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15篇

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15篇

时间:2023-01-05 19: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15篇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Lt  D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财富灵活传承家族信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15篇,供大家参考。

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15篇

篇一: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Lt

  D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财富灵活传承家族信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和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如“学业规划〞、“结婚〞“年龄阶段规定〞等等,以此来保障继承人的理性选择,防止继承人好逸恶劳。案例1:戴安娜王妃的遗嘱信托

  在1993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嘱,自己一旦去世,要求将她1/4的动产平分给自己的17名教子,而另外3/4财产那么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必须要等到他们25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1997年12月,戴安娜遗嘱执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嘱修改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修改了局部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650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龄提高到30岁,到年满25岁时能支配全部投资收益,而在25岁之前只能支取一小局部,并且要获得遗产受托人的许可。戴妃1997年猝然离世后,留下了2100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850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收益估计已达1000万英镑。

  评价:戴妃香消玉殒后,交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受益人每年都有丰

  厚回报。国际经济形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卓识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仅荫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人。家族信托的安排可以防止财富缔造者们去世后,家庭悲剧、亲情离散、企业分崩离析等不幸的频繁上演,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防止子女败家。财产平安隔离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即是通过信托框架将传承资产从个人资产剥离,以防止未来在个人或企业遇到风险或倒闭时,个人资产被无限卷入,同时防止离婚等家族事件对企业经营和资产造成影响。案例2:默多克的家族信托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GCM信托公司设立并运作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持有新闻集团近40%的拥有投票权的股票,其中超过38.4%的股票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子女。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的四个子女是这个信托的监管人,拥有对新闻集团的投票权;而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仅享有受益权而无投票权。这样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在默多克与邓文迪离婚案中,邓文迪只分得2000万美元资产,与默多克134亿美元总资产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离婚之事丝毫未影响新闻集团的资产和运营。

  评价:现实中我们的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多家企业的实

  际控制人,而且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并不能清晰划分。当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时,企业家个人资产往往也成了债务追偿对象。如果企业家或其子女发生婚姻变故家庭财富将面临重大的变故。而家族信托的防火墙功能使财产平安隔离,因为信托财产是独立的,其所有权与受益权严格区分,信托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受托人,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财产隔离。因此委托人的任何变故,都不会影响家族信托财产的存续与受益人的受益权。因此,国内的富豪也纷纷寻求家族信托的庇护,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及妻子张欣、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均是通过在海外设立信托基金来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节税避税家族信托能很好的躲避遗产税,因为信托财产名义已经是受托人的,委托人名下没有登记财产,所以也无法征收遗产税。案例3:龙光集团家族信托

  在2021年5月15日,纪凯婷通过在根西岛注册成立的信托公司KeiFamilyUnitedLimited,成立了一项家族信托。2021年5月15日,该信托公司收购英属维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信托公司是一家由BrockNomineesLimited及TenbyNomineesLimited各自拥有50%股权的公司,而其代表于根西岛注册成立的公司CreditSuiseeTrustLimited(为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持有信托公司的股份。家族信托的受益人

  包括纪凯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女士的父亲纪海鹏)。纪凯婷为家族信托的托管人及受益人,该信托的设立是为持有

  纪凯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海鹏)于上市公司的权益。家

  族信托拥有信托公司的全部权益,而信托公司那么持有英属

  维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由此,在家族信托充分隔离

  的根底上,再通过离岸公司实现另一层隔离。风险和税负的

  合理躲避运用到了极致!

  评价:龙光集团的创始人纪海鹏先生,以国际化的视野

  和智慧,用辩证的法律化思维,在其正值壮年之时,家族企

  业处于上升阶段,便花大力气对公司架构进行重新布局和安

  排,提前进行传承设计,在子女尚轻之时便将其扶上马,同

  时仍亲自掌舵领航,以便在时机成熟之后交班传递,最终实

  现完美交接,合理的躲避了遗产税。同样,李嘉诚也设立了

  多个家族信托基金,分别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并指定其妻

  子及子女为受益人。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公司股份,使得

  李超人即使年赚60多亿港元,也可以通过合理避税缴纳零

  元所得税。家族治理与文化共同传承

  家族信托的一

  个重要功能就是托管家族企业股权,实现家族财富与家族文

  化的共同传承。

  案例4: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在1882年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家族传承其实不是说非得子继父业,洛克菲勒家族已传承到了第五代,但每

  一代洛克菲勒感兴趣的方向都大相径庭,如第二代洛克菲勒投资商业地产;第三代那么是金融家,开创风投先河;第五代洛克菲勒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其家族股权实际上已经作为信托资产,名义上已脱离洛克菲勒家族的实际控制,由信托持有并独立运作,既能保证财富的所有权不旁落,同时也能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所资助。

  评价:目前为止,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到了第六代,却依然在全球各行业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完全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这其中,洛克菲勒家族基金功不可没。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财产不会面临因控制人婚变而引发的股权纷争、股价震荡、甚至企业瘫痪等灾难性风险。家族信托不仅保住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资产,而且对于其子孙后代来说,巨大的财富将不会使他们受到迷惑和压迫,反而变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维续家族事业的动力和支持。信息严格保密家族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管理和运用都以受托人的名义进行,除特殊情况外,受托人无权向外界披露家族信托财产的运营情况。而且使用家族信托时,在委托人去世前,家族财产已完成转移,防止了遗产认证的过程。案例5:中国香港庞鼎文家族信托

篇二: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20个家族信托典型案例(上)

  一、传承规划篇

  1.世代传承:家族昌盛,子孙满堂!蒋先生,70岁,退休企业家焦虑原因:蒋先生已经到了安度晚年的年纪,唯一的希望就是蒋家子孙满堂。他朋友家都已经四世同堂,但是自己孙子、孙女到了适婚年龄却迟迟不结婚,蒋先生十分苦恼。解决方案:蒋先生可设立家族信托,并设立相应的激励方案来鼓励后代生育。期限:永续(世代传承)受益人:姓蒋的血亲后代分配方案:每一代中有符合条件的血亲后代出生即可成为家族信托受益人,每年领取30万固定收益作为生活费。其父母一次性获得100万作为生育鼓励金。

  2.减少继承纠纷:创建和睦家庭!孟先生,60岁,企业家焦虑原因:孟先生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但他有过两段婚姻,与前妻、现任太太各生育一个小孩。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开始担心自己过世之后,财产继承产生纠纷,造成家庭不和谐。解决方案:孟先生可设立家族信托,针对家人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分配方案:两个孩子每人每年固定领取10万元生活费;研究生入学一次性分配10万,为鼓励孩子学业有成;孩子结婚,分配一笔资金50万;孩子生育,分配一笔抚养金10万。现任太太每年固定领取10万元的生活费。

  父母如遇到重大疾病可分配特别救济金。20年后,信托终止,全部剩余资产按各自应得的份额分配给受益人。

  3.避免复杂继承程序:简单、专业、缜密、放心!汤女士,60岁,企业家焦虑原因:汤女士最近开始考虑财富传承的问题。她在纠结使用遗嘱还是家族信托,咨询了大量的专业人士。解决方案:遗嘱的财产约定一般较为简单,一旦引发纠纷,财产继承程序将会非常复杂、时效非常久。而家族信托委托人的控制力强(可以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分配财富,以及决定资金的投资方向),即使委托人身故,受托人仍然会按照合同的约定处理信托财产。

  4.养老安排:最美夕阳,安享晚年!李先生,75岁,退休专家焦虑原因:李先生近年来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决定将自己多年的积蓄交给专业机构打理,只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领取部分资金。解决方案:设立期限为20年的家族信托,李先生自己每季度固定领取3万元生活费,如遇到重大疾病可分配应急金,过世以后,信托财产按法定分配。

  5.防范挥霍:防挥霍条款!汤先生,66岁,育有一儿一女焦虑原因:汤先生的一对儿女,因自小家庭情况较好,花钱大手大脚,他担心自己身后儿女很快将家产挥霍完。解决方案:

  设立期限30年的家族信托,定期分配而不是一次性将财产分配给子女。家族信托合同中也明确信托受益权不得转让及继承,以避免子女挥霍。

  6.激励和约束后代:正确引导,富过三代!孙先生,40岁,育有一独生子焦虑原因:孙先生的儿子12岁,学习成绩一般,他为儿子未来的生活倍感担忧。解决方案:设立期限50年的家族信托。儿子每季度固定领取2.5万元生活费,考上大学一次性分配信托利益30万元,考上研究生一次性分配信托利益50万元,创业领取100万元。以后,即便儿子一事无成,儿子的基本生活也可以不受影响;同时,鼓励儿子考大学和研究生。

  7.遗产税规划:正确规划遗产税王先生,46岁,企业家焦虑原因:王先生多年辛苦打拼出近5亿的身家,他对于近期推出的CRS及未来可能会推出的遗产税感到担忧。他希望20岁的儿子及后代能够继承他所有的资产,但又担心未来他们交不起遗产税。解决方案:王先生可以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对未来遗产税做规划。家族信托不设固定期限,家族后代作为家族信托受益人。根据信托法第十五条约定,委托人不是唯一受益人的,信托存续,信托财产不作为其遗产。

  8.境外身份税务筹划:全球征税!刘先生,38岁,全家均获得美国身份焦虑原因:刘先生拿到美国身份之后才知道美国有高额的遗产税,以及全球征税的制度,对此他十分烦心。解决方案:

  刘先生父亲为中国身份,可在中国境内设立家族信托,刘先生及其子女作为信托受益人。信托财产增值部分不受到美国税务政策的影响。中国身份人士在境内设立家族信托,境外身份人士作为信托受益人,该家族信托不会受到境外相关税务政策的影响,受益人作为境外身份在收到信托利益分配时,需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申报,但实现了对相关税务进行递延或相应的减免。

  9.创业支持:激励创业,家大业大!赵先生,50岁,育有一独生子焦虑原因:因儿子在家待业,不思进取,整日花天酒地,花钱大手大脚,赵先生对儿子未来的生活倍感担忧。解决方案:设立期限50年的家族信托,儿子创业一次性分配信托利益500万元。以后即便儿子创业失败,信托资金也可以让儿子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该分配方案还可以鼓励儿子考大学和研究生。

篇三: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财富灵活传承家族信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和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如“学业规划”、“结婚”“年龄阶段规定”等等,以此来保障继承人的理性选择,避免继承人好逸恶劳。案例1:戴安娜王妃的遗嘱信托

  在1993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嘱,自己一旦去世,要求将她1/4的动产平分给自己的17名教子,而另外3/4财产则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必须要等到他们25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1997年12月,戴安娜遗嘱执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嘱修改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修改了部分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650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龄提高到30岁,到年满25岁时能支配全部投资收益,而在25岁之前只能支取一小部分,并且要获得遗产受托人的许可。戴妃1997年猝然离世后,留下了2100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850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收益估计已达1000万英镑。

