C362单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泥盆纪D410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海西)华力西构造阶段早古生代志留纪S439裸蕨植物出现奥陶纪O510无颌类出现寒武纪∈570硬壳动物出现加里东构造阶段元古代新元古代震旦纪Z680不具硬壳动物出现南华纪Nh800晋宁运动青白口纪Qb1000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中元古代蓟县纪JX1400真核动物出现(绿藻)长城纪Ch1800古元古代吕梁运动滹沱纪Ht2300五台运动五台纪Wt2500阜平运动太古代新太古代Ar32800(阜平运动结束,五台运动开始)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中太古代Ar23200(迁西运动结束,阜平运动开始)古太古代Ar13600(迁西运动开始)生命现象开始出现始太古代Ar04500Ar4600地球形成

  地质年代的命名震旦纪——很早以前,在我国(特别在北方)就发现在古老变质岩系(即前震旦亚界)

  之上,含有丰富化石的寒武系之下,发育了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或变质程度很低的沉积岩系,其中除含有大量藻类化石外,很少发现其他生物遗迹,当初就把这套地层命名为震旦系,其时代称震旦纪。震旦是中国的古称。中国是震旦系发育最好的国家,地层完整,剖面清楚,分布广泛。因此,我国很早就把震旦系列入我国地质年代表中。

  寒武纪——是因英国的寒武山脉(今译坎布连山脉)而得名。奥陶纪和志留纪——是根据英国威尔士一个古代民族居住的地方名称和古代民族名称命名。泥盆纪——是因英国西南部泥盆州(现译为得文郡)海相岩系而得名。石炭纪——因英格兰的高山灰岩及其含煤层而得名。二叠纪——最初得名于乌拉尔山西坡的彼尔姆州,“二叠”则因该时代德国南部地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套而得名。三叠纪——当初按德国南部地层的三分性特点而命名。侏罗纪——按法瑞交界地方侏罗山(现译为汝拉山)地层研究而命名。白垩纪——按英吉利海峡两岸主要由白垩土地层构成而命名。详细划分地层系统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及其间的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宇”、“界”、“系”、“统”分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隐生宇(现已该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和显生宇。地质年代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隐生宙(现已该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和显生宙。太古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太古宙)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元古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元古宙)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显生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显生宙)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界)显生宇的第一个界。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古生代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

  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寒武系)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寒武纪)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奥陶系)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奥陶纪)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奥陶纪由英国威尔士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志留系)古生界的第三个系。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志留纪)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泥盆系)古生界的第四个系。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泥盆纪)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石炭系)古生界的第五个系。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石炭纪)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二叠系)古生界的第六个系。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二叠纪)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中生界)显生宇的第二个界。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三叠系)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三叠纪)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侏罗系)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侏罗纪)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白垩系)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白垩纪)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新生界)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

  纪。约从6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古近系)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古近纪)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新近系)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新近纪)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第四系)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第四纪)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篇三: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博士副研究员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北京100050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萌芽计划资助关键词现生鸟类起源辐射演化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古生物学研究表明现生鸟类的最早出现是在古新世而爆发性辐射演化发生在新生代早期现生鸟类纪与第三纪之交绝灭事件发生之后的幸存类群近来今鸟类的新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现生鸟类起源于新生代的推论新生代早期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鸟类的分类已被清晰地归入到现生鸟类中并且现生鸟类传统的目科类型在早期已经出现并确立因此通过研究中生代新生代鸟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鸟类的早期辐射演化和多样性的历史同时也够阐明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现生鸟类全世界共分布有980多种属于三个总目古颗总目平胸总目和楔翼总目企鹅目包括的鸟类种类较少古颗总目主要以大型鸵鸟和小型无翼鸟类为主是典型的走禽类成员

  鸟类的起源

  摘要:树有根,水有源,同样,鸟类也有它的起源。和其他生物的发展和进程相类似,鸟类也是则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现代,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化而来的。鸟类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多个假说和激烈的争论,出土许多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为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

  关键词:鸟类起源;化石;兽脚类恐龙;带羽恐龙;

  0引言

  鸟类是生物界中最具特色的动物之一,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区别于其他类群的生物.鸟类具有羽毛、前肢特化成翼、中空的骨骼、角质嚎、叉骨、龙骨突的胸骨、尾宗骨、对握状的脚趾等,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长期以来,鸟类起源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家们研究的热门领域,支持不同假说的学派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因受化石材料缺乏化石年代问题的影响,鸟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无解之谜,困扰着人们长达100多年.近二十年来,辽西热河生物群陆续发现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和早期鸟类化石,使鸟类起源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鸟类起源之谜逐渐被揭开,大量的化石为鸟类由兽脚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1鸟类起源假说

  多年来,对鸟类的起源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这些假说现今主要集中在两大学派,即槽齿类起源说和兽脚类起源说.

  1.1槽齿类起源说

  1913年,最早由南非著名古生物学家布鲁姆提出槽齿类起源说.他认为,早三叠世的槽齿类爬行动物派克鳄是鸟类和恐龙的共同祖先,鸟类是由槽齿类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槽齿类是原始爬行动物主干出龙类于早三叠纪分异出的一支,这一支系是许多爬行动物如恐龙、翼龙、鳄鱼等的原祖,其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头骨具槽齿团.最早的槽齿类中的假鳄类,有的体型纤细,骨骼具空腔气窦,头骨具有双颗孔,有眶前孔和下领孔、槽齿等,这些都与始祖鸟有相似之处,所以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1926年,丹麦一位对古生物学有爱好的医生U·赫尔曼对派克鳄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和描述,并与德国始祖鸟做了比较,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鸟的起源》,相信鸟类起源于槽齿类爬行动物.

  槽齿类起源假说长期以来一直被许多学者所推崇,包括我国著名古鸟类专家侯连海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生物系主任费杜西亚.但一些似鸟的假鳄类如派克鳄均产生于三叠纪,与始祖鸟化石间隔了5000多万年,至今尚未发现从晚三叠纪至晚侏罗纪的化石.由于时间跨度大,缺少中间环节,所以说这一假说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

  1.2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

  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认为,鸟类起源于晰臀类恐龙的后代兽脚类恐龙.这是一类小型的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颈长而灵活,骨骼轻便具有空腔,属兽脚类恐龙中的虚古龙类.这是1868年英国著名科学家T"H赫青黎博士在始祖鸟化石发现几年之后第一次提出来的,他认为鸟类和恐龙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一假说在19世纪末占优势,20世纪初逐渐衰落遭到冷遇,几乎被槽齿类起源假说所淹没.直到一个世纪后的1970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奥斯特隆博士通过对北美的小型兽脚类恐龙恐爪龙和始祖鸟的对比研究,

  发现二者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于是他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认为鸟类和恐龙不仅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鸟类就是由某种小型兽脚类恐龙直接进化而来.

  众所周知,恐龙和鸟类都产羊膜卵,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羊膜动物,鸟类一般每次产一枚卵,而且鸟类具有孵卵的繁殖行为,恐龙是爬行动物,一般是每次产多枚卵,而且主要是靠太阳温度进行孵化.古生物学家在近年的化石研究中发现,在蒙古和美国某些恐龙有别于其他爬行动物,它们不像绝大多数爬行动物那样一次产多枚卵,而是和鸟类一样每次只产一枚.中美两国学者通过研究窃蛋龙化石时还发现,这类恐龙的卵也不是像爬行动物那样靠外界温度孵化,而和鸟类一样具有孵卵行为川.一系列的化石证据说明,鸟类和恐龙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2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各种恐龙和早期鸟类化石为这一假说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可以说,鸟类恐龙起源说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但还是有一些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如果鸟类起源于恐龙,那么和鸟类关系很近的恐龙身上应该有羽毛或类似羽毛的结构.但由于类似的恐龙化石一直没有发现,所以反对者仍持质疑的态度.

  1996年后,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为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充分且直接的证据.

  中华龙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长“羽毛”的恐龙川:大小如鸡,牙齿锐利具有锯齿;尾巴特长,由50多节尾椎组成;前肢短小,具有三指;后肢长而粗壮.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只典型的小型兽脚类恐龙,但它的身上发育了原始羽毛—很短的纤维状皮肤衍生物.这种原始羽毛使中华龙鸟具有了重要的科学价值,中华龙鸟既保存了小型兽脚类

  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发展了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重要特征将恐龙和鸟类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中华龙鸟产出地层及显示的特征进行分析,它距今大约1.3亿年前,属白玺纪早期.原始祖鸟和尾羽龙类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具有绒羽、尾羽和飞羽的生物,前肢很短而且羽毛呈对称状,这些特征表明这种动物还不能飞行,强壮的后肢说明这种动物应该是陆地奔跑型.

  小盗龙在许多特征上和早期鸟类非常相似,有四个翅,会爬树,对鸟类飞行起源的滑翔说是一个有力的证据.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复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驰龙类恐龙骨骼形态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龙鸟为代表的驰龙类,其头后骨骼形态特征己具备许多早期鸟类头骨的特征,是最早发现拥有类似鸟类肩带、骨盆与后肢的恐龙之一,前肢结构己经产生适应飞翔的变化,具备拍打飞翔的能力.中国龙鸟的发现,支持了鸟类飞行的“从地面起飞”理论.这可以说明,不同的近鸟类恐龙同时发展出“从地面起飞”与“从树上滑翔”的演化模式,并各自拥有相对应的生活方式.

  应该说,热河生物群这些带羽毛的恐龙,己经有力地支持了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说,但随之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质疑.至今己知最早的鸟类,是距今约1.5亿年的“始祖鸟”,而这些带毛的恐龙化石都是距今1.2亿一1.3亿年白玺纪时代的化石,都比始祖鸟晚.质疑者认为,要是鸟类是由这些带毛的兽脚类恐龙进化来的,那应该会有很多与鸟类有亲缘关系且比1.5亿年前的始祖鸟早的恐龙化石出现.可是,在世界范围内,当时比始祖鸟早的侏罗纪时代的似鸟类恐龙化石没有出现.所以,国内外很多学者再次对鸟类恐龙起源说提出质疑.

  赫氏近鸟龙又叫近鸟,是一种小型带羽毛的恐龙,2009年由恐龙专家徐星根据一件

  不完整的头后骼标本命名的.这一新发现的近鸟化石骨架上,羽毛印痕清晰,不仅在其前、后肢和尾部布满飞羽,而且趾骨上也长有羽毛,这种完全被羽的特征在己灭绝的动物中应该是首次出现的.这是迄今己知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恐龙,距今约1.6亿年,所以它要比“中华龙鸟”的时代早约2000^3000万年,比始祖鸟的时代早约1000万年.专家认为,这是与鸟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物种.和始祖鸟相比,近鸟飞羽小,羽轴纤细,羽片对称,这些都说明近鸟比较原始,还不适于飞行;小腿长,这是适于奔跑的特征,但在奔跑型动物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后肢长满羽毛的动物.

  所以说,近鸟应该是比始祖鸟原始,处于恐龙和始祖鸟中间的一个物种.近鸟在从恐龙进化到鸟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侏罗纪一度没有带毛恐龙记录的空白,为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的证据.