  评价:戴妃香消玉殒后,交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受益人每年都有丰

  厚回报。国际经济形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卓识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仅荫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人。家族信托的安排可以避免财富缔造者们去世后,家庭悲剧、亲情离散、企业分崩离析等不幸的频繁上演,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避免子女败家。财产安全隔离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即是通过信托框架将传承资产从个人资产剥离,以避免未来在个人或企业遇到风险或倒闭时,个人资产被无限卷入,同时避免离婚等家族事件对企业经营和资产造成影响。案例2:默多克的家族信托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GCM信托公司设立并运作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持有新闻集团近40%的拥有投票权的股票,其中超过38.4%的股票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子女。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的四个子女是这个信托的监管人,拥有对新闻集团的投票权;而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仅享有受益权而无投票权。这样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在默多克与邓文迪离婚案中,邓文迪只分得2000万美元资产,与默多克134亿美元总资产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离婚之事丝毫未影响新闻集团的资产和运营。

  评价:现实中我们的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多家企业的实

  际控制人,而且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并不能清晰划分。当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时,企业家个人资产往往也成了债务追偿对象。如果企业家或其子女发生婚姻变故家庭财富将面临重大的变故。而家族信托的防火墙功能使财产安全隔离,因为信托财产是独立的,其所有权与受益权严格区分,信托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受托人,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财产隔离。因此委托人的任何变故,都不会影响家族信托财产的存续与受益人的受益权。因此,国内的富豪也纷纷寻求家族信托的庇护,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及妻子张欣、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均是通过在海外设立信托基金来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节税避税家族信托能很好的规避遗产税,因为信托财产名义已经是受托人的,委托人名下没有登记财产,所以也无法征收遗产税。案例3:龙光集团家族信托

  在2013年5月15日,纪凯婷通过在根西岛注册成立的信托公司KeiFamilyUnitedLimited,成立了一项家族信托。2013年5月15日,该信托公司收购英属维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信托公司是一家由BrockNomineesLimited及TenbyNomineesLimited各自拥有50%股权的公司,而其代表于根西岛注册成立的公司CreditSuiseeTrustLimited(为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持有信托公司的股份。家族信托的受益人

  包括纪凯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女士的父亲纪海鹏)。纪凯婷为家族信托的托管人及受益人,该信托的设立是为持有

  纪凯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海鹏)于上市公司的权益。家

  族信托拥有信托公司的全部权益,而信托公司则持有英属维

  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由此,在家族信托充分隔离的

  基础上,再通过离岸公司实现另一层隔离。风险和税负的合

  理规避运用到了极致!

  评价:龙光集团的创始人纪海鹏先生,以国际化的视野

  和智慧,用辩证的法律化思维,在其正值壮年之时,家族企

  业处于上升阶段,便花大力气对公司架构进行重新布局和安

  排,提前进行传承设计,在子女尚轻之时便将其扶上马,同

  时仍亲自掌舵领航,以便在时机成熟之后交班传递,最终实

  现完美交接,合理的规避了遗产税。同样,李嘉诚也设立了

  多个家族信托基金,分别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并指定其妻

  子及子女为受益人。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公司股份,使得

  李超人即使年赚60多亿港元,也可以通过合理避税缴纳零

  元所得税。家族治理与文化共同传承

  家族信托的一

  个重要功能就是托管家族企业股权,实现家族财富与家族文

  化的共同传承。

  案例4: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在1882年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家族传承其实不是说非得子继父业,洛克菲勒家族已传承到了第五代,但每

  一代洛克菲勒感兴趣的方向都大相径庭,如第二代洛克菲勒投资商业地产;第三代则是金融家,开创风投先河;第五代洛克菲勒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其家族股权实际上已经作为信托资产,名义上已脱离洛克菲勒家族的实际控制,由信托持有并独立运作,既能保证财富的所有权不旁落,同时也能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所资助。

  评价:目前为止,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到了第六代,却依然在全球各行业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完全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这其中,洛克菲勒家族基金功不可没。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财产不会面临因控制人婚变而引发的股权纷争、股价震荡、甚至企业瘫痪等灾难性风险。家族信托不仅保住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资产,而且对于其子孙后代来说,巨大的财富将不会使他们受到迷惑和压迫,反而变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维续家族事业的动力和支持。信息严格保密家族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管理和运用都以受托人的名义进行,除特殊情况外,受托人无权向外界披露家族信托财产的运营情况。而且使用家族信托时,在委托人去世前,家族财产已完成转移,避免了遗产认证的过程。案例5:中国香港庞鼎文家族信托

篇四: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一般而言富人都希望子女把企业发扬光大增加家族的财富因此他们会尽量给后代铺路一个富家子弟的成长路径往往是进常青藤名校学习流行的法律和商科毕业后先进名企实习学识先进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再进家族企业在长辈的耳提面命之下强化训练最后接管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的配合下打理生意为帮助富二代接班不少银行将针对富二代的教育计划作为财富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比如摩根大通私人银行的NextGen下一代项目已经开办了十多年在世界各地轮回举行培训的重点是家族企业的投资和管理汇丰私人银行每年都会在全球举办两三场遗产研讨会将名岁的富二代聚在一起探讨投资财富与遗产领导能力及家族现状由美国户富人家庭和他们的理财顾问联合成立的私人投资者学院InstituteforPrivateInvestors则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合作了一个项目针对岁以上的人群传授理财经验然而并非每个富家子弟都对经营家族企业有兴趣他们之中固然有李泽楷何超琼这样野心勃勃的代表也有很多人渴望在其他职业方向上发展比如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彼得分别是摄影师和音乐人无一进入伯克希尔哈撒韦邵逸夫也因子女无意继承家业而要出售TVB因此很多富人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并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管理资产与分配开支从而使得家族成员将股东和营运者的角色分开可以放手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保障继承人即使不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生活无忧家

  族信托基金中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设置一系列复杂的条款比如规定家族财产不可分割或信托不可撤销以避免继承人分产导致股权分散丧失对家族企业的控制或因争产导致家庭失和等在欧美等地家族信托基金的设置相当普遍洛克菲勒肯尼迪等家族的资产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管理拥有道琼斯公司%投票权的班克罗夫特Bancroft家族也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股这一基金由丹佛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受托管理由于婴儿潮一代的富人不断增加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现象在美国越来越普遍IBM掌门人沃森曾设立了一笔数百万美元的信托基金以自己的孙辈为受益人他们年满岁就可以支配基金中各自的份额新闻集团掌门人默多克与邓文迪的两名女儿也在家族信托基金中享有收益近十年来家族信托基金的潮流也不断向亚洲蔓延产很多富人开始借此传承财富一些官员在上任时为保证不牟私利也会成立家族信托基金如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即把财产以家族信托基金形式交给父亲唐翔千管理在美国家族信托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避税家族可以通过设立理论上可以永续存在的朝代信托DynastyTrust避免遗产税和隔代转移GST税有计算显示由于年美国遗产税的最高边际税率高达%如果遗产传承三代通过朝代信托可能会帮继承人节省高达%的税收不过设立朝代信托需要向托管的金融机构支付不菲的手续费及管理费每年的费用有可能是信托资产的%因此为节省管理费也有许多人会选择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或朋友作为受托人如雷石东的家族信托基金

  SMR信托SMRTrust主要托管人即是维亚康姆公司CEO雷石东多年的副手菲力普·道曼伴随家族信托基金的大量设立产生了众多通过家族信托基金获得大量财富的信托基金宝贝当这些宝贝年幼时就有一个信托为他而设立它一般先由一个委托人信任的人或机构管理直到孩子的年龄足够大往往是或岁才可以参与财富的管理比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子小约翰·肯尼迪生前依靠家族信托基金可以随心所俗地过贵公子的优悠生活并客串杂志经营业务他的父亲与叔叔也同样受益于家族信托基金据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爱德华·肯尼迪称年他岁时父亲已为他和哥哥分别设立了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因此约翰·肯尼迪即便在总统任上也无须动用年薪同样约翰·肯尼迪的财产也以信托方式留给了子女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帕丽斯·希尔顿尽管她的祖父年把希尔顿酒店集团以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私募集团百仕通Blackstone并宣布将名下净资产约亿美元及信托基金的%捐赠给康拉德·希尔顿基金会但这并不影响已拥有为己而设的家族信托基金的帕丽斯的生活在香港作为香港船王许爱周之孙中建企业主席许世勋之子许晋亨的收入同样来自家族信托基金许爱周上世纪年代创立中建企业从事地产及投资业务积累了大量财富他将名下重要资产如香港中建大厦遐宁大厦亚细亚行湾仔爱群大厦中怡中心等楼宇和亚洲货柜股权置入周兴置业旗下并以家族信托基金持有由许世勋三兄弟共同掌管

  家族成员每月在基金内支薪而不能直接分得遗产虽然随着金融风暴的冲击许氏家族的财富已跌至亿港元但看来对许晋亨的生活影响不大家族信托基金是对子孙的一种庇荫但财富有时也意味着陷阱有可能导致信托基金宝贝们成为纨绔子弟沉浸在无节制的挥霍中因此一些富人在设立朝代信托时会专门设置防止任意挥霍条款条款SpendthriftClause即禁止受益人转让授予或者处理信托财产对受益人的权力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在信托契约设计时信托机构可以依据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设定拨放财产的条件如所发款项使子女只够过中产生活或只能用于医疗教育等支出让子女不会因继承巨款而出现价值观偏差成为二世祖同时也防止子女因欠债或离婚而损失信托资产达到即使你不能拥有这些财产也没有人可以从你那儿夺走它的目的由于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很多财富管理机构都会度身定做家族信托设计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及分配条件在一些规定中受托人甚至可以为保证受益人的利益使用信托的收入或本金当然客户也可以指定固定的监察人以监督受托人是否履约香港罗氏针织创办人罗定邦年月成立家族基金选择次子罗蜀凯任委托人年其四子罗嘉宝之女罗颖怡入禀法院控告身为二伯父没有提供信托基金内物业及资产全面准确的资料要求他交代账目显示委托人的选择与公平处事相当重要。在中国内地家族信托亦开始被引进例如年成立的雅居乐集团原本由陈氏兄弟分别持股陈卓林和陈卓贤为集团主席及副主席陈卓雄陈卓

  喜和陈卓南三人为执行董事和高级副总裁陈卓林夫人陆倩芳为联席总裁为完成年月赴香港上市的目标陈氏家族将集团业务进行了重组于年月在开曼群岛成立了雅居乐地产HK并将分散的家族股权集中后注入一间名为TopCoast的投资公司以其作为陈氏家族信托的受托人陈氏五兄弟及陆倩芳为其受益人目前TopCoast仍拥有雅居乐地产%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能直接参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策陈氏家族透过家族信托实现了股权集中

  信托堪称保护家族无形资产的重要机制以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有效集中股权帮助家族后代维护家族与企业的特殊资产家族的核心理念政商关系等特殊资产与创办家族难以分割家族成员必须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才能发挥这些资产的潜在价值假若家族事业拥有价值甚高的特殊资产作为其竞争优势那么无论从创办家族还是其他企业相关者的利益看都应该由家族成员继续经营家族可以通过家族信托紧锁企业股权反之家族经营的必要性低此举的益处就很少

  信托节税效益有限

  我们常听到家族信托的优点是节省遗产税estatetax那么税务专

  家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家族信托的节税效益有多大呢?

  在一些高税率的国家如美国遗产税率可以高达%如果遗产在企业家生前转移至家族信托的确可以免缴遗产税但是在财产转移至家族信托时需缴付赠与税gifttax而美国的赠与税率跟遗产税率一样可达%当然人们可以选择每年进行小额转移每年万美元以下的转赠是免税的这对小家庭而言是可行的但对于需转移巨额财富的家族而言并不实际

  不过家族信托在节税方面也并非一无是处家族财产一旦放进家族信托内家族成员就会丧失法律上的所有权legalownership日后再也不用缴纳遗产税长远而言这还是比将财产代代赠与划算中国香港已于年废除遗产税所以家族信托企业股权已没有节税的作用内地目前没有遗产税及赠与税但将来不乏开征这些税项的可能家族同样可以通过家族信托使财产免受日后税务政策改变的影响

  家族信托的两大副作用

  虽然家族信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它并不是完美的股权设

  置工具其中的部分设计不仅可能阻塞解决家族争端的出路还会引起类似吃大锅饭的问题

  家族和谐是家族企业成功的基石亦是家族信托成功的前提企业股权的设置必须考虑其是否有助于解决纷争促进或恢复家族和谐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家族成员间可由股权转让解决纷争内斗总有机会停止反观家族信托这类机构的规章往往会明文禁止股权转让从而阻塞甚至封闭了这一出路并且要把信托基金解散相当困难新地郭氏兄弟的纷争便凸显了这一问题

  郭氏家族以信托基金的形式持有新地的%股权郭邝肖卿女士及其三个儿子是基金受益人有报道指新地创始人郭德胜当初成立信托基金是希望三个儿子共同进退所以定下条款股份不能卖若真有此事三兄弟就不能以分家来解决争端在此僵局下三兄弟为了新地控制权而闹上法庭扰攘多时新地股价大幅下挫直至其母出面制止争端事件才暂告停歇至于未来如何避免可能的家族争执再次影响公司运作减低当初捆绑式控股机制的设计对家族事业的不利影响仍有待郭氏家族继续努力

  难以解决家族纷争之外家族信托也可能导致家族成员对企业竭

  泽而渔一般而言当经济资源由社区成员共有时成员们倾向于争先恐后把它据为己有以争取最大的个人利益由此导致的最坏情况是资源被过度使用过早耗竭这好比湖里的鱼是湖边人家共有的资源但居民们倾向将它们尽量尽早捕获担心慢人一步渔获就少了人同此心之下由于过度捕猎未来的居民子孙便会无鱼可捕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家族信托的资产上信托的资产包括家族企业为现在以及后代家族成员共同拥有但现在的家族成员可能倾向尽量以各种方式提早提领其中资源却忽略企业长远的发展当家族成员越来越多时这种竭泽而渔的情况便越见严重

  由此可见家族信托的负面影响不容轻视也许家族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比较少时情况尚可控制但当家族愈大受益人愈多时信托所产生的官僚架构就会成为一个负累对家香港上市家族公司的控股机制及其业绩表现的研究表明其中/的企业以家族信托的形式控股而它们的业绩并不比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好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家族成员众多及容易发生摩擦的关键时刻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业绩明显较差如当企业面对财务困境时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价值平均为用托宾Q值计算即企业的股票市值与账面净值之比但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价值只有当企业经历金融危机时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价值平均有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价

  值只有

  另外当家族经历多代结构较为复杂时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相比之下股利发放较多用以扩大资产及提升服务效率的长期投资支出却较少员工人数及销售的增长亦较慢统计结果显示这类企业的股利发放率高达%而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只有%至于资本支出与公司市值的比例员工人数及销售额的增速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分别为%%及%明显高于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及%

  如何完善信托治理

  要避免家族信托企业股权所伴随的两大问题必须在信托内设置有效决策监督与调解纷争的治理机制目前家族信托的受托人一般为银行其主要功能只是托管财富及分配信托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并无积极的治理功能有些家族甚至委托家族成员充当受托人更增加了信托治理的风险信托资产被某些家族成员掏空的疑案时有听闻

  例如旗下拥有堡狮龙国际HK的香港罗氏集团创办人罗定邦于年成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以其次子罗蜀凯为受托人其孙女罗颖怡则是

  其中一名受益人罗颖怡于年入禀法院指罗蜀凯没有向她提供该信托名下物业和财产的全面和准确数据且未交代这些资产的状况和下落并指罗蜀凯于年已拿走罗定邦遗产中时值约亿元的公司股份现金及物业等

  要降低信托治理的风险建议在信托内设立受托人委员会boardoftrustee除了家族各方代表外委员会亦应包括家族以外的专业人士如税务会计资产管理和法律专才与立场中性的社会贤达以充分发挥平衡利益调解纷争监察决策与资产的作用委员会更需选贤与能聘任合适的企业经理人建立与执行家族成员参与经营的规章同时维护没有参与经营的家族受益人的利益当然委员会还可以协调家族成员各尽所能如担任董事投入公益事业等以维系并发扬家族声誉理念文化等特殊资产非家族中立人士在委员会内应占明显比例有一定任期并有实际的投票决策权若只请家族成员和好友担任委员委员会将有名无实

  不过严重的家族冲突还是难以由受托人委员会解决其实家族信托创立人可以考虑容许信托基金在特定情况下解散或将信托财产转让美国索尔兹伯格家族信托基金便是一个例子这一信托控制着《纽约时报》的大部分特殊表决权股份共有名受益人及名家族受托人其条款中列明倘若得到名家族受托人一致同意信托基金内的股权便能够

  转让包括给非家族外人这一规定至少可以让受益人能在严重的家族分歧时有机会将资源重新分配使家族事业不至于陷入长期瘫痪甚至最终倒闭

  归根到底在建立控股性质的家族信托时创立人不应盲目从众或一厢情愿必须深入分析信托对家族与企业的长远影响谨慎权衡利弊并以配套的治理机制促进信托发挥正面功能削减负面影响达成家族和谐永续经营的目标

篇五: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2021年9月26日吴千语的百亿富豪男友施伯雄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奶奶吴淑敏因为一场意外摔跤就这样匆忙离开了人世

  2021去世的7位富豪,有人生前伴侣超千人,有人把全部财产捐清华

  2021年剩下的日子,十根手指都数不全了。2021年,一路在吃瓜的你,哪一个瓜令你记忆深刻,久久不能释怀。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有许多的人长久地离开了我们。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岁月无情折天娇,光阴似箭沙英雄。两巨星去世,让人心痛,永远缅怀。演员当中:吴孟达、于月仙的离世,令人深感遗憾。愿看到此文的你,珍惜今天,珍惜现在,珍惜眼前的人。

  豪门大佬中,2021年也有不少富豪去世了。他们的经历都是一部传奇。有人生前交往过上千名女友;有人享年50岁;有人活到103岁。

  1、左晖,(1971年1月19日-2021年5月20日)肺癌去世,享年50岁。

  左晖,以身价高达人民币2220亿余元,他力压王健林、许家印等房产大佬。

  他仅仅当了一个星期的中国地产新首富,就因病去世了,享年50岁。

  事业正处于巅峰时期,刚攀上财富高峰的人。没有享受事业和财富的馈赠,就永远地离开了,令人惋惜。

  左晖陕西渭南人,父母都是搞科研。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基因。

  1992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大学毕业后,左晖留在北京加入了“北漂一族”。在北京没有背景、没人脉,一切都靠自己,他当过3年的客服。1995年,他和大学同学各出资5万创业干财产保险代理行业。彼时的保险代理行业门槛非常低,条条框框也没有那么多,主要是利润高,能搞到钱,左晖和同学一干就是五年。这五年,左晖赚了不少钱。

  2000年保险代理行业发生了一些变化。左晖独到的眼光看到这种小打小闹的创业,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转行干房地产。2001年,他创办了链家;2004年,定下一个原则:不赚差价,改变地产中介吃差价的“潜规则”;

  2010年-2011年,提出了“真房源”、“真价格”、“真信息”的宗旨。

  2018年,他在链家的基础上,悄然上线了贝壳找房;2020年8月13日,贝壳找房上市。

  2005年,左晖步入婚姻生活。2008年迎来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女孩子。两年后,他第二个孩子也呱呱落地,幸运的是一个男孩。不幸的是,早在2013年9月,左晖就查出了肺癌,起初在国内治疗,切掉了三分之一的肺左晖听闻,孩子要到6岁才有记忆。为了能陪伴孩子,他积极配合治疗,飞往国外各地治病,他做过化疗手术,也尝试过细胞治疗技术。他想留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想让儿子记住他。

  2020年采访时被问到,对于过往有什么要珍惜的问题。左晖深情温柔地说道:“对于过去没有什么好留恋,我只在乎未来,想要见到20年后的他。”

  左晖为中国的房屋租赁和二手房买卖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他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他的人生虽短暂,却非常精彩,值得我们回顾他。5月20号,空气弥漫灰色,天空却是粉色来迎接他。

  2、吴远之(1966年7月-2021年12月22日)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5岁。

  吴远之,海南海口人。昔日的云南“茶王”、大益茶集团的董事长。十多年深耕普洱茶领域,以普洱茶为核心。2005年,演员张国立和“马帮进京”在老舍茶馆拍出了160万天价茶叶,令普洱茶成功出圈,收藏价值也更加凸显高地位。

  据公开信息显示,吴远之最初的专业不是从商。他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飞机设计专业。

  毕业后,远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吴远之曾在海南政府工作过。2004年11月,刚好国营勐海茶厂改制,吴远之以1个亿的价格收购了勐海茶厂,后来改名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吴远之很有商业头脑,先是效仿了“马帮进京”发起了“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的活动。转眼到2008年,他又发现新商机,借着奥运会的热度,他斥巨资5000万人民币拿下央视黄金资源广告。

  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大益茶占据茶行业榜首,品牌价值就大约112.02元。

  2017年,吴远之引领“大益普洱茶”走向奢侈,更要它成为“茶中茅台”。

  而他也真的做到了。根据大益茶行情网显示,一款2003年的六星孔雀班章饼散筒的行情价就为450万一提。

  随着普洱茶“炒作”的争议不断。吴远之也因此做出回应。他表示:“普洱茶在没有被喝掉之前,微生物一直在工作,茶的品质是一直在变化的。”吴远之的成功依旧在。2021年3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第三届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看着风光无限,病魔却早已向他伸出了魔爪。2021年12月20日,大益集团发布了一则讣告,宣布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突然去世这一消息。在旅居加拿大期间,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

  3、解直锟(1961年1月-2021年12月18日)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1岁。

  解直锟是中植集团的创始人解直锟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人,原名“解植锟”,有大师指点后,发现“植”与他从事的工作相克,便改名。他有着另一重身份,是著名女歌手毛阿敏的丈夫。两人结婚以来,非常低调,毛阿敏从不在公众场合提起丈夫。