  3结语

  辽西热河生物群出土的大量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和早期鸟类化石的研究,无论从骨骼结构、羽毛特征、化石年代上都填补了鸟类起源研究的空白,充分证明了鸟类是由兽脚类恐龙起源进化来的.

  参考文献

  [1]张玉光.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J].自然杂志,2007,01:45-48.

  [2]季强,姬书安.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J].中国地

  质,1996,10:30-32.

  [3]周忠和.评《鸟类的起源与演化》[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7,02:154-158.

  [4]侯连海.鸟类的起源与恐龙[J].大自然,1997,05:14-15.

  [5]赵洪峰,雷富民.雀形目高级阶元分类与起源研究概况[J].动物分类学

  报,2004,02:188-193.

  [6]王敏,周忠和.简说羽毛化石的研究[J].自然杂志,2011,02:112-116+128.

  [7]张朝辉.带羽毛的恐龙与鸟类的起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1,04:106-108.

  [8]周忠和,张福成.辽西早白垩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J].科学通

  报,2001,05:371-377.

  [9]徐星.鸟类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J].科学,2002,02:33-34+2.

  [10]季强.中华神州鸟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J].中国地质,2002,03:335-336.

  [11]季强.鸟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起源与演化[J].江苏地质,2002,04:193-199.

  [12]张玉光.始祖鸟与鸟类起源[J].自然杂志,2009,01:20-26.

  [13]徐星.鸟类起源的研究获突破性进展[J].化石,2015,01:8-11.

  [14]宋元利.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孔子鸟化石及其羽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5]李金花.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huxleyi)后肢及腰带的形态学描述及功能分析

  [D].沈阳师范大学,2013.

  [16]刘颖.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huxleyi)肩带和前肢的形态学描述及功能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3.

  [17]周忠和.鸟类起源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

  会:,2000:1.

  [18]李喜凤.鸡形目、鹤形目和雀形目七种鸟类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测定与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2.

  [19]徐慈根.中国出土早期鸟类化石的研究意义[J].中学生物学,2005,01:2-5.

  [20]侯连海,周忠和.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1999,13:1378-1383.

  [1]张玉光.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J].自然杂志,2007,01:45-48.

  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张玉光

  博士,副研究员,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北京100050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萌芽计划资助

  关键词现生鸟类起源辐射演化

  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古生物学研究表明,现生鸟类的最早出现是在古新世,而爆发性辐射演化发生在新生代早期现生鸟类是白at纪与第三纪之交绝灭事件发生之后的幸存类群,近来今鸟类的新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现生鸟类起源于新生代的推论新生代早期(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鸟类的分类已被清晰地归入到现生鸟类中,并且现生鸟类传统的“目”“科”类型在早期已经出现并确立因此,通过研究中生代新生代鸟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鸟类的早期辐射演化和多样性的历史,同时也够阐明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现生鸟类全世界共分布有980()多种,属于三个总目古颗总目(平胸总目)和楔翼总目(企鹅目)包括的鸟类种类较少,古颗总目主要以大型鸵鸟和小型无翼鸟类为主,是典型的走禽类成员;楔翼总目只含1目1科,以单一的企鹅类组成为特点;今颗总目(突胸总目)则是最繁盛的一大类,约含850()多种,包括了现生鸟类绝大多数类型,而其中的雀形目约占590()余种,是鸣禽类集中分布所在!1,大量的现生鸟类各自适应辐射到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形成自然界“鸟语花香”的和谐局面

  从“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现生鸟类

  [2]季强,姬书安.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J].中国质,1996,10:30-32.

  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

  季强姬书安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生命发展史中若干有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始终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尤其是古生物学家,密切关注及研究的热点。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晚侏罗世灰岩中始祖鸟(Archaeopteryxlithographica)的建立,不仅为鸟类起源于爬行类提供了化石依据,而且一直被作为鸟类的祖先而倍受重视。90年代中期,我国辽宁西部中生代原始鸟类化石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sanctus)的发现(侯连海,周忠和,顾玉才,张和,1995),打破了德国在这个

  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通过对几十件孔子鸟标本的观察,并与始祖鸟进行对比研究后,我们认为,孔子鸟较始祖鸟进步,在地质时代上较始祖鸟也稍晚,因而不可能是鸟类的祖先类型。然而,我国辽西地区产圣贤孔子鸟的地层之下为厚达千余米的陆相地层,很有希望在这些地层中发现更早的真正的鸟类祖先类型。

  基于以上认识,寻找更为原始的鸟类化石一直是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方向之一。有幸的是,1996年8月,我们终于在辽宁西部北票上园乡义县组底部第一层凝灰岩下部获得了一件珍稀鸟类化石标本,其层位低于产孔子鸟的地层。该化石所具有的原始特征表明它是目前已知全球最原始的鸟类,是鸟类的真正真祖。这是鸟类化石研究历史中唯一可与德国始祖鸟相提并论的重大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一、标本记述

  鸟纲AvesLinnaeus,1758

  [3]周忠和.评《鸟类的起源与演化》[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7,02:154-158.

  评《鸟类的起源与演化》

  (TheOriginandEvolutionofBirds,byAlanFeducria,1996.NewHavenandLondon.

  432pp.534illus.YaleUniversityPress、55.)

  一部新书问世,读者的反应可能褒贬不一,而当书中又恰好涉及众多争论不休

  的问题时,情况便注定如此最近,耶鲁大学出版的《鸟类的起源l一口演化》一书,

  涉及到或许是目前古脊椎动物学中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即鸟类究竟是直接起源于

  地面奔跑的恐龙还是来自与恐龙共同的祖先—小型的槽齿类爬行动物?就飞行起源而论,是由地面升腾向[还是由树上滑翔而下?一方面,本书刚一问世便已赢得一片赞誉,有位鸟类学家竟声称此书在许多方面完全可以和G.G.Simpson及A.S.Romer的最重要著作相提并论;另一方面,持相反看法的人则立刻对该书提出尖锐的批评。

  本书作者费多希尔(AlanFedu6cia)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讲座教授(S.K.HeningerProfessor),已发表的一百余篇著作(包括十本专著和五本专刊)涉及鸟

  类及其它脊椎动物的演化、胚胎学、比较形态学及进化系统生物学等广泛领域。其

  中,1980年哈佛大学出版的《鸟类时代》(TheAgeofBirds)不仅是获奖之书,而

  且一直受到国际鸟类同行的广泛赞扬和引用。新书继承了《鸟类时代》的基本框

  架,然而在篇幅、内容及深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该书概括了近一十五年来

  古鸟类及进化领域所取得的所有重要成果。既有前一本书的成功经验,又具最新

  [4]侯连海.鸟类的起源与恐龙[J].大自然,1997,05:14-15.

  鸟类的起源与恐龙

  侯连海

  关于鸟类起源的争论,持续了一百多年之久,由于可依赖的论据没有突破性的进展,90年代初稍微平静了下来。然而石破天惊,近几年中国北方,尤其辽西地区相继发现了中国鸟、华夏鸟和朝阳鸟等大批早白坚世鸟类化石,特别是自1994年以来在朝阳北票地区晚侏罗世义县组底部发现了以孔子鸟为代表的原始鸟类群,使刚刚平静下来的鸟类起源争论烽火再起,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1996年带“毛”的小恐龙—中华龙鸟在孔子鸟同一产地相同层位的出现,给这一争论火上加油,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

  目前鸟类起源的学说,主要有两派,一是早期的初龙类(包括槽齿类中的假鳄类)起源说:槽齿类是最早的两大支系爬行动物之一,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2亿3千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三叠世。在槽齿类爬行动物中有一被认为是主干类群的假鳄类,有人认

  为假鳄类是鳄类和鸟类的共同祖先。

  另一种意见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是赫青黎(1864,1867)提出来的,根据与始祖鸟同一产地出现的美领龙的构造,他坚信鸟类是由“晰形爬行动物”衍生出来的。这一理论受到许多科学家的支持。的确,从表面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列举鸟类与恐龙许多相似之处,诸如骨骼中空和构造轻巧;颈椎较长,荐椎超过3个;肩脚骨长而较窄;腰带各骨伸长;胫骨近端外侧有一脊与胖骨相连;排骨比胫骨细长等。其实这些特征在恐龙的祖先类型中已有部分出现。

  恐龙依其腰带形态的差异而分成两大类群:晰臀目和鸟臀目。人们曾对

  [5]赵洪峰,雷富民.雀形目高级阶元分类与起源研究概况[J].动物分类学

  报,2004,02:188-193.

  雀形目高级阶元分类与起源研究概况

  赵洪峰雷富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对雀形目鸟类高级阶元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经典分类与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的分类系统在高级阶元(总科)有较大差异,但科级的分类基本一致。在雀形目鸟类起源研究方面,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认为其起源于劳亚古陆;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则认为其起源于冈瓦纳古陆。由于化石的证据与“分子钟”的推测年代相差较大,因此对雀形目鸟类的起源还存在争议,但是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冈瓦纳起源”假说。关键词雀形目鸟类,高级阶元,系统发育,起源,冈瓦纳古陆.

  中图分类号切51.3

  雀形目Passeriformes是现生鸟类最大的一个类群,有5700多种,占全世界已知鸟类种数(约9800种)的近60%(Sibley&Ahlquist,1990;郑光美,2002),雀形目鸟类的起源与系统发育一直是鸟类系统学研究热点。尤其近20年来,由于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出现,在雀形目的系统发育和起源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本文就两方面的研究进行比较,重点介绍新的理论,为在国内开展高级阶元鸟类系统发育和起源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1雀形目高级阶元系统发育研究

  许多学者认为雀形目是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

  [6]王敏,周忠和.简说羽毛化石的研究[J].自然杂志,2011,02:112-116+128.

  简说羽毛化石的研究

  王敏①周忠和②

  惬顶贞士,夏时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关键词鸟类羽毛带毛恐龙热河生物群羽毛的演化

  自第一枚始祖鸟化石发现以来,鸟类的起源与演化成为了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鸟类的起源问题涉及了恐龙以及早期鸟类的形态结构、飞行以及羽毛等多方面内容。在早白至世热河生物群以及相邻地区侏罗纪地层发现的许多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中生代的鸟类化石,为鸟类的恐龙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并且使我们对羽毛的起源和演

  化有了较丰富的认识笔者主要介绍了带毛恐龙的羽毛化石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发育生物学,讨论了关于羽毛的发育和演化问题

  鸟类是现存爬行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包括3个总目,900()多种独特的身体结构,旺盛的辛斤阵不+=伯汗夭n飞夕干台终石邦日书包习盆击j俘了广怀的士进屯不肯存,关于它的起源、演化过程我们知道的并不多近年来,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的带毛恐龙,以及中生代的鸟类化石,保存了很多羽毛或类似羽毛的化石,结合鸟

  [7]张朝辉.带羽毛的恐龙与鸟类的起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1,04:106-108.

  带羽毛的恐龙与鸟类的起源

  张朝辉

  (朝阳师专,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鸟类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多个假说和激烈的争论,近年来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出土的许多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化石,为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

  关键词:兽脚类恐龙;带羽毛的恐龙;鸟类起源热河生物群;化石;

  中图分类号:Q9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688(2011)0}-0106-03

  U引言

  鸟类是生物界中最具特色的动物之一,它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区别于其他类群的生物.鸟类具有羽毛、前肢特化成翼、中空的骨骼、角质嚎、叉骨、龙骨突的胸骨、尾宗骨、对握状的脚趾等,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Ci7.长期以来,鸟类起源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家们研究的热门领域,支持不同假说的学派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因受化石材料缺乏化石年代问题的影响,鸟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无解之谜,困扰着人们长达100多年.近二十年来,辽西热河生物群陆续发现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和早期鸟类化石,使鸟类起源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鸟类起源之谜逐渐被揭开,大量的化石为鸟类由兽脚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8]周忠和,张福成.辽西早白垩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J].科学通

  报,2001,05:371-377.

  辽西早白奎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

  周忠和张福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E-mail:****************)

  摘要报道发现于辽宁省的两种新的中生代今鸟亚纲的鸟类化石:马氏燕鸟(Yanornismartinigen.etsp.nov.)和葛氏义县鸟(Yixianornisgrabauigen.etsp.nov.).它们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里世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形态特征上,这两种鸟类较今鸟亚纲的辽宁鸟进步,与另外两种今鸟朝阳鸟和松岭鸟比较接近.与早白玺世的其他鸟类,如孔子鸟、辽西鸟和始反鸟等相比,这两种新鸟具有显著进步的特点,具备和现代鸟类相似的、很强的飞行能力,与义县鸟和朝阳鸟相比,燕鸟个体较大,头骨显著伸长;它还具有相对较长的前肢.今鸟亚纲化石新的发现表明,在早白里世,无论是与现代鸟类关系较远的反鸟亚纲,还是包括现代鸟类共同祖先在内的今鸟亚纲的辐射和分异都已十分显著,与始祖鸟、孔子鸟和反鸟亚纲不同,燕鸟与义县鸟在飞行结构上和现生鸟类已没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在其他一些结构上,这两种鸟类仍然保留一些原始的特征,如上、下领骨具有牙齿,较发育的指爪,以及耻骨的远端联合等,这表明现生鸟类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还要在更晚的时期才开始出现.

  关键词今鸟亚纲起源辐射九佛堂组燕鸟义县鸟

  [9]徐星.鸟类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J].科学,2002,02:33-34+2.

  鸟类起源研究8}最新进展

  .徐星

  鸟类起源的研究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由于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复活和兴起,这一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上个世纪末期以来,我国辽西地区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一次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为我们了解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信息,使得鸟类恐龙起源说建立在了更加坚实的化石证据的基础上。最近,辽西的恐龙新发现再次引起了各国古生物学家的关注。

  一般认为,鸟类是由某种手盗龙类(maniraptorians)恐龙演化而来。手盗龙类是兽脚类恐龙中的一支,主要包括驰龙类、窃蛋龙类、镰刀龙类和伤齿龙类等几大类群。前三大类群的代表已经在我国辽西地区有所发现,其中包括属于驰龙类的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和小盗龙(Microraptor),属于窃蛋龙类的尾羽龙(Caudipteryx),以及属于镰刀龙类的北类和驰龙类及鸟类的一个缺失环节,为我们理解鸟类起源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鸟类起源的研究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人们对于这一演化事件的发生和过程仍然所知甚少。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某种类似驰龙类的小型恐龙,但也有不少人把伤齿龙类作为和鸟类关系最近的类群,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假说。相对而言,驰龙类的头后骨骼形态和鸟类更为接近,而伤齿龙类的脑颅形态则非常近似早期鸟类。另外,其他一些恐龙类群也具有许多鸟类特征,比如属于窃蛋龙类中

  的尾羽龙的一些特征不同于其他恐龙,却和鸟类非常相似。这种奇特的特征分布使得恐

  [10]季强.中华神州鸟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J].中国地质,2002,03:335-336.

  中华神州鸟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季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提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鸟类起源研究的历史,论述了中华神州鸟的发现在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有力支持了鸟类的F7脚类恐龙起源假说”和佑地奔跑飞行起源假说”。

  关键词:鸟类起源;中华神州鸟;初鸟类;辽宁

  中图分类号:Y91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657}002>03-0335-02

  鸟类起源是国际科学界一直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其研究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就在达尔文}}'S9)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之后,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4860,1861)先后发现了始祖鸟的羽毛和骨骼化石。不过,在那时科学家们并没有意识到恐龙与鸟毛的恐龙一一中华龙鸟日。中华龙鸟的发现无疑给F7脚类恐龙起源”假说注入了新的活力,明显使国际科学界鸟类起源研究的天平’失去了平衡。中华龙鸟’的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我国引发了一场建国以来时间

  最长最激烈的自然科学争鸣。

  [11]季强.鸟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起源与演化[J].江苏地质,2002,04:193-199.

  鸟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起源与演化

  季强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摘要:鸟类是现生生物中最具特色的动物之一,以其发育了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区别于其他的现生生物,如羽毛、角质咏、中空的骨骼、叉骨、具龙骨突的胸骨、尾综骨、对握状的脚趾等等。长期来人们一直想知道鸟类究竟由哪一类生物演化发展而来。但苦于化石材料的贫乏,鸟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迷团,困扰我们长达140多年。通过回顾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上各种鸟类起源假说,指出随着中国辽西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等珍稀化石的发现,国际鸟类起源问题已基本上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鸟类是由恐龙变来的,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是长羽毛的“恐龙”。

  关键词:鸟类;起源;演化;恐龙;化石;辽西

  中图分类号:0915.865;0915.86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鸟类起源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初,即在伟大科学家达尔文出版他的巨著《物种起源》后的一年。1860年,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晚侏罗世泻湖相灰岩中发现了一件单根羽毛的尾椎组成的长尾巴等特征都是始祖鸟的近祖(爬行类)性状;

  身上长有羽毛(羽毛已有分化,如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体羽、尾羽等),耻骨后向伸展,锁骨愈合成叉骨,第三掌骨已开始与腕骨愈合,拇趾与其他三趾对生等特征是始祖鸟的近裔(鸟类)性状。在当

  [12]张玉光.始祖鸟与鸟类起源[J].自然杂志,2009,01:20-26.

  始祖鸟与鸟类起源

  【作者】张玉光;

  【Author】ZHANGYu-guangAssociateProfessor,DepartmentofPaleontology,BeijingNaturalHistoryMuseum,Beijing100050,China

  【机构】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室;

  【摘要】自19世纪60年代年发现了首件始祖鸟化石标本后,有关鸟类的起源的研究已经历时150多年了。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这个问题一直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难点。自从鸟类和兽脚类恐龙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在1868年得到赫胥黎和其他的古生物学家的首次公认以来,鸟类的恐龙起源便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带羽毛恐龙的发现,对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证据。这里叙述了始祖鸟发现的历史,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争议,讨论了始祖鸟的归属问题,并且

  分析了始祖鸟的行为功能。最后,就鸟类的起源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作了简单的分

  析。更多还原

  【关键词】始祖鸟;收藏;恐龙与鸟;鸟类起源;

  [13]徐星.鸟类起源的研究获突破性进展[J].化石,2015,01:8-11.

  鸟类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

  徐星

  鸟类起源的研究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由于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复活和兴起,这一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上个世纪末期以来,我国辽西地区带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一次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为我们了解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信息,使得鸟类恐龙起源说建立在了更加坚实的化石证据的基础上。最近,辽西的恐龙新发现再次引起了各国古生物学家的关注。

  一般认为,鸟类是由某种手盗龙类(maniraptorians)恐龙演化而来。手盗龙类是兽脚类恐龙中的一支,主要包括驰龙类、窃蛋龙类、镰刀龙类和伤齿龙类等几大类群。前三大类群的代表已经在我国辽西地区有所发现,其中包括属于驰龙类的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和小咨龙(Microraotor).属于窃蛋类和驰龙类及鸟类的一个缺失环节,为我们理解鸟类起源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鸟类起源的研究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人们对于这一演化事件的发生和过程仍然所知甚少。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某种类似驰龙类的小型恐龙,但也有不少人把伤齿龙类作为和鸟类关系最近的类群,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假说。相对而言,驰龙类的头后骨骼形态和鸟类更为接近,而伤齿龙类的脑颅形态则非常近似早期鸟类。另外,其他一些恐龙类群也具有许多鸟类特征,比如属于窃蛋龙类中的尾羽龙的一些特征不同于其他恐龙,却和鸟类非常相似。这种奇特的特征分布使得恐

  [14]宋元利.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孔子鸟化石及其羽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孔子鸟化石及其羽毛的研究

  宋元利;申洪源;张祖陆;

  山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14,硕士

  【摘要】孔子鸟属于比较原始的鸟类,在早期鸟类的起源与演化中也处于较早的阶段。孔子鸟具有一些比较原始的形态特征,如前肢具有发育的指爪、保留有爬行动物特有的眶后骨、龙骨突不发育等;同时孔子鸟的牙齿已经退化,是最早出现角质喙的鸟类。鲜明的原始特征与显著进步特征的并存,使得孔子鸟从发现之初就成为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发现的孔子鸟化石已有数千件,包括了10个属种,其中川州孔子鸟与孙氏孔子鸟现已被普遍认为是圣贤孔子鸟的同物异名。孔子鸟生存在早白垩世时期,生存的时间跨度长达1000多万年,这在所有原始鸟类中是非常罕见的。有关孔子鸟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古鸟类研究的各个方面,而其中以骨骼形态的描述最多,也最详细。大量孔子鸟化石标本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鸟类的起源与演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的化石主要来自天宇自然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孔子鸟化石有600多件,其中有很多标本的骨骼形态保存的非常清晰,并且一些标本保存有精美的羽毛。通过对这些孔子鸟化石标本的仔细观察,选取了其中几件代表性的化石标本,对这些化石的骨骼与羽毛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对孔子鸟化石标本(13-32)骨骼形态的研究,判定它应该属于圣贤孔子【关键词】早白垩世;基干鸟类;孔子鸟;羽毛;骨骼形态学;

  [15]李金花.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huxleyi)后肢及腰带的形态学描述及功能分析

  [D].沈阳师范大学,2013.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huxleyi)后肢及腰带的形态学描述及

  功能分析

  李金花,沈阳师范大学,硕士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辽宁西部及其邻近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地层中大量带羽毛兽脚类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的发现,不仅为“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为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是,它们生活的时代比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德国“始祖鸟”的时代晚,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比始祖鸟时代更早的地层中的近鸟类恐龙化石记录也非常匮乏,这成为“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反对者对该假说提出争议的最后依据主要——“时间倒置”论。2009年辽西建昌中晚侏罗世地层中“赫氏近鸟龙

  [16]刘颖.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huxleyi)肩带和前肢的形态学描述及功能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3.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hUxleyi)肩带和前肢的

  详细形态学描述及功能分析

  中文摘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辽宁西部及其邻近地区中生代早白至世“热河生物群”中大量带羽毛近鸟类兽脚类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的发现,不仅为“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为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但它们生活的时代比世界上己知最早的鸟类一一德国“始祖鸟”的时代晚;同时,在世界范围内较始祖鸟更古老的地层中所发现的近鸟类恐龙化石记录又非常医乏。这些成为“鸟类恐龙起源假说”的反对者对该假说的最后质疑。2009年“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huxleyi”的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在鸟类起源研究上存在的鸟类化石证据早于近鸟恐龙化石证据的“时间倒置”问题,使有关“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争议最终得以平息。“赫氏近鸟龙”的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和飞行演化初期曾经历了“四翼阶段”的假说。由于“赫氏近鸟龙”在鸟类起源和鸟类飞行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一个形态与功能的详细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始祖鸟”的比较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对“赫氏近鸟龙”的肩带和前肢进行了详细的形态观察与描述;并与始祖鸟、驰龙类、伤齿龙类以及其它原始鸟类和现生鸟类等的肩带和前肢进行了比较;依据己有的研究对肩带和前肢可能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对其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数量进行了修

  [17]周忠和.鸟类起源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

  会:,2000:1.