  解直锟从一名印刷工人到万亿资产的掌舵人。上世纪90年代,许多人为了维持生计盗采林木换取资金,许多居民和林场工人会将木材盗伐后卖给解直锟。解直锟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开公司,转战金融,到成立“中植系”商业帝国。1995年,中植企业成立,注册资金总额5000万。它的产业链涉及造纸、材料和房地产、信托业务。

  61岁的解直锟资产百亿。有花不完的钱,人却走了。2021年解直锟以260亿身家,登上了胡润百榜首第241名。解直锟做事很踏实,做人很低调,做公益很热心。2021年,解直锟以18180万元的现金捐赠总额,位列《2021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26位。

  2003年低调与毛阿敏结婚。生完孩子后,毛阿敏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家里。如今,丈夫突然撒手人寰,留下一对未成年的儿女和家产给毛阿敏。这突如其来的不幸,对于孩子和毛阿敏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爱自己,爱身边的人。名利和财富在健康面前不值得一提。

  4、林建名(1937年-2021年1月8日,84岁)淋巴癌病

  逝,享年84岁

  林建名,人称“大少”,大房所生。他是香港已故富商林百欣的大儿子,林百欣是潮汕富豪传奇人物之一。林建名却是不受宠的一个。父亲娶了二房太太后,便忘了大少奶奶,大房所生的儿子自然也“失宠”,二房的儿子林建岳则像一块宝。父亲在世时,就重点培养弟弟林建岳,则他把他搁置在一旁。父亲去世后,六家上市公司包括股份以馈赠或是转让给了二房太太和林建岳。而“大少”林建名只分了180万。拿着180万边一边搞事业,一边沉迷于女人身上。

  事业上得不到父亲重用,他就一门心思扑在恋爱身上。他活成了“男人最羡慕的样子”。他经历过三段“快餐”式婚姻,但最后都以离婚收场。

  林建名的一生,除了“阔少”、“富二代”、“富豪”的头衔之外。

  他还有一个“风流大亨”的名号。父亲林百欣去世后,他就越来越放飞自我,上演一段接一段的

  “爷孙恋”感情。林建名生前自曝:“我拥有超过一千位X伴侣,同时拥有很多位

  女朋友,多到根本记不住每个女孩的名字,只记得最年轻的是19岁。”

  2007年,林建名已经70岁了。

  却被曝光与23岁的姚韵在恋爱。2014年,76岁的林建名又与31岁的香港演员苟芸慧被曝光“爷孙恋”。苟芸慧拍摄过《法证先锋3》和《金枝玉孽2》等影视。

  78岁的时候,又被曝光与33岁的台湾小姐姐恋爱。到了2018年,又换了一个更年轻的神秘女孩,年仅21岁。2019年,还和一位年轻的女明星一起看演唱会。“这把刀真锋利。”

  纵观林建名千姿百态的“爷孙恋”,不得不说他“宝刀未老”的状态。

  挑选的女生也都是漂亮女孩。林建名最出名的恋情,莫过于被一个叫何傲儿的女孩“拒绝”了。早在2014年7月份,林建名认识了身材苗条的何傲儿。有个性的女人,往往能抓住男人的心。何傲儿便是这样的人。父亲投资失败,便让女儿“特意”接近林建名。何傲儿也顺利签约进入林建名的娱乐公司旗下。

  欲情故纵,这招何傲儿玩地很溜。面对林建名的喜欢,她对外打死不承认这段感情,一直声称是“干爹”。女人都是喜欢珠宝,林建名大手笔送何傲儿4克拉钻戒。

  2021年1月8日,林建名在养和医院因淋巴癌去世后。何傲儿当晚也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

  你离开了,你是我尊重的最酷的干爹和伯乐。

  我永远怀念你的慈祥和笑脸,感恩生命有你。

  林建名葬礼当天,谢霆锋的父亲谢贤也现身葬礼。成龙、曾志伟、蔡少芬、陈奕迅等明星都到场。演员张卫健则是以义子的身份出席,他还需要负责抬灵。林建名的一生是成功的,并非全部来自于父辈遗留的财产,而是他敏锐的商业头脑、毒辣的眼光。

  五、吴淑敏(2021年9月,意外跌倒去世)

  百亿豪门阔太吴淑敏。吴淑敏是豪门太太中一直稳居“正宫”的人物之一。

  他的丈夫是白手起家的施子清,祖籍福建省。施子清作为“福建帮”的代表人物之一,坐拥百亿资产离不开太太吴淑敏的帮助。吴淑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和丈夫琴瑟和谐共处,她也丈夫事业上的最佳搭档。

  施子清曾在香港创办了集美侨校,并且出任校长一职。婚后,施子清和吴淑敏很恩爱,生了4个儿子,他们是:施荣怡、施荣怀、施荣恒、施荣忻。施子清从教育转型从商。吴淑敏一路支持他,给予他帮助。

  夫妇两人,一心向善。夫妻二人常常做一些回馈社会的善举,也参与很多基础建设。吴淑敏的葬礼上聚集了有名人士,这也说明她生前为人处世处理得很妥当。郭晶晶、霍启刚这样重量级别的人物,也素装出席了葬礼。

  吴淑敏骤然离世,最悲伤的莫过于施子清,老伴先行一步离开,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这个家族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他们被关注,是因他们的孙子吴伯雄和娱乐圈女明星吴千语在谈恋爱。

  吴千语在内陆名气不大,但在香港还是很受欢迎的女明星。他曾是演员林峰的前女友,但因父亲的反对,才有了现任张馨月的出现。

  2021年9月26日,吴千语的百亿富豪男友施伯雄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奶奶吴淑敏因为一场意外摔跤,就这样匆忙离开了人世。

  而他还没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施伯雄在文中,谈到曾经和爷爷奶奶去游乐园,他们告诉他钱来之不易,要珍惜。奶奶还常常给他夹菜。

  一个那么慈祥的奶奶,就这样离开了,令人惋惜。

  6、曹光彪(1920年-2021年3月12日)享年101岁,香港逝世

  曹光彪是“宁波帮”杰出的一位代表人物之一,是享誉海内外的爱国企业家。

  他一生至死都心系着国,他爱国、爱港、为改革开放、两地繁荣昌盛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做出了贡献。

  曹光彪在临终嘱托:把自己名下的所有财产捐献给清华大学,助力清华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因为一场变故,曹光彪早早辍学从商。他接手父亲的“鸿祥”布店。生意越做越红火。1978年,曹光彪在内陆投资开办了一家毛织厂。随后他又将生意转辗到了国外葡萄牙、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他的产业遍布世界各地,曹光彪被称作为“世界毛纺大王”。

  随后,他又发展了航天业务,他创办了第一家由港人自己管理的“港龙航空公司”。

  打破了以往香港航空业由英资垄断的历史。由此可见,曹光彪在港商大佬中的地位。

  他也是改革初期首个到内陆投资办厂的港商。“嫦娥”二号、三号和四号等航天工程中的光学镜头就是用曹光彪投资的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世界巨头莱卡相机的镜头,也是来自他投资的镜头。

  他对经济和教育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知情人透露,曹光彪一生捐款超过3亿人民币。特别是在清华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大学中捐教学设备、设立奖学金等吸引人才。著名的沃顿商学院给他颁发了“沃顿院长勋章”。

  为表彰他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1999年,编号为4566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曹光彪星”。他一生低调,一生都在爱国、爱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仍在做好事。

  这样的好人,值得我们尊敬。

  曹光彪先生,太令人敬仰了。曹光彪先生,一位功德无量的企业家。令人遗憾的是2021年3月12日逝世了,享年101岁,也算是高寿了。

  7简幸春(1918年—2021年4月29日)享年103岁。

  简幸春和吴淑敏都是香港百亿阔太。简幸春是“香港船王”许世勋的妻子。简幸春还是香港李嘉欣的婆婆。

  简幸春一共有三个孩子。长子许晋干深受简幸春夫妇喜爱,可惜,天妒英才,2014年英年早逝。而他们的小儿子许晋亨是出了名的一个花花公子。对家族生意不感兴趣,对娱乐圈中的女明星颇感兴趣。

  夫妇二人之后,决定把450亿港元的身家全部放在了基金会里面。不过,许晋亨和李嘉欣每个月可以领200万的“工资”作为生活开销。

  我们以为有很多分离,都能够再见,可其实很多分别,就是永别,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先来,只愿在有限的时光里不留遗憾。

篇六: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财富灵活传承家族信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和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如“学业规划”、“结婚”“年龄阶段规定”等等,以此来保障继承人的理性选择,避免继承人好逸恶劳。案例1:戴安娜王妃的遗嘱信托

  在1993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嘱,自己一旦去世,要求将她1/4的动产平分给自己的17名教子,而另外3/4财产则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必须要等到他们25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1997年12月,戴安娜遗嘱执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嘱修改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修改了部分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650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龄提高到30岁,到年满25岁时能支配全部投资收益,而在25岁之前只能支取一小部分,并且要获得遗产受托人的许可。戴妃1997年猝然离世后,留下了2100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850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收益估计已达1000万英镑。

  评价:戴妃香消玉殒后,交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受益人每年都有丰

  厚回报。国际经济形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卓识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仅荫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人。家族信托的安排可以避免财富缔造者们去世后,家庭悲剧、亲情离散、企业分崩离析等不幸的频繁上演,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避免子女败家。财产安全隔离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即是通过信托框架将传承资产从个人资产剥离,以避免未来在个人或企业遇到风险或倒闭时,个人资产被无限卷入,同时避免离婚等家族事件对企业经营和资产造成影响。案例2:默多克的家族信托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GCM信托公司设立并运作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持有新闻集团近40%的拥有投票权的股票,其中超过38.4%的股票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子女。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的四个子女是这个信托的监管人,拥有对新闻集团的投票权;而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仅享有受益权而无投票权。这样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在默多克与邓文迪离婚案中,邓文迪只分得2000万美元资产,与默多克134亿美元总资产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离婚之事丝毫未影响新闻集团的资产和运营。

  评价:现实中我们的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多家企业的实

  际控制人,而且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并不能清晰划分。当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时,企业家个人资产往往也成了债务追偿对象。如果企业家或其子女发生婚姻变故家庭财富将面临重大的变故。而家族信托的防火墙功能使财产安全隔离,因为信托财产是独立的,其所有权与受益权严格区分,信托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受托人,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财产隔离。因此委托人的任何变故,都不会影响家族信托财产的存续与受益人的受益权。因此,国内的富豪也纷纷寻求家族信托的庇护,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及妻子张欣、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均是通过在海外设立信托基金来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节税避税家族信托能很好的规避遗产税,因为信托财产名义已经是受托人的,委托人名下没有登记财产,所以也无法征收遗产税。案例3:龙光集团家族信托

  在2013年5月15日,纪凯婷通过在根西岛注册成立的信托公司KeiFamilyUnitedLimited,成立了一项家族信托。2013年5月15日,该信托公司收购英属维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信托公司是一家由BrockNomineesLimited及TenbyNomineesLimited各自拥有50%股权的公司,而其代表于根西岛注册成立的公司CreditSuiseeTrustLimited(为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持有信托公司的股份。家族信托的受益人