  鸟类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教授谢维扬

  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研究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理论问题研究取得突破,这是从事这项研究的许多学者共同认识到的。笔者在15年前出版的《中国早期国家》一书用很大篇幅讨论与中国国家起源和早期国家问题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曾引起关注。但这方面所要解决的问题还非常多,对于已经讨论过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如何理解中国个案对人类学中某些理论模型的适用性问题,学者的意见还很不一致。其中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对酋邦模式的意义应怎样看待。在这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有少数研究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依据不足的分析和结论性意见,对于准确认识酋邦概念和有关理论的意义似乎并没有帮助,也没有准确把握整个研究所应针对的问题的实质,甚至在某些问题中形成认识上的某种混乱。笔者认为在当前对中国国家起源和早期国家研究的理论问题的探讨中,准确了解学术史上有关的理论研究的真实情况,以及有关的概念或理论的真实内容,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探讨对于推进中国个案的研究而言,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本文拟就此问题,结合近年来看到的一些研究情况谈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一、国际学术界关于酋邦分布问题研究的情况及这一问题的学术意义

  酋邦概念和相关理论为解释人类在前国家时期政治组织发展状况的问题提供了有用

  [18]李喜凤.鸡形目、鹤形目和雀形目七种鸟类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测定与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12.

  鸡形目、鹤形目和雀形目七种鸟类线粒体

  全基因组的测定与分析

  摘要相对于核基因组来说,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基因排列紧密、严格母系遗传、进化速率较快和无组织特异性等特点。近年来,线粒体DNA(mtDNA)己被作为重要的分子标记,应用于推断很多分类等级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中,我们通过

  LA-PCR和巢式PCR(nestedPCR)等技术克隆并测序了黄腹角雄(Tragopahcaboti)、蓝马鸡(Crossoptilouauritum)、环颈雄(Phasiauuscolchicu小红点颇(Lusciuiacalliope)、白腹姬}}-}(Cyahoptilacyahomelaha)、白眉姬}}.}(Ficedulazauthopygia)和红骨顶(Galliuulachloropu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基于获得的新数据,我们探讨了如下五个问题:(1)鸡形目(Galli#ormes)黄腹角雄、蓝马鸡和环颈雄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2)雀形目(Passeri#ormes)红点颇、白腹姬鹅和白眉姬鹅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3)鹤形目(Grui#ormes)红骨顶线粒体基因组特征;(4)鸡形目鸟类系统发育分析;(5)鸡

  形目鸟类分歧时间的研究。

  1.黄腹角雄、蓝马鸡和环颈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分析结果:黄腹角雄、蓝马鸡和环颈雄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16,727bp,16,687bp和16,692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个非编码控制区;黄腹角雄、蓝马鸡和环颈雄的uad3基因的第174位点存在一个额外插入的“C";黄腹角雄、蓝马鸡和环颈雄的控制区长度分别为1,177bp,1,146bp和1,147bp,可分为3

  [19]徐慈根.中国出土早期鸟类化石的研究意义[J].中学生物学,2005,01:2-5.

  中国出土早期鸟类化石的研究意义

  徐慈根(上海市彭浦初级中学200435)

  摘要我国近年来出土了大量中生代鸟类化石,有甘肃鸟、孔子鸟、原始热河鸟等。鸟类起源和演化历程的研究中心正逐渐转向中国。始祖鸟不是鸟类进化的主干,关于鸟类起源的学说很多,可能起源于初龙类或是恐龙等爬行动物,但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

  关键词鸟类化石起源进化

  中图分类号0911.2文献标识码A

  研究鸟类起源和进化历程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但自从1861年德国巴伐利亚州索络霍芬地区石灰岩地层中首次出土始祖鸟(Archaeopteryxlathographaca)化石之后100多年时间中(除了以后陆续发现了几个同为始祖鸟的化石外)没有重要的鸟类化石被寻找发掘出来供研究之用,使得始祖鸟成为研究鸟类起源最主要的依据和途径,占据鸟类起源和进化研究的中心地位。始祖鸟化石的出土为达尔文进化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并且就在始祖鸟出土的同一地区,几年以后又有一些小型兽脚类恐龙美领龙

  (Compsognathus)的化石被发掘出来,这些恐龙的大特征。1990年在内蒙古阿托克旗的早白噩纪地层中出土了阿托克鸟(Otogornas)化石;1993年在河北省的丰宁地区找到中生代早期鸟类冀北鸟(Jabeanaa)化石;此后还在不同地区找到一些中生代鸟类的羽毛化石,这些填补了鸟类进化历程中的辐射发展的部分空白。

  1989年,在我国辽西朝阳地区一个名叫波罗赤的小镇附近地层中发掘出中生代鸟类化石,在稍后几年中我国北方尤其是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距今一亿多年前的早期鸟类化

  [20]侯连海,周忠和.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1999,13:1378-1383.

  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

  侯连海周忠

  (①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办aturalHistoryMuse}nandDepaxtrnentofL,colo}andL,volutionaryBiology,CniversityofKansas.L}nvrencz,KS6045,CSA)摘要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大量中生代鸟类及研究成果填补了鸟类进化研究

  的许多空白.孔子鸟类群的出现,将鸟类起源的历史向前大大推移,辽宁鸟的研究证明鸟类从爬行动物分出不久即分为两大支系向前演化.中国中生代鸟类的形态特征支持鸟类

  飞行树栖起源理论.中华龙鸟系小型兽脚类恐龙.尾羽鸟与原始祖鸟,如确为带羽毛的恐龙,将为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提供最直接、重要的证据.

  关键词中生代鸟类鸟类起源飞行起源

  我国近年来大量发现的、产自陆相中生代地层的鸟类化石l1l,在国际上引起了大的反响,被一些学者誉为本世纪脊椎动物化石研究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中国发现的早期鸟

  类化石,不仅为探索鸟类及其飞行起源提供了极珍贵的证据,而且填补了鸟类演化历史

  研究中的若干空白.本文旨在简要回顾近年来,古鸟类学领域发生的重要变化,并侧重介绍我国早期鸟类研究的现状、成果及意义.

  1历史的回顾

  我国鸟类化石的研究,虽然自上个世纪末就已开始,但至本世纪30年代以前全为外国人考察和研究,如Eashnan(1895)发表石”,Anderson(1923),Schlosser(1924),Bou州1928)和Lowe(1931)分别到我国北方新生代地层进行考察并报道了鸟类化石.其中记述

篇四: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甘肃鸟.龙变鸟.古盗鸟

  一般人只知道漫漫丝绸古道有数不尽的人文景观,殊不知一个又一个引起轰动的古生物化石,在人们面前展示出另一个神奇世界。仅在甘肃境内,就有黄河古象,世界上行走距离最长的恐龙足迹(永靖),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政)等。

  最近10年里,没有哪个古生物学分支像鸟类和恐龙化石的研究进展得这么快,争论得这样大,媒体炒作得这么欢。新材料、新论著不断地涌现出来,使得传统教科书上的观点几乎过时了。美国古鸟类学家L.马丁(Martin)认为:“我们对早期鸟类演化的了解,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最近5年中———它们的出现改写了鸟类进化的历史。”

  追溯历史,中国鸟类化石的研究始于1895年,但在1932年以前均为外国学者所报道,这实际是一种半殖民地性质的掠夺———他们把采集的化石全部带到了国外。1932年,首次由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报道了北京周口店一件白肩雕头骨化石,其后他又多次报道了鸵鸟蛋化石。这几件化石发现在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地层中。

  直到1981年中国才发现了第一块中生代的鸟化石。1984年发表了它的研究报告,定名为甘肃鸟。这一化石为在中国采集早

  1/12

  期鸟类化石带来了希望。这件中国第一鸟化石,是由故去的刘智成等发现于甘肃省玉门昌马早白垩纪(距今约1.2亿年)的地层中。

  甘肃鸟化石保存有一较完整的左后下肢骨骼化石,带有全部趾骨和爪,第Ⅳ趾加长,呈自然状态连在一起,这是现代生活在岸边的水禽所具有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这一早期鸟类,一方面显示出与现生鸟类相似的进步性质,另一方面还残存着某些原始构造,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显示出早期鸟类进化阶段中的一个代表类型,与以往国外发现的材料明显不同,因此,建立了新的目、科、属种:甘肃鸟目;甘肃鸟科;目前科中仅有一属,甘肃鸟属;属型种,玉门甘肃鸟(新种)。估计甘肃鸟可能有如鱼鸟那样的牙齿和头型。

  在玉门昌马发现中生代早期的甘肃鸟,是我国第一件中生代鸟类化石,为当时陆相地层中最早的鸟类,它是世界上水鸟或者滨岸鸟的最早化石代表之一。它启示我们生活在岸边的水鸟适应性辐射开始得比较早。从对甘肃鸟化石及相伴生的动、植物群的性质和岩性分析来看,在白垩纪早期,昌马地区气候湿热,湖水荡漾,岸边植物丛生,水中鱼类、甲壳类繁盛,这就为鸟类的栖息、繁衍准备了充足的条件。1996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古鸟类学家菲多西亚(A.Feduccia),在他的《鸟类的起源和进化》一书中,第一次依据化石复原了甘肃鸟的生活图,可以看出甘肃

  2/12

  鸟的重要。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甘肃鸟化石尽管仅仅是下肢骨的一部

  分,在常人眼中无足轻重,但当时的一些科学家已预感到这将在鸟类进化,乃至古生物学领域爆发一场争论。人们的注意力已从海相沉积的始祖鸟转向陆相沉积的鸟类,目光也逐渐从西方转至东方,投向中国。

  发现甘肃鸟后又过了15年,1996年末到1997年春,世界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中国辽宁省朝阳地区发现的两种原始鸟类化石:孔子鸟和“中华龙鸟”。孔子鸟的研究者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类学家侯连海、周忠和等。他们认为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市四合屯的孔子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鸟化石,其形态特征和地质年代都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产的始祖鸟相近,地质时代是侏罗纪晚期,距今大约1.45亿年。

  孔子鸟公开后不久,一只被认为更原始的鸟———“中华龙鸟”,1996年9月2日见于媒体,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季强研究员指出,这一带“羽毛”的化石是一只原始的鸟,归于鸟纲,称它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鸟,是现代鸟类的真正鼻祖,鸟类是由恐龙进化的论点由此得到验证,季强认为“中华龙鸟”生存之时代较孔子鸟之时代要早,地质年代是侏罗纪晚期偏早阶段。

  事情并没有结束,1996年10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

  3/12

  刊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丕基研究员,在美国休斯顿召开的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第56届年会上公布了一只产自中国辽宁省的“带毛的恐龙”照片,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后经过证实,季强的“中华龙鸟”和陈丕基的“带毛的恐龙”,都来自辽宁省北票市的上园乡四合屯村。陈丕基研究员公布的“带毛的恐龙”实为“中华龙鸟”化石标本之正模,是同一个个体。当人们在采集化石的时候,经常是把这种岩石劈成两片,这样保存在岩石上的动物化石就会变成对称的两块,一块称为正模,另外一块称为负模。

  毫不夸张地说,“中华龙鸟”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精美保存着“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这一件(两块)79厘米长的未成年的个体,是1.25亿年前化石之珍品,也是掀起席卷全球的“龙鸟之争”的明星主角。

  但是科学发现并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龙变鸟”结论的成立也不是很快就被人们接受的。因为,无论是“中华龙鸟”还是后来发现的“意外北票龙”,它们身上发育的还只是一种细丝状的皮肤衍生物,和鸟类的羽毛还有很大差别。许多反对鸟类恐龙起源说的人并不承认它们的意义。一位反对鸟类恐龙起源说的学者这样说过:“如果谁能找到长着真正羽毛的恐龙,我将毫不犹豫地站在鸟类恐龙起源说一边!不过,我实在无法想象恐龙长着羽毛会是什么模样,因为对恐龙来说,长羽毛实在毫无意义!”