  股公司经营着香港最大的钢铁公司。1997年香港回归,由于家族生意前景和中国政治、经济风险(如外汇管制)的不确定性,庞鼎文有意将公司迁出香港,同时采取设立家族信托为家庭和子女保护财产。通过家族信托运作,庞鼎文的巨额财产全部转移进多个复杂的信托计划中。通过这个计划,庞鼎文实现了将财产隐蔽低调的转移出香港、从而规避各类风险以保护财产的目的。

  评价:家族信托结构设计涉及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在家族信托业务操作过程中,很多委托人都具有非常复杂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和一些较为私密隐蔽的诉求,而这都可以通过信托团队设计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通过巧妙的信托结构设计予以满足,达到信息严格保密要求。

  小结:对于高净值客户的财富传承需求来说,家族信托虽然不能堪称完美,但在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工具里面,已然是最出色的一个。家族信托是实现信息保密、资产保障、税务筹划和继承安排等多项重要功能的安全卫士。家族信托模式的财产管理制度,纽结了人力、企业、家族和资产,在这种法律制度框架下,各种各样的财富、人力、智力资本、金融资本甚至家族价值观被统一在一个平台上运作,为资产的传承和继承人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顶层设计。家族信托安全卫士能保护财富不再“裸奔”与“灭顶”,正逐渐成为顶级富豪的“标配”,助力富豪们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财富隔

  离保全和传承安排。

篇七: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国外的遗产信托

  信托制度起源与英国,它是一种以资产为核心、以信用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的现代财产管理制度,是一种财产转移的巧妙设计,适应性极强,具有多样化的社会功能,在财产管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和社会公益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便利功能与作用空间。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而且在形式上也丰富多彩,有民事信托,营业信托和公益信托等。

  在英国,信托业体现了浓厚的传统色彩。不管现代经济社会中商事信托在信托业中占据多大的份额,英国仍秉承和偏重着传统的信托业务,即个人信托和公益信托。所谓个人信托主要是以遗产信托为主。反映在这方面的是,英国的金融信托业所承接的业务量占个信托业的80%左右。其业务内容涉及:1、财产管理;2、执行遗嘱;3、管理遗产;4、财务咨询,包括对个人财产在管理、运用、投资以及纳税等方面的咨询等等。公益信托与私益信托对应,主要指人们将捐赠或募集的款项交给受托人,指定受托人运用受托资金或财物兴办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英国有许多遗产信托基金,老人们可以将其财产委托给信托基金来管理,并按自己的愿望来规划使用。与此相反,法人受托业务在英国则占比率很少,且主要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兼营。虽然在商事信托的发展和运营上英国远不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但在民事信托方面英国毫无疑问地仍占据着金字塔的塔尖,地位无可置疑。(提示:本文已由信托法律网重新编辑)

  美国是世界上信托业务最为发达的国家。二战至今,美国信托业基本上已为本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商业银行所设立的信托部所垄断,目前位居美国前100名的大银行管理的信托财产占全美国信托财产的80%左右,处于无可争议的垄断地位。例如,银行家信托公司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支柱之一,有分支机构约100家,资产额达426.7亿美元。

  遗嘱信托在美国也异常发达。这与美国社会固有文化有很大关系,在观念上,美国人和我们东方民族有着很大区别,很少人避讳在生前提及“死”。相反,他们先预期到死,感到为家人预先设定好财产计划是自己生前的义务。于是遗嘱信托在美国便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美国的家庭及个人财产规划,从理财、节税到整体财产分配及继承,多由专业财税顾问结合会计师及律师共同规划。因美国的遗产税最高为55%,税法规定每人一生的赠与或继承免税额总计为67.5万美元(2000年标准),所以遗产信托的设立,就成为美国人财产规划(或遗产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个人乃至家庭的重要理财工具。美国一些著名家族,如肯尼迪、洛克非勒家族的资产就是利用信托形式,特别是遗产信托的形式,使得家族资产得以永续及传承。

  在观念上,美国人和我们东方民族有着很大区别。按照信托法规定,所谓遗嘱信托,是指立遗嘱人将自己的财产权转移至受托人名下,由受托人按立遗嘱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或处分的行为(参见信托法第二条)。在遗嘱中一定要明确地记载信托的宗旨、信托的目的、信托财产和受益人。作为遗嘱信托,立遗嘱人死亡,信托便立即生效。这是遗嘱信托的一大特征。

  日本是大陆法系国家里信托业非常发达的代表,其信托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2003年为止,日本信托银行受托的信托财产总额已超过30兆日元。在日本一直以来注重的都是商事信托,民事信托几乎被人遗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近年来民事信托在日本反映出了长足发展的趋势。至于遗产信托,由于日本民族属东方文化圈,很少人愿意在生前谈及“死”[2]。受这一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遗嘱信托在日本可供统计的数量自是少得可怜。但与此有着相同意义的、是近几年来非常盛行的“生前信托”(应该说日本人发明的一个代用词语)。所谓生前信托,其实就是遗嘱信托的一种,是指委托人在生前和受托人之间基于信托契约,把享有的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去管理、运用(大都存放在信托银行里,作为银行的遗嘱执行业务)。委托人出于生前赠与目的,在生前信托中,通过信托设定,委托人自己生前是受益人,但在其死后,则由他人(妻子,孩子等)成为受

  益人,于是被称为“遗嘱代用生前信托”。由于它不像遗嘱信托那样,在设定形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加之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国民资产形成的发展,对继承人进行平均分配继承的主张的出现,使得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与遗嘱信托相关的知识在国民中的普及,生前信托近年来在日本得以每年平均10%以上的比率大幅度攀升。日本著名信托法学者能见教授指出,与单纯的赠与和遗赠不同,在财产的处分的过程中,以及最终的分配方法上,更能体现财产处分人的细微意思,从而保障老年人或身有残疾者的生活、以及中小企业主的事业继承。这是一种混合型的财产处分形式,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3]。同属大陆法系的国家,同属东方文化的日本的经验对我国遗产信托的发展应该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目前在中国建立遗产信托制度的可行性

  如上所述,遗产信托在国外是一种解决遗产继承的有效的金融工具,加上我国开征赠与税和遗产继承税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且我国国民私有财产的增加,为开展遗产信托创造了基础条件,所以我们断定它不但能适应中国的国情,而且也会像日本一样有着长足发展的前景。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发展遗产信托的客观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开始形成一大批具有遗产信托要求的客户群,并积累了大量可供作信托财产的社会财富。在传统上,中国民间非常重视财产的继承问题,它关系到民众的切身经济利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继承无处不在。遗产继承已是深刻的社会问题,加之我国遗产继承税和赠与税的即将开设,遗产信托的潜在客户群是相当庞大的;

  其次,从法律方面来看,自2001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以《信托法》为代表的信托法律法规,为遗产信托在中国的发展制定了法律基础;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国民间相当重视亲

  友之间的互信关系,无论是在商业还是其他领域,关系的应用相当普遍,这是民事信托(包括遗产信托)发展的文化基础;从信托业本身来说,中国信托业在经历了多次整顿后开始步入正轨,现存的信托机构在实力与信誉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与进步,行业自律以及对信托业的认识有了空前的提高,对履行信托目的的忠实义务有了切身的感受,加上从事信托研究的人也日益增多,信托的影响力正在扩大。www.trust518.com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遗产信托是个阳光产业,是各个信托机构千方百计要开发的大市场,它在中国必将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提示:本文已由信托法律网重新编辑)

  中国发展遗产信托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既然信托作为崭新的现代投资理财制度已经被移植到我国,况且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就应逐渐完善与其相适应的法律制度。面对遗产信托的美妙前景,根据现行法律的状况,我们设想在法律的实践上必定会出现一些尴尬。

  1.税制方面。现行的税制严重制约了信托业的发展。按照我国现行税制,在信托财产的转移过程中必将遭遇重复征税。即当信托财产由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时,要征收一次财产转让的交易税,而当信托关系终止,信托财产返还给受益人或信托财产最终权利归属人时,还要缴一次财产转让的交易税,结果等于要缴两次税。我国眼下还没有出台避免双重征税的具体规定。这种税制上的滞后,从客观上遏制了信托业的开展。信托虽然是个好的投资理财制度,但人们也会为此望而却步,最终成为一个只能用作观赏的花瓶。而具体到遗产信托也就更加无从谈起,还不如简单地利用民法的继承或赠与来处置遗产。既然信托制度已经引入,其相关的法律制度理应尽快完善,否则只会阻碍它的发展。由于我国和日本都属大陆法系的

  国家,在文化和社会习惯意识上很多相近之处,所以在制定中国的信托税收政策方面,除了应当遵循信托制度的基本原理外,极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和通行的法律规定,尤其是日本的经验。

  在信托税制上,首先要确定纳税主体。日本信托税制的基本原理是信托导管理论。根据日本信托法的规定,信托财产不属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也不承认信托本身具有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因而任何信托收益在法律上都不属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日本《所得税法》和《法人税法》规定,信托财产不属于受托人的财产,由信托财产所产生的信托收益,在税法上直接视为是受益人的收益,因此对信托收益的课税,是对受益人的课税,而不是对受托人的课税,也不是对信托的课税。纳税主体是受益人,而不是受托人,也不是信托本身。这种观点在日本税法理论中被称为“信托导管原理”。根据这种原理,在信托收益的计算中,所有信托财产在扣除必要费用后,均应归属于受益人。但受益人仅对信托收益部分缴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对于信托本金部分并不纳税。运用导管理论,制定信托税制,将会克服现行税制对发展信托的不利因素,况且也符合我国谁受益谁交税的原则,同时也为遗产信托在中国的发展扫清障碍。

  2.受托人资格方面。在受托人资格问题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12条第2款)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信托业务。据此可以认为信托的受托人只有拥有信托业务经营的资格者才能成为信托的受托人。从理论上来讲显然是不妥的,它会造成强行规定委托人只有在具备经营信托业务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中去选择,否则就无法达到设立信托的目的的客观结果。换句话来说,可以解释为自然人是不能担任信托的受托人的。从信托设立的基本原则和尊重委托人的意愿出发,显然这样是有悖信托法的基本原则的[4]。在中国民间,民众显然更相信亲友之间的关系,在对信托公司的信誉尚存疑问的今天,委托人肯定会犹豫再三。信托源于英国,作为受托人管理和处分委托人交给的信托财产,是一种社会荣誉的体现,是受托人受到信任的最大反映。因此,才有信托法的第二条定义:“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参见信托法第二条)。从这一意义出发,也带来了对受托人资格的规定,我国信托法第二十四条受托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因此除去商事信托之外,笔者认为,在民事信托方面,应放开受托人的资格规定。www.信托理财.com

  3.信托合同金额方面。在信托合同金额最低限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行法规规定,信托资金每笔最低不得少于5万元[5]。笔者实在不明白这一标准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以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准来看,5万元的标准过高,对于广大农村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上万元的存款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显然这一规定标准不利于民事信托(包括遗产信托)的开展,因为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及中小城市遗产纠纷非常多,这里的人均收入并不是很高。再者,信托最早就是作为一种个人财产的管理制度出现的,目的在于使财产保值增值,而资金的限制显然与这一目的相悖,这会让信托变成富人专用的工具。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条款进行修改,以适应国情的需要。