  4/12

  没有想到,“毫无意义”的事情确实发生了!1997年3月出版的《中国地质》杂志上,刊登了季强等撰写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始祖鸟类化石》的论文。对任何关心鸟类起源研究的人来说,仅仅这个题目就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稍有鸟类知识的人都知道,始祖鸟是世界公认的鸟类始祖。从它重见天日的时候起,就成了古生物学家们的宠儿,一直高高在上,无可匹敌。100多年来,除了发现于德国索伦霍芬的七件标本外,在世界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任何能够与它媲美的同类化石。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在德国之外发现类似的化石,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季强等在文章中这样评价他们这次命名的“原始祖鸟”:“原始祖鸟”和德国的始祖鸟相似,但骨骼更强壮,形态更原始;身体已经发育有真正的羽毛。“原始祖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原始祖鸟”大约有一只雄鹰那样大小,嘴里长着牙齿,生有长长的前肢和长长的后肢。大家也许还记得电影《侏罗纪公园》中那群小而凶猛的叫作迅猛龙的恐龙,“原始祖鸟”的总体形态和这种叫作迅猛龙的小恐龙非常相像。如果从形态研究的角度定义,“原始祖鸟”还不能算作鸟类。大家知道,鸟类是一类长着羽毛会在天空中飞翔的脊椎动物。包括始祖鸟在内的所有鸟类都符合这个定义。虽然有些鸟类,比如鸵鸟,并不会飞行,不过生物学家们也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鸵鸟的祖先是会飞翔的一类动物,它们是次生失去飞行能力的

  5/12

  一种鸟类。“原始祖鸟”的形态结构表明它并不会飞行,而且,从它的系统位置来看,它的祖先并不会飞翔,因此,把“原始祖鸟”归入鸟类是不妥当的。

  然而,“原始祖鸟”的最重要的科学意义恰恰就在于它不属于鸟类,却又长着羽毛。

  也许不仅普通人,即便是一些世界知名的古生物学家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一个恐龙长着真正的羽毛,这实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1998年,季强等与北美古生物学家合作在国际上报道了“原始祖鸟”的发现。在6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他们修订了季强在国内文章中出现的差错,给“原始祖鸟”重新定位。这次,他们把“原始祖鸟”归入兽脚类恐龙,而不是像最初鉴定的那样属于鸟类。不过,它的牙齿没有典型的肉食龙那样尖锐,它也没有驰龙那样独特的尾巴。在同一篇文章中,他们还报道了另外一种新的兽脚类恐龙———邹氏尾羽龙。

  “原始祖鸟”和尾羽龙的发现在生物学历史上第一次把羽毛的分布范围扩大到鸟类之外,表明羽毛发生在鸟类出现之前,羽毛不能再用来鉴定鸟类的特征。以后如果我们发现长羽毛的动物化石,必须仔细观察它的骨骼形态,才能确定它属于鸟类还是肉食恐龙,因为,长羽毛未必就是鸟类,它有可能是一个长着羽毛,栖息于地面上的肉食恐龙。

  6/12

  随着中华龙鸟、意外北票龙、原始祖鸟的发现,在北票地区又相继发现了辽宁鸟、长城鸟和中国鸟龙等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以及早期被子植物化石,北票四合屯成了“中国的索伦霍芬”,世界著名的古鸟类和带“羽毛”恐龙化石产地,使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屏息以待,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辽宁北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四合屯。这群1.25亿年前的“幽灵们”,向世人展示了生命演进的多样性,解译了鸟的起源、鸟与恐龙的谱系关系、哺乳动物进化的转型过程、昆虫与有花植物的共同演化。在人们欢欣鼓舞,祝贺这些化石珍品现身时,也有贪婪的眼睛盯着它,垂涎欲滴。

  1999年11月,一件走私到美国的化石,在世界著名的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出,后来证明是一只来自中国辽西拼接的化石。这就是有名的“辽宁古盗鸟”事件。它使世界上几位恐龙权威们名誉扫地,成了世界科学史上一桩丑闻。

  事件始末是这样的,1999年2月初,犹他州不兰丁恐龙博物馆的馆长斯提芬·克瑞克斯夫妇在亚利桑那州图桑“化石和矿石”交易市场上花了8万美金买下了一块化石。这块57×48厘米的石板上,清晰地镶嵌着一只与雄鸡大小差不多的动物骨架,带回了博物馆。这就是“辽宁古盗鸟”的标本。

  斯提芬·克瑞克斯夫妇两人都是艺术家,酷爱恐龙,创造了许多恐龙造型。他们与世界著名的恐龙学家菲力普·居理很熟,所以

  7/12

  得到这块化石后,斯提芬·克瑞克斯很快告知菲力普·居理,并邀请居理与他合作研究这块化石。

  菲力普·居理曾多次来到中国,参加过中国—加拿大恐龙考察五年,所以他知道中国法律规定“脊椎动物化石”是不许出口的。这件化石是走私货,为了研究须有中国学者参加方能发表。他开始建议通过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面与中国有关方面联系。1999年3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先后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邱铸鼎和张弥曼院士、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写信邀请中方派人参加研究工作,声称化石研究完毕后将归还中国。但提出了一些较为苛刻的条件,其中包括得到一定的补偿、享有研究权和享有五年的保存权,尽管如此,为能使这块化石“完璧归赵”,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意派最优秀的博士生徐星参与研究工作。

  199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元青和徐星出席了《国家地理》杂志召开的新闻发布会。10月15日徐星代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收了“古盗鸟”标本。他去了布兰丁博物馆观察了标本,据他后来的回忆,他当时对化石产生过怀疑,曾向有关人士指出过标本被拼接过的一些细节,尤其是这一标本的身体和尾部存在明显的一个拼接缝,而且身体和尾巴保存的腹背方向不一致,标本的其他部分也存在一些类似的情况。后来因为徐星在美国参与研究时看到了斯提芬·克瑞克斯

  8/12

  给他的岩性分析和扫描的照片,这些“高科技数据”也都支持“古盗鸟”是一个动物,当时没有确实的证据给予否定。

  尽管徐星看出标本被拼接过,但并没有影响《国家地理》杂志发表这一文章,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这可能是由同一动物个体化石散架后被重新拼接的。《国家地理》杂志1999年第11期,以《霸王龙有羽毛吗?》为题,报道了一块似鸟非鸟、似龙非龙的动物,叫作“辽宁古盗鸟”的化石。这只长着类似始祖鸟的头和翅膀,有着典型小兽脚类恐龙———驰龙式的棒状的尾巴的动物,来自中国辽宁省。研究者声称他们找到了连接鸟类和恐龙类进化过程中缺失的环节,它真正能飞翔,并认为鸟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进化而来的假说也得到证明。

  事情的发展有时是人们根本无法预测的,1999年12月,徐星和同事们在研究刚刚发现于辽宁朝阳的小盗龙标本时,发现“辽宁古盗鸟”标本的尾部实际上就是小盗龙尾部的另外一半。“辽宁古盗鸟”显然是由不同动物的骨骼拼凑起来的,是一个人为的“物种”。也就是说,这一怪物是人加工做成的,一个古鸟的身躯接上了一个驰龙的尾巴!

  徐星随即通过电子邮件将这个发现通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这一消息震惊了包括《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在内的所有人。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于2000年1月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随即在西方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4月4日,由

  9/12

  多伦多大学的休斯(H.D.Sues)博士领导的专家小组一致认为,徐星的结论是正确的,即“辽宁古盗鸟”确实是一个拼凑的动物。随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对外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在这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通过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继续和美国犹他州布兰丁恐龙博物馆商谈有关标本归还事宜。2000年5月28日,“辽宁古盗鸟”标本终于回到了中国。现在这一标本正陈列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展厅中。“辽宁古盗鸟”标本是外国博物馆或者个人第一次无偿归还流失到国外的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脊椎动物标本。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美科学家已对这一标本的真正的科学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辽宁古盗鸟”标本至少是由两种不同的动物拼凑而成的。它的头部和身体部分代表一种全新的中生代鸟类,初步观察表明这种鸟类比大多数同时代鸟类要进步,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对于研究原始鸟类向进步鸟类的演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尾巴是一种驰龙的尾巴,但在形态上和多数驰龙存在差别。尤其重要的是在尾巴周围保存有皮肤衍生物,这可能为鸟类羽毛起源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它的部分后肢现在暂时还不能确定是否和身体属于同一动物个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上讲,尽管“辽宁古盗鸟”是一件“假标本”,但是这一标本的不同部分分别包含有重要的科研信息,它依然是一件重

  10/12

  要的化石标本,只不过它现在蕴涵的科学意义与人们最初期望的意义有所不同。

  2002年9~10月,由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组成了考察组,在玉门昌马进行了古生物化石考察工作,尽管没有再发现鸟类化石,但他们采集了几件鸟类的羽毛化石标本。这一发现可能对鸟类羽毛起源研究有所帮助。因为鸟类羽毛的起源向来是生物学上的一个不解之谜。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一般认为,鸟类羽毛是由爬行动物的鳞片演化而来的。但对于简单鳞片是如何演化成复杂羽毛的,则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认为,爬行动物的鳞片先加长,中部变厚形成羽轴,然后分化出羽支,最后形成羽小支和羽钩。这种观点认为羽毛的最初功能和飞行密切相关,后期才具有了保暖、吸引配偶和保护等功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羽毛最初功能是保暖,后期才演化出飞行功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往往认为羽毛先经历了一个类似哺乳动物毛发那样的阶段,形态上类似现代鸟类的绒羽,后来才出现羽轴和分支结构。还有人认为,鸟类羽毛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和爬行动物的鳞片虽然都属于皮肤衍生物,但是却无演化关系。但无论哪种假说,都没有化石证据的支持,因此,任何化石证据的发现都将是对这一领域的重要贡献。目前科学工作者们正在对甘肃玉门发现的鸟类羽毛化石进行鉴定研究,不久将会有新的科研成果问世。

  11/12

  12/12

篇五: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从寒武纪演化以来各个时期生物高级程度及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寒武纪

  寒武纪——第一次生物大爆发。当时出现了丰富多样且比较高级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保存了大量的化石,从而有可能研究当时生物界的状况,并能够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来划分和对比地层,进而研究有机界和无机界比较完整的发展历史。

  寒武纪是显生宙(PhanerozoicEon)的开始,标志着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幕。在寒武纪开始后的短短数百万年时间里,包括现生动物几乎所有类群祖先在内的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这一爆发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Cambrianexplosion)。带壳、具骨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趋向繁荣,它们营底栖生活,以微小的海藻和有机质颗粒为食物,其中,最繁盛的是节肢动物三叶虫,故寒武纪又称为“三叶虫时代”,其次是腕足动物、古杯动物、棘皮动物和腹足动物,寒武纪的生物形态奇特,和我们现在地球上所能看见的生物极不相同。寒武纪的生物界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海生藻类为主。无脊椎动物的许多高级门类如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笔石动物等都有了代表。其中以节肢动物门中的三叶虫纲最为重要,其次为腕足动物。此外,古杯类、古介形类、软舌螺类、牙形刺、鹦鹉螺类等也相当重要在潮湿的低地,可能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类的低等植物,但它们还缺乏真正的根茎组织,难以在干燥地区生活;无脊椎动物也还没有演化出适应在空气中生活的机能。寒武纪没有真正的陆生生物,大陆上缺乏生气、荒凉一片。此外,寒武纪还产生了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很短(地质意义上的很短,其实也有数百万年之久)时间内,生物种类突然丰富起来,呈爆炸式的增加。它意味着,生物进化除了缓慢渐变,还可能以跳跃的方式进行。

  奥陶纪

  奥陶纪:当时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奥陶纪末期发生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以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在奥陶纪晚期,约4.8亿年前,首次出现了可靠的陆生脊椎动物--淡水无颚鱼;淡水植物据推测可能在奥陶纪也已经出现。

  志留纪

  志留纪的生物面貌与奥陶纪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时仍占重要地位,但各门类的种属更替和内部组分都有所变化。脊椎动物中,无颌类进一步发展,有颌的盾皮鱼类和棘鱼类出现,这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上是一重大事件,鱼类开始征服水域,为泥盆纪鱼类大发展创造了条件。植物方面除了海生藻类仍然繁盛以外,晚志留世末期,陆生植物中的裸蕨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是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植物登陆成功和有颌类的出现是发生在志留纪的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由于剧烈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海洋面积减小,大陆面积扩大。作为陆生高等植物的先驱,低等维管束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渐占领陆地,其中,裸蕨类和志留纪生物化石石松类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陆生植物。在奥陶纪出现的脊椎动物无颌鱼类进一步发展,得到大量繁荣;在志留纪中期,更先进的有颌鱼类开始出现,为随后鱼类等高等脊椎动物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泥盆纪

  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泥盆纪晚期被称为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腕足类在泥盆纪发展迅速,志留纪开始出现的石燕贝目成为泥盆纪的重要化石。此外,穿孔贝目、扭月贝目、无洞贝目和小嘴贝目在划分和对比泥盆纪地层中也极为重要。昆虫类化石最早也发现于泥盆纪。泥盆纪生物化石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早泥盆世以无颌类为多,中、晚泥盆世盾皮鱼相当繁盛,它们已具有原始的颚,偶鳍发育,成歪形尾。鉴于脊椎动物的空前演化,泥盆纪曾被称为鱼类时代。最重要的是显示出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原始爬行动物——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的出现。

  石炭纪

  在石炭纪晚期,脊椎动物演化史出现一次飞跃,从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以适应更加广阔的生态领域,以北美宾夕法尼亚早期地层中的林蜥为代表。生活在陆上的昆虫,如蟑螂类和蜻蜓类,是石炭纪突然崛起的一类陆生动物,它们的出现与当时茂盛的森林密切相关,其中有些蜻蜓个体巨大,两翅张开大者可达70cm。石炭纪的植物以石松类,有节类、真蕨类等为主。石炭世早期,植物仍是一些原始的蕨类,只能石英单一的海滨低地环境,植物地理分区也不明显。晚石炭世早期,植物开始空前繁荣,大型的石松类植物形成沼泽森林。晚石炭世时,由于大陆气候明显分异,出现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各种不同的植物群,其中冈瓦纳大陆以舌羊齿植物为主,属种单调,反映南方大陆寒冷的气候特点。

  二叠纪

  二叠纪的生物,内容丰富,不论是动物或植物都显示出与有一定的演化连续性。其晚期被称为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二叠纪早期的植物群与晚石炭世相似,以真蕨和种子蕨为主。晚期植物群有较大变化,鳞木类、芦木类、种子蕨、柯达树等趋于衰微或濒于绝灭,代之以较进化或耐旱的裸子植物,松柏类数目大为增加,苏铁类开始发展。这一变化在北方大陆反映较明显,一般被认为这里的中植代始于二叠纪晚期。在地理分异上,欧亚大陆和北美为北方植物群,下分安加拉、欧美和华夏3个植物亚群;而南大陆及印度半岛为舌羊齿植物群。

  无脊椎动物方面

  腕足类继续繁盛,其中长身贝类占优势。软体动物亦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菊石类具有明显生态分异,在相对局限的华南与外高加索等陆棚地区有大的演化辐射,出现不少地方性类型。类、四射珊瑚在早期繁盛,至晚期逐渐衰减而至绝灭。牙形刺与末期相似,是发展缓慢的阶段。苔藓虫类处于衰退期。介形类的速足目渐趋繁盛。三叶虫趋于灭绝。昆虫开始迅速发展,种类增多,所以这个时代也被称为昆虫时代。脊椎动物的重要代表为两栖动物的迷齿类和爬行动物。爬行动物虽然发生在石炭纪,但其首次大量繁盛是发生在二叠纪。爬行动物的杯龙目、盘龙目和兽孔目3个主要分类在二叠纪时均有存在。它们作为现代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先祖(或其近亲),相当活跃地生活于南美和前苏联欧洲部分等内陆地区。

  植物界

  欧亚古陆北方植物群大区明显地分为安加拉、欧美和华夏3个亚区,南方冈瓦纳大陆的舌羊齿植物群区则和北方大区相对应。欧美区和华夏区植物群为热带-亚热带产物,安加拉和冈瓦纳区植物群属温带和温带偏凉环境。动物界的腕足类、珊瑚类和类等也有反映暖水和非暖水的地理分区现象,但其分布的边界和气候条件与植物界并不完全一致。这种气候分带和生物地理分区现象,是影响生物演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叠纪

  由于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开始(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因此其生物开始时分化很厉害。,六射珊瑚亚纲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种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可能也是这时候出现的。生物变革方面,陆生爬行动物比二叠纪有了明显的发展。古老类型的代表(如无孔亚纲和下孔亚纲)基本绝灭,新类型大量出现,并有一部分转移到海中生活。原始哺乳动物在三叠纪末期也出现了。由于陆地面积的扩大,淡水无脊椎动物发展很快,海生无脊椎动物的面貌也为之一新。菊石、双壳类、有孔虫成为划分与对比地层的重要门类,而筳及四射珊瑚则完全绝灭。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典型的早期槽齿类表现出许多原始的特点,且仅限于三叠纪,其总体结构是后来主要的爬行动物以至于鸟类的祖先模式;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蜥臀类和较进化的鸟臀类。海生爬行类在三叠纪首次出现,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其体形呈流线式,四肢也变成桨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动物亦称兽孔类,四肢向腹面移动,因此更适于陆地行走。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所见到的化石都是牙齿和颌骨的碎片。三叠纪时,晚二叠世幸存的齿菊石类大量繁盛起来,中、晚三叠世的大部分菊石有发达的纹饰,有许多科是三叠纪所特有的。菊石的迅速演化为划分和对比地层创造了极重要的条件。

  双壳类也有明显变化,晚古生代的种类只有很少数继续存在,产生了许多新种类,并且数量相当繁多。尤其在晚三叠世,一些种属的结构类型变得复杂,个体也往往比较大。由于三叠纪的环境与古生代不同,非海相双壳类逐渐繁盛起来。

  侏罗纪——恐龙时代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陆地上的生物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动物有原龙脚类和鸟盘目恐龙,以及类似哺乳类的小型爬行类。但晚期,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占了优势。这些动物可以同时吃到高与低处的植物;龙脚类主要靠吞下的石头来磨碎食物。大型的兽脚类猎食草食性动物;而小型的兽脚类,如腔骨龙类和细颚龙类等则追捕小型猎物,也可能以腐肉为食。

  昆虫

  侏罗纪的昆虫更加多样化,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除原已出现的蟑螂、蜻蜓类、甲虫类外,还有蛴螬类、树虱类、蝇类和蛀虫类。这些昆虫绝大多数都延续生存到现代。

  植物

  智利松的近亲-针叶林,突出于树蕨、棕榈状拟苏铁类和苏铁类所组成的大层林。地面上长满了蕨类和木贼所构成的浓密植被。在侏罗纪的植物群落中,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松柏类和银杏类。极其繁盛。,蕨类植物中的木贼类、真蕨类和密集的松、柏与银杏和乔木羊齿类共同组成茂盛的森林,草本羊齿类和其它草类则遍布低处,覆掩地面。在比较干燥的地带,生长着苏铁类和羊齿类,形成广阔常绿的原野。

  空中的生物

  具有皮质翅膀的翼龙类是空中的优势生物。早期的鸟类也出现、最著名的就是始祖鸟,拥有与小型兽脚类相似的骨骼、牙齿和爪子,但也有长羽毛的翅膀和尾巴,并且能驹飞翔。空中生物与地面生物也会产生演化。

  鸟类

  鸟类的出现则代表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又一个重要事件。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晚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化石被公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代表;近年来,为研究羽毛的起源、鸟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伴随着鸟类的出现,脊椎动物首次占据了陆、海、空三大生态领域。

  水中的生物

  伪龙类和板齿龙类都绝种,但鱼龙存活了下来,生活在浅海中的动物还有一群四肢己演化成鳍形肢的海鳄类和硬骨鱼类。其他的海洋生物还有蛇颈龙和短龙。到了晚期,鱼龙和海

  鳄类逐渐步向衰亡。

  白垩纪

  白垩纪早期陆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仍占统治地位,松柏、苏铁、银杏、真蕨及有节类组成主要植物群。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白垩纪早期,中期大量增加,到晚期在陆生植物中居统治地位,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等都已出现,接近新生代植物群的面貌。从侏罗纪开始出现的超微化石,其特点随产生层位不同而变化,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其中除颗石外,还有已经绝灭的微锥石(Nannoconus)、楔形石(Sphenolithus)等。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脊椎动物中爬行类从极盛走向衰落,主要代表有暴龙(霸王龙)、古魔翼龙、青岛龙等。侏罗纪以前的硬鳞鱼被真骨鱼所代替。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浮游有孔虫异军突起,成为划分对比白垩纪中、晚期海相地层的重要依据,底栖大型有孔虫中也出现了许多标准化石。菊石和箭石演化迅速而明显,分布广泛,是传统的划分阶和带的标准化石。群生底栖的固着蛤类(Rudistids)可形成礁体,为典型的暖水动物群