  以上仅举与遗产信托相关的几个突出问题,其他诸如有价证券、土地、知识产权等等都可能是遗产的一部分,这里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论述了。(北京信泽金理财顾问有限公司推荐本文)

篇八: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财富灵活传承家族信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和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如“学业规划”、“结婚”“年龄阶段规定"等等,以此来保障继承人的理性选择,避免继承人好逸恶劳。案例1:戴安娜王妃的遗嘱信托

  在1993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嘱,自己一旦去世,要求将她1/4的动产平分给自己的17名教子,而另外3/4财产则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必须要等到他们25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1997年12月,戴安娜遗嘱执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嘱修改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修改了部分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650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龄提高到30岁,到年满25岁时能支配全部投资收益,而在25岁之前只能支取一小部分,并且要获得遗产受托人的许可。戴妃1997年猝然离世后,留下了2100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850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收益估计已达1000万英镑。

  评价:戴妃香消玉殒后,交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受益人每年都有丰

  厚回报.国际经济形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卓识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仅荫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人。家族信托的安排可以避免财富缔造者们去世后,家庭悲剧、亲情离散、企业分崩离析等不幸的频繁上演,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避免子女败家.财产安全隔离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即是通过信托框架将传承资产从个人资产剥离,以避免未来在个人或企业遇到风险或倒闭时,个人资产被无限卷入,同时避免离婚等家族事件对企业经营和资产造成影响.案例2:默多克的家族信托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GCM信托公司设立并运作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持有新闻集团近40%的拥有投票权的股票,其中超过38。4%的股票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子女.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的四个子女是这个信托的监管人,拥有对新闻集团的投票权;而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仅享有受益权而无投票权。这样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在默多克与邓文迪离婚案中,邓文迪只分得2000万美元资产,与默多克134亿美元总资产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离婚之事丝毫未影响新闻集团的资产和运营.

  评价:现实中我们的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多家企业的实

  际控制人,而且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并不能清晰划分。当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时,企业家个人资产往往也成了债务追偿对象。如果企业家或其子女发生婚姻变故家庭财富将面临重大的变故。而家族信托的防火墙功能使财产安全隔离,因为信托财产是独立的,其所有权与受益权严格区分,信托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受托人,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财产隔离.因此委托人的任何变故,都不会影响家族信托财产的存续与受益人的受益权。因此,国内的富豪也纷纷寻求家族信托的庇护,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及妻子张欣、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均是通过在海外设立信托基金来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节税避税家族信托能很好的规避遗产税,因为信托财产名义已经是受托人的,委托人名下没有登记财产,所以也无法征收遗产税.案例3:龙光集团家族信托

  在2013年5月15日,纪凯婷通过在根西岛注册成立的信托公司KeiFamilyUnitedLimited,成立了一项家族信托。2013年5月15日,该信托公司收购英属维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信托公司是一家由BrockNomineesLimited及TenbyNomineesLimited各自拥有50%股权的公司,而其代表于根西岛注册成立的公司CreditSuiseeTrustLimited(为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持有信托公司的股份.家族信托的受益人包括

  纪凯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女士的父亲纪海鹏).纪凯婷为家族信托的托管人及受益人,该信托的设立是为持有纪凯

  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海鹏)于上市公司的权益。家族信

  托拥有信托公司的全部权益,而信托公司则持有英属维京群

  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由此,在家族信托充分隔离的基础

  上,再通过离岸公司实现另一层隔离。风险和税负的合理规

  避运用到了极致!

  评价:龙光集团的创始人纪海鹏先生,以国际化的视野

  和智慧,用辩证的法律化思维,在其正值壮年之时,家族企业

  处于上升阶段,便花大力气对公司架构进行重新布局和安排,

  提前进行传承设计,在子女尚轻之时便将其扶上马,同时仍

  亲自掌舵领航,以便在时机成熟之后交班传递,最终实现完

  美交接,合理的规避了遗产税。同样,李嘉诚也设立了多个

  家族信托基金,分别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并指定其妻子及

  子女为受益人。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公司股份,使得李超

  人即使年赚60多亿港元,也可以通过合理避税缴纳零元所

  得税.家族治理与文化共同传承

  家族信托的一个重

  要功能就是托管家族企业股权,实现家族财富与家族文化的

  共同传承.

  案例4: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在1882年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家族传承其实不是说非得子继父业,洛克菲勒家族已传承到了第五代,但每一代

  洛克菲勒感兴趣的方向都大相径庭,如第二代洛克菲勒投资商业地产;第三代则是金融家,开创风投先河;第五代洛克菲勒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其家族股权实际上已经作为信托资产,名义上已脱离洛克菲勒家族的实际控制,由信托持有并独立运作,既能保证财富的所有权不旁落,同时也能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所资助。

  评价:目前为止,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到了第六代,却依然在全球各行业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完全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这其中,洛克菲勒家族基金功不可没。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财产不会面临因控制人婚变而引发的股权纷争、股价震荡、甚至企业瘫痪等灾难性风险。家族信托不仅保住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资产,而且对于其子孙后代来说,巨大的财富将不会使他们受到迷惑和压迫,反而变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维续家族事业的动力和支持。信息严格保密家族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管理和运用都以受托人的名义进行,除特殊情况外,受托人无权向外界披露家族信托财产的运营情况.而且使用家族信托时,在委托人去世前,家族财产已完成转移,避免了遗产认证的过程。案例5:中国香港庞鼎文家族信托

  在庞鼎文诉香港遗产税署一案中,因为诉讼的需要,庞鼎文生前所设立的家族信托相关信息才得以披露。庞鼎文是一个成功的香港商人。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通过一家控股

  公司经营着香港最大的钢铁公司。1997年香港回归,由于家族生意前景和中国政治、经济风险(如外汇管制)的不确定性,庞鼎文有意将公司迁出香港,同时采取设立家族信托为家庭和子女保护财产。通过家族信托运作,庞鼎文的巨额财产全部转移进多个复杂的信托计划中。通过这个计划,庞鼎文实现了将财产隐蔽低调的转移出香港、从而规避各类风险以保护财产的目的。

  评价:家族信托结构设计涉及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在家族信托业务操作过程中,很多委托人都具有非常复杂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和一些较为私密隐蔽的诉求,而这都可以通过信托团队设计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通过巧妙的信托结构设计予以满足,达到信息严格保密要求。

  小结:对于高净值客户的财富传承需求来说,家族信托虽然不能堪称完美,但在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工具里面,已然是最出色的一个。家族信托是实现信息保密、资产保障、税务筹划和继承安排等多项重要功能的安全卫士。家族信托模式的财产管理制度,纽结了人力、企业、家族和资产,在这种法律制度框架下,各种各样的财富、人力、智力资本、金融资本甚至家族价值观被统一在一个平台上运作,为资产的传承和继承人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顶层设计。家族信托安全卫士能保护财富不再“裸奔”与“灭顶”,正逐渐成为顶级富豪的“标配",助力富豪们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财富隔离保

  全和传承安排.

篇九: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

  传承家族信托经典案例及分析汇总

  财富灵活传承家族信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约定各项条款,包括信托期限、收益分配条件和财产处置方式等,如可约定受益人获取收益的条件如“学业规划”、“结婚”“年龄阶段规定”等等,以此来保障继承人的理性选择,避免继承人好逸恶劳。案例1:戴安娜王妃的遗嘱信托

  在1993年,戴安娜王妃立下遗嘱,自己一旦去世,要求将她1/4的动产平分给自己的17名教子,而另外3/4财产则留给威廉和哈里王子,但必须要等到他们25周岁时才能予以继承。1997年12月,戴安娜遗嘱执行人向高等法院申请了遗嘱修改令,为了保护两位王子,修改了部分条款的细节,将他们支取各自650万英镑信托基金的年龄提高到30岁,到年满25岁时能支配全部投资收益,而在25岁之前只能支取一小部分,并且要获得遗产受托人的许可。戴妃1997年猝然离世后,留下了2100多万英镑的巨额遗产,在扣除掉850万英镑的遗产税后,还有1296.6万英镑的净额。经过遗产受托人多年的成功运作,信托基金收益估计已达1000万英镑。

  评价:戴妃香消玉殒后,交付信托机构的遗产经过专业的运作,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值,并保证受益人每年都有丰

  。1

  。

  厚回报。国际经济形势的诡谲多变没有给她的遗产造成多少负面影响,这首当其冲归功于她的远见卓识和家族信托的魅力,才能使母爱不仅荫蔽两个儿子,还惠及儿媳和后人。家族信托的安排可以避免财富缔造者们去世后,家庭悲剧、亲情离散、企业分崩离析等不幸的频繁上演,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避免子女败家。财产安全隔离家族信托还可以充当财产的“防火墙”,即是通过信托框架将传承资产从个人资产剥离,以避免未来在个人或企业遇到风险或倒闭时,个人资产被无限卷入,同时避免离婚等家族事件对企业经营和资产造成影响。案例2:默多克的家族信托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通过GCM信托公司设立并运作家族信托,默多克家族持有新闻集团近40%的拥有投票权的股票,其中超过38.4%的股票由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受益权人是默多克的六个子女。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的四个子女是这个信托的监管人,拥有对新闻集团的投票权;而默多克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的两个女儿仅享有受益权而无投票权。这样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就牢牢掌握在默多克家族的手中。在默多克与邓文迪离婚案中,邓文迪只分得2000万美元资产,与默多克134亿美元总资产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离婚之事丝毫未影响新闻集团的资产和运营。

  评价:现实中我们的许多高净值客户都是多家企业的实

  。2

  。

  际控制人,而且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并不能清晰划分。当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时,企业家个人资产往往也成了债务追偿对象。如果企业家或其子女发生婚姻变故家庭财富将面临重大的变故。而家族信托的防火墙功能使财产安全隔离,因为信托财产是独立的,其所有权与受益权严格区分,信托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受托人,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其他财产隔离。因此委托人的任何变故,都不会影响家族信托财产的存续与受益人的受益权。因此,国内的富豪也纷纷寻求家族信托的庇护,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及妻子张欣、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均是通过在海外设立信托基金来实现家族利益最大化。节税避税家族信托能很好的规避遗产税,因为信托财产名义已经是受托人的,委托人名下没有登记财产,所以也无法征收遗产税。案例3:龙光集团家族信托

  在2013年5月15日,纪凯婷通过在根西岛注册成立的信托公司KeiFamilyUnitedLimited,成立了一项家族信托。2013年5月15日,该信托公司收购英属维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信托公司是一家由BrockNomineesLimited及TenbyNomineesLimited各自拥有50%股权的公司,而其代表于根西岛注册成立的公司CreditSuiseeTrustLimited(为家族信托的受托人)持有信托公司的股份。家族

  。3

  。

  信托的受益人包括纪凯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女士的父

  亲纪海鹏)。纪凯婷为家族信托的托管人及受益人,该信托

  的设立是为持有纪凯婷及其家庭成员(不包括纪海鹏)于上

  市公司的权益。家族信托拥有信托公司的全部权益,而信托

  公司则持有英属维京群岛控股公司的全部权益。由此,在家

  族信托充分隔离的基础上,再通过离岸公司实现另一层隔

  离。风险和税负的合理规避运用到了极致!