  植物

  白垩纪早期,以裸子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仍然繁茂,而被子植物的出现则是植物进化史中的又一次重要事件。白垩纪有了可靠的早期被子植物,到晚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迅速兴盛,代替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形成延续至今的被子植物群,诸如木兰、柳、枫、白杨、桦、棕榈等,遍布地表。被子植物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植物界的一次大变革,同时也给动物以极大的影响。被子植物为某些动物,如昆虫、鸟类、哺乳类,提供了大量的食料,使它们得以繁育;从另一方面看,动物传播花粉与散布种子的作用,同样也助长了被子植物的繁茂和发展。开花植物(被子植物)在白垩纪开始出现、散布,但直到坎潘阶才成为优势植物。蜜蜂的出现,有助于开花植物的演化;开花植物与昆虫是共同演化的实例。榕树、悬铃木、木兰花等大型植物开始出现。一些早期的裸子植物仍继续存在,例如松柏目。南洋杉与其他松柏繁盛并分布广泛,而本内苏铁目在白垩纪末灭亡。陆栖动物动物界里,哺乳动物还是比较小,只是陆地动物的一小部分。陆地的优势动物仍是主龙类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它们较之前一个时期更为多样化。翼龙目繁盛于白垩纪中到晚期,但它们逐渐面对鸟类辐射适应的竞争。在白垩纪末期,翼龙目仅存两个科左右。鸟类是脊椎动物向空中发展取得最大成功的类群。白垩纪早期鸟类开始分化,并且飞行能力及树栖能力比始祖鸟大大提高。我国古生物学家发现的著名的“孔子鸟”就是早白垩世鸟类的代表分子。白垩纪末,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又一次重大的灭绝事件:在地表居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恐龙完全灭绝;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陆生动物也同时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和大批生物突然灭绝?这个问题始终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目前普遍被大家接受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引人注目的是,哺乳动物是这次灭绝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它们度过了这场危机,并在随后的新生代占领了由恐龙等爬行动物退出的生态环境,迅速进化发展为地球上新的统治者。中国辽宁省的炒米店子组发现了大量的白垩纪早期小型恐龙、鸟类、以及哺乳类。这里发现的多种手盗龙类,被视为恐龙与鸟类间的连结,其中包含数种有羽毛恐龙。昆虫在这个时期开始多样化,并发现最古老的蚂蚁、白蚁、鳞翅目(蝴蝶与蛾)。芽虫、草蜢、瘿蜂也开始出现。

  海生动物海洋里,现在的鳐鱼,鲨鱼,和其他硬骨鱼也常见了。海生爬行动物则包含:生存于早至中期的鱼龙类、早至晚期的蛇颈龙类、白垩纪晚期的沧龙类。杆菊石具有笔直的甲壳,属于菊石亚纲,与造礁生物厚壳蛤同为海洋的繁盛动物。黄昏鸟目是群无法飞行的原始鸟类,可以在水中游泳,如同现代䴙鷉。有孔虫门的球截虫科(Globotruncanidae)与棘皮动物(例如海胆、海星)继续存活。在白垩纪,海洋中的最早硅藻(应为硅质硅藻,而非钙质硅藻)出现;生存于淡水的硅藻直到中新世才出现。对于造成生物侵蚀的海洋物种,白垩纪是这些物种的演化重要阶段。

  第三纪

  第三纪气候显著的变化给植物生命带来了转机,在景观上增加了多样性。被子植物在早白垩世时出现,到早第三纪极度繁盛。以前由古代羊齿和各种松柏组成的植被逐渐为被子植物所替代。这时的被子植物基本上是乔早第三纪是哺乳动物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繁衍和进化时期。在晚白垩世时,哺乳动物共有10多个科,但古新世时却增加到40多个科。这些哺乳动物除白垩纪已有的多瘤齿兽目、食虫目、目和踝节目外,更重要的是各种古老和土著类型的有胎盘类大量发展和分化。它们绝大部分与现代哺乳动物各目都没有直接的系统关系;有许多种类是离奇的或特化的。始新世的哺乳动物科一级的总数比古新世约增加80%;奇蹄目和偶蹄目两大现代目是动物群中的重要角色。

  第四纪

  生物与第三纪相比,在分布和组成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哺乳动物与上新世相比有很大进化,如欧洲及邻近的亚洲部分现生的119个种中只有6个在上新世生存过。植物界的进化比较缓慢,西北欧的植物约80%在第四纪开始时即已存在。第四纪冰期时,大陆冰盖向南扩展,动植物也随之向南迁移。间冰期期间动植物向北迁移。冰期和间冰期植被带的移动范围最大可达纬度30°,在地层剖面中可明显地看到喜冷和喜暖动植物群的交替现象。第四纪后期,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发生过大规模绝灭。在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属有70%绝灭,欧洲和非洲比例小得多。这一大规模绝灭发生于距今15000~9000年。发生大规模绝灭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狩猎活动,其次是自然环境的变迁。第四纪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动物群。欧洲早更新世具代表性的是维拉弗朗动物群,出现了真马、真牛、真象;中更新世以克罗默尔动物群为代表;晚更新世时出现了许多极地动物。北美早更新世有布朗克动物群,中更新世有伊尔文顿动物群,晚更新世有兰错伯累动物群。中国北方则有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

  学号:1008100095

  班级:环科101姓名:曹骅

篇六: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地质年

  代距今年代植物的进化动物的进化代纪世

  元古代前

  寒

  武

  纪

  50亿年~

  6亿年

  6亿年前,海洋中才出现各种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原始细菌及兰绿藻

  20亿年前的叠藻层(兰藻类)

  聚环藻(Collenia)

  放射虫及草履虫

  多细胞动物出现

  恰尼海鳃(Charniodiscus)

  古生代寒

  武

  纪

  6亿年~

  5亿年

  藻类时代无脊椎动物时代

  三叶虫出现

  奇异虫(Paradoxides)

  後古杯(Metakdetes)

  奥陶纪5亿年~

  4.3亿年

  藻类时代

  奥陶纪的孢子化石

  乳孔藻(Mastopora)

  刺球果藻(Acanthochonia)

  软体、甲壳动物、鱼类(无颌类)

  出现

  弓角石(Cyrtoceras)

  链珊瑚(Halysites)

  志留纪4.3亿年~

  4亿年

  植物从水中登陆,

  志留纪中期的光蕨

  鱼类(无颌类)时代

  拟蟹鲎(Paracarcinosoma)

  顶囊蕨(Cooksonia)

  泥盆纪

  裸蕨类植物时代

  泥盆纪前期植被

  泥盆纪後期原裸子植物古羊齿

  古羊齿(Archaeopteris)

  鱼类时代(有颌类),

  鳍甲鱼(Pteraspis)

  手棘鱼(Cheiracanthus)

  沟鳞鱼(Bothriolepis)

  石

  炭

  蕨类植物时代两棲动物时代,

  纪

  石炭纪的沼泽地林

  栉羊齿(Pecoteris)

  向爬虫类进化

  巨头龙(Megalocephalus)

  二叠纪2.8亿年~

  2.25亿年

  裸子植物时代

  真羊齿(Alethopteris)

  舌羊齿(Glossopteris)

  笠头螈(Diplocaulus)

  幻螈(Apateon)

  中生代三

  叠

  纪

  2.25亿年~

  1.9亿年

  蕨类植物和针叶树形成森林

  爬行类时代

  叉蕨(Dicroidium)

  矽化木(SilicifiedWood)

  孔耐蜥(Kuehneosuchus)

  侏罗纪1.9亿年~

  1.35亿年

  世界爷(Sequoiadendron)

  红杉(Sequoia)

  恐龙繁盛,原始鸟类出现

  鲸龙(Cetiosaurus)

  同龙(Homesaurus)

  松型球果(Pityostrobus)

  威氏苏铁(Williamsonia)

  始祖鸟(Archaeopteryx)

  双兽(Amblotherium)

  白垩纪1.35亿年~

  6500万年

  被子植物时代

  拟桦(Betulites)

  白垩纪的花化石

  白垩纪前期的亚热带植物

  恐龙,爬虫类大灭绝

  雷巴琪龙(Rebbachisaurus)

  三角龙(Triceratops)

  似棘龙(Parasaurolophus)

  新生代第

  三

  纪

  古

  新

  世

  6500万年~

  5400万年

  银杏(Ginkgo)

  槭(acer)

  尼巴(Nipa)

  枫香(Liquidambar)

  哺乳类动物时代

  纹齿兽(Taeniolabis)

  古蝙蝠(Palaeochiropteryx)

  鬣齿兽(Hyaenodon)

  四齿象(Tetralophodon)

  弓头鲸(Balaena)始

  新

  世

  5400万年~

  3800万年

  渐

  新

  世

  3800万年~

  2500万年

  中

  新

  世

  2500万年~

  700万年

  上

  新

  世

  700万年~

  250万年

  第四纪更

  新

  世

  250万年~

  1万年

  现代植物

  现代动物及人类时代

  大睡鼠(Leithia)

  智人(HomoSapiensSapiens)

  全

  新

  世

  1万年~

  现在

  地质年代参照表

  1600

  1800

  2050

  2300

  2500

  2800第一次冰河期

  3200

  3600蓝绿藻出现

  3800

  3850地球上出现第一个生物——细菌3950古细菌出现

  4150地球上出现海洋

  4570地球出现

  [编辑]地质年代比例

  [编辑]全部

  如果把地球诞生到现在的大约45亿年缩小到12个月:

  ┌古└

  ┐

  新

  ┘123456789101112

  [编辑]显生宙把显生宙放大:

  ┌古└

  中生代新生代┐

  新

  ┘

  三畳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

  新

  近

  纪

  11月中旬3012/1510152012/31

  [编辑]新生代把新生代再放大

  ┌古└

  古近纪新近纪

  第四

  纪┐

  新

  ┘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

  更新

  世

  全

  新

  世

  [编辑]分类的方式

  年表中最大的时间单位是宙,宙下是代,代下分纪,纪下分世。必须说明,年表虽有时间的概念,也就是说,当获悉该化石是何宙、代、纪或世的遗物,间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时间(当然是很粗略的估计值)。事实上,年表的时间单位是完全人为性划分的,和日历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个宙、代、纪或世经历的准确时间。

  [编辑]命名

  年表中各个宙、代、纪和世都有自己的名称,用于描述生物在不同地质时空的发展程度,一般以首先研究它们时期岩石的地点来命名,现将某些专家所广泛使用的各个时期之名称概述于下。

  宙

  •显生宙-----现代生物存在的时期。

  •元古宙-----久远的原始生物的时期。

  •太古宙-----初始生物的时期。

  •冥古宙-----生命现象开始的时期。

  代

  •新生代-----现代生物的时期。

  •中生代-----中等进化生物的时期。

  •古生代-----古代生物的时期。

  纪

  •寒武纪(Cambrian)-----取名于拉丁文Cambria,即威尔士。

  •奥陶纪(Ordovician)----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奥陶部落)。

  •志留纪(Silurian)----名称来自大不列颠的古老部落(志留部落)。

  •泥盆纪(Devonian)----名称来自英国德文郡(Devonshire)。

  •石炭纪(Carboniferous)----名称自来大不列颠群岛的含煤的岩石。

  •二叠纪(Permian)----取名于俄罗斯的彼尔武省(Perm)。

  •三叠纪(Triassic)----来自拉丁文"三"(Trias)。

  •侏罗纪(Jurassic)----取名于法国与瑞士之间的汝拉山(JuraMountain)。

  •白垩纪(Cretaceous)----取自拉丁文Creta,意指白垩。

  •第三纪(Tertiary)----第三个衍生物。

  •第四纪(Quaternary)----第四个衍生物。

  [编辑]相关条目

  •生命演化历程

  [编辑]注释

  1.^有人将全新世之后段(6000~现在)称为人类世

  2.^全新世由11,430±130年前开始(即公元前9560-9300年左右)直到现在.