  评价:龙光集团的创始人纪海鹏先生,以国际化的视野

  和智慧,用辩证的法律化思维,在其正值壮年之时,家族企

  业处于上升阶段,便花大力气对公司架构进行重新布局和安

  排,提前进行传承设计,在子女尚轻之时便将其扶上马,同

  时仍亲自掌舵领航,以便在时机成熟之后交班传递,最终实

  现完美交接,合理的规避了遗产税。同样,李嘉诚也设立了

  多个家族信托基金,分别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并指定其妻

  子及子女为受益人。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有公司股份,使得

  李超人即使年赚60多亿港元,也可以通过合理避税缴纳零

  元所得税。家族治理与文化共同传承

  家族信托的一

  个重要功能就是托管家族企业股权,实现家族财富与家族文

  化的共同传承。

  案例4: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亿

  万富翁,他在1882年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家族传承其实不

  是说非得子继父业,洛克菲勒家族已传承到了第五代,但每

  。4

  。

  一代洛克菲勒感兴趣的方向都大相径庭,如第二代洛克菲勒投资商业地产;第三代则是金融家,开创风投先河;第五代洛克菲勒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其家族股权实际上已经作为信托资产,名义上已脱离洛克菲勒家族的实际控制,由信托持有并独立运作,既能保证财富的所有权不旁落,同时也能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所资助。

  评价:目前为止,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到了第六代,却依然在全球各行业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完全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这其中,洛克菲勒家族基金功不可没。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财产不会面临因控制人婚变而引发的股权纷争、股价震荡、甚至企业瘫痪等灾难性风险。家族信托不仅保住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资产,而且对于其子孙后代来说,巨大的财富将不会使他们受到迷惑和压迫,反而变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维续家族事业的动力和支持。信息严格保密家族信托设立后,信托财产管理和运用都以受托人的名义进行,除特殊情况外,受托人无权向外界披露家族信托财产的运营情况。而且使用家族信托时,在委托人去世前,家族财产已完成转移,避免了遗产认证的过程。案例5:中国香港庞鼎文家族信托

篇十: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家族信托研究

  一般而言,富人都希望子女把企业发扬光大,增加家族的财富,因此他们会尽量给后代铺路。一个富家子弟的成长路径往往是:进常青藤名校,学习流行的法律和商科;毕业后先进名企实习,学识先进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再进家族企业,在长辈的耳提面命之下强化训练;最后接管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的配合下打理生意。为帮助富二代接班,不少银行将针对富二代的教育计划作为财富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比如,摩根大通私人银行的NextGen(下一代)项目已经开办了十多年,在世界各地轮回举,行培训的重点是家族企业的投资和管理;汇丰私人银行每年都会在全球举办两三场“遗产”研讨会,将40名25-30岁的富二代聚在一起探讨投资、财富与遗产、领导能力及家族现状;由美国300户富人家庭和他们的理财顾问联合成立的私人投资者学院(InstituteforPrivateInvestors)则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合作了一个项目,针对岁以上的人群传授理财经验。

  然而,并非每个富家子弟都对经营家族企业有兴趣。他们之中固然有李泽楷、何超琼这样野心勃勃的代表,也有很多人渴望在其他职业方向上发展,比如,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彼得分别是摄影师和音乐人,无一进入伯克希尔哈撒韦;邵逸夫也因子女无意继承家业而要出售TVB。因此,很多富人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并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管理资产与分配开支,从而使得家族成员将股东和营运者的角色分开,可以放手

  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保障继承人即使不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生活无忧。家族信托基金中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设置一系列复杂的条款,比如规定家族财产不可分割或信托不可撤销,以避免继承人分产导致股权分散、丧失对家族企业的控制,或因争产导致家庭失和等。

  在欧美等地,家族信托基金的设置相当普遍,洛克菲勒、肯尼迪等家族的资产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管理,拥有道琼斯公司%投票权的班克罗夫特(Bancroft)家族也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股,这一基金由丹佛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受托管理。由于婴儿潮一代的富人不断增加,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现象在美国越来越普遍。IBM掌门人沃森曾设立了一笔数百万美元的信托基金,以自己的孙辈为受益人,他们年满35岁就可以支配基金中各自的份额。新闻集团掌门人默多克与邓文迪的两名女儿也在家族信托基金中享有收益。近十年来,家族信托基金的潮流也不断向亚洲蔓延开,很多富人开始借此传承财富。一些官员在上任时,为保证不牟私利,也会成立家族信托基金,如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即把财产以家族信托基金形式交给父亲唐翔千管理。

  在美国,家族信托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避税。家族可以通过设立理论上可以永续存在的朝代信托(DynastyTrust),避免遗产税和隔代转移(GST)税。有计算显示,由于2007年美国遗产税的最高边际税率高达45%,如果遗产传承三代,通过朝代信托可能会帮继承人节省高达73%的税收。不过,设立朝代信托需要向托管的金融机构

  支付不菲的手续费及管理费(每年的费用有可能是信托资产的1%),因此,为节省管理费,也有许多人会选择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或朋友作为受托人。如雷石东的家族信托基金SMR信托(SMRTrust),主要托管人即是维亚康姆公司CEO、雷石东多年的副手菲力普·道曼。

  伴随家族信托基金的大量设立,产生了众多通过家族信托基金获得大量财富的信托基金宝贝。当这些宝贝年幼时,就有一个信托为他而设立。它一般先由一个委托人信任的人或机构管理,直到孩子的年龄足够大(往往是18或25岁),才可以参与财富的管理。比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子小约翰·肯尼迪生前依靠家族信托基金可以随心所俗地过贵公子的优悠生活,并客串杂志经营业务。他的父亲与叔叔也同样受益于家族信托基金。据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爱德华·肯尼迪称,1936年他4岁时,父亲已为他和哥哥分别设立了10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因此约翰·肯尼迪即便在总统任上也无须动用年薪。同样,约翰·肯尼迪的财产也以信托方式留给了子女。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帕丽斯·希尔顿尽管她的祖父2007年把希尔顿酒店集团以2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私募集团百仕通(Blackstone),并宣布将名下净资产(约23亿美元)及信托基金的97%捐赠给康拉德·希尔顿基金会,但这并不影响已拥有为己而设的家族信托基金的帕丽斯的生活。

  在香港,作为香港船王许爱周之孙、中建企业主席许世勋之子,许晋亨的收入同样来自家族信托基金。许爱周上世纪40年代创立中

  建企业,从事地产及,投资业务积累了大量财富,他将名下重要资产如香港中建大厦、遐宁大厦、亚细亚行、湾仔爱群大厦、中怡中心等楼宇和亚洲货柜股权,置入周兴置业旗下,并以家族信托基金持有,由许世勋三兄弟共同掌管,家族成员每月在基金内支薪,而不能直接分得遗产。虽然随着金融风暴的冲击,许氏家族的财富已跌至66亿港元,但看来对许晋亨的生活影响不大。

  家族信托基金是对子孙的一种庇荫,但财富有时也意味着陷阱,有可能导致信托基金宝贝们成为纨绔子弟,沉浸在无节制的挥霍中。因此一些富人在设立朝代信托时会专门设置“防止任意挥霍条款条款(SpendthriftClause),即禁止受益人转让、授予或者处理信托财产,对受益人的权力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在信托契约设计时,信托机构可以依据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设定拨放财产的条件,如所发款项使子女只够过中产生活,或只能用于医疗、教育等支出,让子女不会因继承巨款而出现价值观偏差,成为“二世祖”,同时也防止子女因欠债或离婚而损失信托资产,达到“即使你不能拥有这些财产,也没有人可以从你那儿夺走它”的目的。

  由于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很多财富管理机构都会度身定做家族信托,设计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及分配条件。在一些规定中,受托人甚至可以为保证受益人的利益使用信托的收入或本金。当然,客户也可以指定固定的监察人,以监督受托人是否履约。香港罗氏针织创办人罗定邦1996年4月成立家族基金,选择次子,罗蜀凯任委托人,

篇十一: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P>  顶层资产配置之家族信托

  随着中国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第一代企业家的年龄增长,家族信托这一以家庭财富的管理、传承为目的的信托形式,吸引了高净值人群的目光。根据《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高净值人士已经开始考虑财富传承,而这一比例在超高净值人士中更高,接近二分之一。

  一、财富传承难点

  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做过一项调查表明,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其中大约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够延续至二代,而传至第三代的比例少于13%,只有5%能在三代以后还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一比例在中国更低。这表明在国内,有效管理资产以及财富传承已经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比重的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数量90%,GDP贡献度超过50%,吸纳就业人数75%),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家事”,还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虽然一代企业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财富,但由于与二代之间在经济、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财富传承面临诸多难点。从外部环境来看,豪门夺产、遗产税呼之欲出、海外资产申报新规、海外移民门槛提升等种种因素,均给富一代企业家的传承计划施加了重重压力。

  二、初识家庭信托

  家族信托是受托机构接受个人或家族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族财产以及家族事务的管理方式,以实现家族财富传承的目的。家族信托在英美法系较为成熟的国家有普遍的运用,海外众多知名家族,如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肯尼迪家族等,均采用借道家族信托的方式使财富世代相传。

  三、家族信托四大功能

  家族信托可以为高净值客户实现四大功能:

  1、股权管理。通过将企业股权作为信托财产装入信托结构,既能够使家族成员与企业所有权相分离,又能够保持家族企业控制权和决策权的完整。2、合理节税、避税。家族信托中财产的所有权不再属于委托人,因此委托人百年后,信托资产也不是其遗产,故不需要缴纳遗产税。而作为受益人,由于可以通过信托契约约定一个较长的收益周期,只需依据相关法律缴纳少量的所得税。3、风险隔离。只要家族信托内财产来源合法,并且无恶意欺诈行为,委托人陷入债务纠纷时,信托财产无需为其债务埋单,4、财富传承。家族信托的设立周期一般较长,可以是100年甚至更长,可以涵盖家族多个后代,打破“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四、家族信托案例:龙湖地产分家不分股

  2012年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在与蔡奎离婚过程中,便采用了家族信托的方式保全各自家族及龙湖地产公司的利益。其二人各自将其属于龙湖地产的股权分别转让予吴氏家族信托与蔡氏家族信托,该两个信托是全权信托,受益人分别为吴亚军和蔡奎及若干家族成员。而HSBCInternationalTrustee为两个信托的受托人。在吴氏家族信托和蔡氏家族信托成立之前,吴蔡两人首先注册了两家BVI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注册公司)CharmTalent及PreciousFull,并分别通过CharmTalent及PreciousFull对龙湖地产拥有真实权益。而后,吴亚军首先以零代价馈赠模式将CharmTalent的全部已发行股本转让予SliverSea公司,为避免转让交易折损,这家公司也是一家BVI公司,并由HSBCInternationalTrustee全资拥有;而蔡奎也用同样的手法将PreciousFull全部已发行股本转让予另一家BVI公司SliverLand。招股书显示,CharmTalent和PreciousFull在龙湖地产中的占股比例分别46.9%和31.3%。在这一架构下,无论吴蔡两人的身份性质发生了何种变化,公司股权最终都需要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汇于一体产生效力,这在一定意义上保障了两大股东行动的一致性,也避免了因为股东身份变更可能导致的股权拆分。

篇十二: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P>  财产争夺战

  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2020年第7期

  2020年财产争夺的“瓜”,比起往年只多不少。

  赌王家族近5000亿元的资产分配,当当网掌门人李国庆净身出户的1.3亿生活费,A股市场上235亿的天价分手费,……

  豪门家族的财产争夺战,一直为广大“吃瓜人士”所津津乐道。这种类似的财产问题,与我们真的毫无关联吗?