  3.^又称震旦纪。

篇七: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一、古生代

  初期:水生无脊椎动物比较繁盛尤其是三叶虫。所以又称寒武纪为三叶虫纪,藻类较繁盛.中期:鱼类为最盛。距今3亿年前,水生脊推动物开始登陆,出现了原始的两栖类,有了蕨类晚期:是两栖类的极盛时期,同时又出现了爬行类。出现了裸子植物并有了迅速的发展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1、寒武纪

  自然环境(5.4亿-5亿年前)地壳静止,浅海广布,气候温暖生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盛行,出现两侧对称的躯体。古杯类,软体动物(双神经纲、腹足纲和头足类)、环节动物(多毛类)、节肢动物(三叶虫等)、腕足类、腹足类和棘皮动物、无脊椎动物大多数门都已经出现。半索动物(笔石),海洋中海藻繁盛,陆地上地衣繁盛。脊索动物出现。

  2、奥陶纪

  自然条件(5-4.35亿年前)浅海广布,气候温暖生物笔石类、珊瑚兴起软体动物(头足类、菊石类、鹦鹉螺)所有现生的棘皮动物的主要纲无颌类脊椎动物出现(淡水无颚鱼)陆生孢子植物出现大量海洋动物灭绝。

  3、志留纪

  自然条件(4.35-4.1亿年前)末期造山运动,局部干燥,海面缩小,陆地增多生物笔石类、珊瑚类进一步繁盛无颌鱼类辐射;裸蕨、陆生维管植物出现;最早的陆生动物出现,海蝎(板足鲎)大量出现;最早的昆虫类和蛛形类;有颌鱼类出现(盾皮鱼类,棘鱼类);三叶虫衰退。

  4、泥盆纪

  自然条件(4.1-3.55亿年前)海陆变迁,出现广大陆地,气候干热生物菊石出现;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最早的森林出现;主要的维管植物辐射;蕨类繁盛、鱼类繁盛;两栖类兴起;昆虫开始具备飞行能力。较多的三叶虫等海洋类动物灭绝。

  5、石炭纪

  自然条件(3.55-2.95亿年前)造山运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森林繁茂;石松类、科达类、种子蕨和真蕨大量出现;最早的现代土壤出现;裸子植物兴起;蚯蚓、马陆、长脚蜘蛛、蜻蜓、直翅类、蜚蠊;爬行类兴起、两栖类繁盛,昆虫适应辐射;最早食花粉的昆虫出现。大量的鲨鱼。三叶虫大部分绝灭;

  6、二叠纪

  自然条件(2.95-2.5亿年前)造山运动频繁,气候干热生物蕨类衰退,苏铁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茂;爬行类适应辐射(杯龙目、盘龙目和兽孔目),菊石类又一次辐射。植物-授花粉者的协同进化开始。三叶虫、海蝎等全部灭绝,海洋无脊椎动物83%的属灭绝,75%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是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

  二、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特别是恐龙类的全盛时期

  中生代的裸子植物也占优势,并开始出现被子植物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1、三叠纪

  自然条件(2.5-2亿年前)早期气候干燥,中后期气候温和,晚期湿热,地壳平静生物裸子植物成林(本内苏铁、苏铁、银杏、松柏等);蜻蜓和直翅目的辐射;菊石第三次辐射。

  爬行类占优势(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龟鳖类、鱼龙出现;原始哺乳类出现,无尾两栖类出现;炭化成煤;种子蕨灭绝。又一次大灭绝事件,海洋无脊椎动物20%的科灭绝,包括有些双壳类、头足类、腹足类、腕足类、海绵动物、海生爬行类灭绝

  2、侏罗纪

  自然条件(2-1.35亿年前)气候温暖,有气候带分布,有内海,大陆漂浮。生物裸子植物为主(苏铁、银杏、松柏),被子植物出现;现生授粉昆虫出现。爬行类繁盛、槽齿类绝灭,翼龙类出现,始祖鸟出现,单孔类多,原始有袋类出现;真骨鱼类辐射、菊石类第四次辐射。

  3、白垩纪

  自然条件(1.35-0.65亿年前)有造山运动,火山活动多,大陆分开,后期气候变冷。生物被子植物辐射(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等),裸子植物衰退;本内苏铁绝灭;白蚁、蛾类、黄蜂、蜜蜂、蜥蜴、蛇类开始出现;胎盘哺乳类及鸟类兴起,翼龙繁盛;螺和蚌广泛分布;灵长类出现;末期出现大灭绝,恐龙和菊石类彻底灭绝。

  三、新生代是现代生物类型出现和发展的时期

  各种昆虫和哺乳动物发展最盛大约3百万年前的地层里已经发现了能制造简单工具的人类化石新生代也是被子植物大发展的时期第三纪第四纪

  1、第三纪

  自然条件(6500-175万年前)气候渐冷,造山运动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

  古新世(6500-5300万年前)

  最早的啮齿类;现生鸟类主要类群出现。如苍鹭、鹰、鸵鸟、鹦鹉等;鲨鱼繁盛;有袋类、食肉类和有蹄类广布。类人猿出现,南方古猿。

  始新世(5300-3370万年前)

  鸟类及哺乳类适应辐射;有蹄类分化,犬科、长鼻类、蝙蝠等哺乳动物出现。灵长类衰退,部分陆生哺乳动物开始适应海洋环境。

  渐新世(3370-2350万年前)

  大草原出现;大多数现生哺乳动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属都出现;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哺乳动物进一步分化辐射、须鲸出现。古兽类和阔叶树林衰退。

  中新世(2300-530万年前)

  气候寒冷所有草本科的亚科都已经出现,草原广布。人科猿类开始出现,直立行走的人科猿类出现;骆驼、猫科动物、马、浣熊、鼬及犀牛等广布;海狮、海豹出现;珊瑚大灭绝。

  上新世(530-175万年前)

  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建成,大陆各洲成型,气候寒冷。直立人发展;现生动物和植物的绝大多数已经出现。象、剑齿虎,鸭嘴兽出现;

  2、第四纪

  自然条件(175万-)冰川广布,黄土生成更新世全新世

  更新世(175-1万年前)

  4个冰期,北半球冰川,气温下降。猛犸、骆驼、马、巨型河狸、狼和短面熊、大熊猫;驯鹿、驼鹿;动植物种类大规模减少,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克人出现(3.8万年)尼人出现(10万年)早期智人出现(20万年)

  人类学会用树枝搭建居所(40万年)人类控制用火(80万年)

  全新世(1万年前-今)

  冰期已过,气温上升被子植物繁茂,草本植物发达,人类发展农耕社会开始(7000-8000年前),动物驯养开始:绵羊,狗,山羊,牛。

  Hardy-Weinberg定律

  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下列五个条件的情况下:①种群无限大;②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将在世代遗传中保持稳定不变。二、试述自然选择与性选择的联系和区别。三、试述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四、试述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各种因素。五、试述遗传漂变产生的原因。六、试述适应的相对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人种起源的若干理论

  系统说和迁徙说系统说,也称直接演化说,系统说认为,各地区的人种是土生土长的,是由当地的直立人亚种逐渐演化而成,所以系统说也叫多中心说。它认为,不可能在几万年内由一个地区向外扩展而形成现在的各个人种。但不同直立人亚种怎样获得共同的现代智人的特征(如发达的颏突、隆起的额部、充足的脑量)则难以解释。迁徒说,也称代替说。它认为各人种是由一个已具有现代人形态的人群迁入、代替(消灭)当地原有的人群而形成的。迁徒说也称单中心说。但这个现代人的起源中心还不能肯定。过去认为在西亚,近年来在南非也发现了较早的现代人化石,因而有人主张南非是现代人种的起源地。

篇八: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全新世16523565135205245295360更新世中新世老第三纪晚白垩世早白垩世晚侏罗世中侏罗世早侏罗世晚三叠世中三叠世早三叠世晚二叠世早二叠世晚石炭世早石炭世4104355005401000160025003800晚奥陶世中奥陶世早奥陶世晚寒武世中寒武世早寒武世neoproterozoiccryogeniantonianstanianectasiancalymmianstaitherianorosirianrhyaciansiderian资料来源

  地层系统dìcéngxìtǒng

  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及其间的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宇”、“界”、“系”、“统”分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隐生宇(现已该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和显生宇。

  地质年代dìzhìniándài

  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隐生宙(现已该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和显生宙。

  太古宇tài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个宇。太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太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显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显生宙xiǎnshēng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一个界。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寒武纪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

  奥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奥陶纪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奥陶纪由英国威尔士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三个系。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志留纪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个系。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泥盆纪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个系。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石炭纪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二叠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个系。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二叠纪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二个界。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三叠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三叠纪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

  侏罗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侏罗纪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白垩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白垩纪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约从6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古近纪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新近纪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第四纪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代纪

  世

  Ma

  全新世

  晚第四纪更新

  中世

  新

  早

  生新第上新世

  代第三纪中新世

  三

  渐新世

  显纪老第始新世

  生

  三纪古新世1.6523.5651352052452953604104355005401000160025003800

  宙晚白垩

  世白垩纪

  早白垩中

  世生

  晚侏罗代

  世侏罗纪

  中侏罗

  世

  早侏罗世

  晚三叠世

  中三叠三叠纪

  世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二叠纪早二叠世

  晚石炭世石炭纪早石炭世古晚泥盆生世代中泥盆泥盆纪世

  早泥盆世

  晚志留世志留纪中志留世

  早志留世

  晚奥陶世

  中奥陶奥陶纪

  世

  早奥陶世

  晚寒武世

  中寒武寒武纪

  世

  早寒武世

  新NeoproterozoicⅢ元Cryogenian古代Tonian

  中Stanian元元Ectasian古古宙代Calymmian

  古Staitherian元Orosirian古Rhyacian代Siderian

  太古Archean宙冥古宙资料来源:GillesS.OdinandChantalOdin(1990)

推荐访问:始祖乌是那个地质时代 始祖 地质 时代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