  本刊记者范曳杉

  2020年财产争夺的“瓜”,比起往年只多不少。

  5月26日,有“澳门赌王”之称的港澳巨商何鸿燊逝世,5000亿元的家产“争夺”,一直是“吃瓜群众”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当网的掌门人李国庆身陷离婚风波,“1.3亿元生活费”净身出户,引起热议,前不久,更是直接带人闯进公司,搞了一出抢公章的闹剧。

  5月29日,康泰生物董事长杜伟民与妻子袁丽萍宣布离婚,并以235亿元的天价分手费,一举刷新了2016年9月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的超75亿元分手费纪录。

  高额遗产的分配继承,离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这种豪门世家的财产争夺战,一向是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新闻。那么,这种类似的财产问题,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

  赌王何鸿燊离世豪门的家产争夺剧本杀

  2020年5月26日,澳门首富何鸿燊于香港养和医院病逝。

  何鸿燊家族掌控的总资产究竟有多少?这是一个待解之谜。此前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何鸿燊曾坦言:“我有16家赌场,讲到身价的话,每分钟都不同。”除了本就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外,赌王和他的4房太太、17名子女,以及长达几十年的千亿家产的争产战,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依旧是一场妥妥的豪门剧本杀。

  赌王的原配夫人是曾有澳门第一美人之称的黎婉华,当年与年仅20岁、尚在打工的何鸿燊交往,凭借家族势力,助其成功地在澳门站稳脚,接着平步青云,一举登顶顶级富豪,与其育有1子3女。

  但好景不长,美人命途多舛。黎婉华1957年起病痛缠身,于2004年离世,其膝下子女同样凄凉。1981年,33岁的长子何猷光在葡萄牙车祸丧生,遭遇接连打击的长女何超英,精神方面一度出现问题,于2014年因脑血管病去世。

  至于大房剩余的两个女儿,赌王则是早早地为其做好了铺垫。

  媒体报道称,2011年3月,何鸿燊将自己市值高达16亿港元的浅水湾1号大宅业权,转到长房女儿何超贤名下。黎婉华最小的女儿何超雄,掌管着不是赌王家族核心资产的澳门逸园赛狗股份公司。

  而就在赌王去世一周前,何超雄却将自己的亲姐何超贤告上法庭,称自己多年都没有收到家族信托的分红,要求姐姐交出有关的信托文件。律师高国峻则指出,何超雄每年都能收到信托基金,已有人民币8923万元。

  相比大房子女的“凄惨”现状,二房蓝琼缨的一子四女,因年龄和履历优势,均持有着赌王旗下核心企业股份,并担任着重要职位。

  二房长女何超琼,早在2011年就成为美高梅中国执行董事,2017年更是接替何鸿燊,成为信德集团执行主席。二房之子何猷龙是新濠国际发展掌门人,持有该公司55.54%股权,业内人称“小赌王”。

  经过粗略的计算,二房蓝琼缨及一系子女所持有的赌王旗下公司股份,对应5月26日的收盘价市值,约为241亿港元。在这场财产争夺战中,业内也普遍认为,二房及其子女或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相对于子女已能独挡一面的二房,膝下孩子多为90后的三房、四房,其子女受阅历和年龄等因素影响,均未能在赌王核心产业中担任核心高管职位,于是三房、四房干脆就直接亲自上阵,为自己这一方争取利益。

  三房陈婉珍手段不俗,持有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15.81%股份的同时,合计共控制澳门励骏近31.3%的股份。对应5月27日的收盘价市值,其持有的公司所对应的市值,总计约62.23亿港元。

  赌王最宠爱的四太梁安琪,更是早早地就开始为争夺财产做铺垫。早在2010年,梁安琪就已成为澳博控股董事,2019年,其合计持有的澳博控股股份比例已达12.32%,对应5月26日的收盘价市值,约为61.73亿港元。

  如此看来,赌王家的财产分配其实早已基本落定,但未来是否又会发生什么纷争,也是尚未可知的。而豪门财产争夺战中类似的遗产继承问题,赌王的家族既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2018年12月7日,香港富豪许世勋离世,享年97岁。对于身后百亿家产的分配,这位老爷子早就备好了万全之策,他将家族的大部分资产都变成了收租物业,让许家的后代可以每年坐收租金,无后顾之忧。

  此外,许世勋还将420亿的遗产全部变成家族信托基金,其独子、著名花花公子许晋亨只能每月领取200万港元左右的生活费,既保证了儿子一家的生活所需,又不至于败光所有遗产,可谓是一举两得。

  作为一种财富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工具,家族信托在海外其实已有与逾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国内,它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进入富裕阶层的视线。

  那些天价离婚案富豪们的离婚经

  除了赌王家族这场旷日持久、吸引了全国视线的千亿家产争夺战外,在A股市场上,同样也出现过不少引起极大关注的天价离婚案。

  2015年,私募界前一哥徐翔被指控操纵证券市场罪,于2017年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处以罚金110亿元,没收非法所得90亿元。

  案发之后的数年内,其妻子应莹独自抚养孩子,赡养4位老人,管理公司的相关事务。2019年七夕,应莹在微博上公开发出离婚声明,迅速引爆了网络上的舆论。

  徐翔的离婚案在青岛监狱不公开开庭审理,其重点还是落在了百亿财产的分割上。正因如此,这场官司也一直被外界人士质疑为“技术性离婚”,目的在于保全徐翔的资产。

  会有这种质疑也属实正常,毕竟在有钱人的世界中,离婚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巨大的利益纠缠会让一切事情变得不再简单。

  律师指出,徐翔剩余的财产中是否存在违法所得尚需甄别,目前的情况很复杂,徐翔的资产中涉及多个第三方,利益错综复杂。时至今日,这场轰轰烈烈的离婚案已历经两次延期,虽临近尾声,却一直未有结果。

篇十三: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P>  家族信托研究一般而言,富人都希望子女把企业发扬光大,增加家族的财富,因此他们会尽量给后代铺路。一个富家子弟的成长路径往往是:进常青藤名校,学习流行的法律和商科;毕业后先进名企实习,学识先进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再进家族企业,在长辈的耳提面命之下强化训练;最后接管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的配合下打理生意。为帮助富二代接班,不少银行将针对富二代的教育计划作为财富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比如,摩根大通私人银行的NextGen(下一代)项目已经开办了十多年,在世界各地轮回举,行培训的重点是家族企业的投资和管理;汇丰私人银行每年都会在全球举办两三场“遗产”研讨会,将40名25-30岁的富二代聚在一起探讨投资、财富与遗产、领导能力及家族现状;由美国300户富人家庭和他们的理财顾问联合成立的私人投资者学院(InstituteforPrivateInvestors)则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合作了一个项目,针对岁以上的人群传授理财经验。然而,并非每个富家子弟都对经营家族企业有兴趣。他们之中固然有李泽楷、何超琼这样野心勃勃的代表,也有很多人渴望在其他职业方向上发展,比如,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彼得分别是摄影师和音乐人,无一进入伯克希尔哈撒韦;邵逸夫也因子女无意继承家业而要出售TVB。因此,很多富人借成立家族信托基金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并不直接把财产分配给继承人,而是委托其他人或机构管理资产与分配开支,从而使得家族成员将股东和营运者的角色分开,可以放手

  任用能干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家族企业,保障继承人即使不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生活无忧。家族信托基金中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设置一系列复杂的条款,比如规定家族财产不可分割或信托不可撤销,以避免继承人分产导致股权分散、丧失对家族企业的控制,或因争产导致家庭失和等。在欧美等地,家族信托基金的设置相当普遍,洛克菲勒、肯尼迪等家族的资产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管理,拥有道琼斯公司9.1%投票权的班克罗夫特(Bancroft)家族也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股,这一基金由丹佛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受托管理。由于婴儿潮一代的富人不断增加,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现象在美国越来越普遍。IBM掌门人沃森曾设立了一笔数百万美元的信托基金,以自己的孙辈为受益人,他们年满35岁就可以支配基金中各自的份额。新闻集团掌门人默多克与邓文迪的两名女儿也在家族信托基金中享有收益。近十年来,家族信托基金的潮流也不断向亚洲蔓延开,很多富人开始借此传承财富。一些官员在上任时,为保证不牟私利,也会成立家族信托基金,如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即把财产以家族信托基金形式交给父亲唐翔千管理。在美国,家族信托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避税。家族可以通过设立理论上可以永续存在的朝代信托(DynastyTrust),避免遗产税和隔代转移(GST)税。有计算显示,由于2007年美国遗产税的最高边际税率高达45%,如果遗产传承三代,通过朝代信托可能会帮继承人节省高达73%的税收。不过,设立朝代信托需要向托管的金融机构

  支付不菲的手续费及管理费(每年的费用有可能是信托资产的1%),因此,为节省管理费,也有许多人会选择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或朋友作为受托人。如雷石东的家族信托基金SMR信托(SMRTrust),主要托管人即是维亚康姆公司CEO、雷石东多年的副手菲力普·道曼。伴随家族信托基金的大量设立,产生了众多通过家族信托基金获得大量财富的信托基金宝贝。当这些宝贝年幼时,就有一个信托为他而设立。它一般先由一个委托人信任的人或机构管理,直到孩子的年龄足够大(往往是18或25岁),才可以参与财富的管理。比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子小约翰·肯尼迪生前依靠家族信托基金可以随心所俗地过贵公子的优悠生活,并客串杂志经营业务。他的父亲与叔叔也同样受益于家族信托基金。据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爱德华·肯尼迪称,1936年他4岁时,父亲已为他和哥哥分别设立了10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因此约翰·肯尼迪即便在总统任上也无须动用年薪。同样,约翰·肯尼迪的财产也以信托方式留给了子女。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帕丽斯·希尔顿尽管她的祖父2007年把希尔顿酒店集团以2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私募集团百仕通(Blackstone),并宣布将名下净资产(约23亿美元)及信托基金的97%捐赠给康拉德·希尔顿基金会,但这并不影响已拥有为己而设的家族信托基金的帕丽斯的生活。在香港,作为香港船王许爱周之孙、中建企业主席许世勋之子,许晋亨的收入同样来自家族信托基金。许爱周上世纪40年代创立中

  建企业,从事地产及,投资业务积累了大量财富,他将名下重要资产如香港中建大厦、遐宁大厦、亚细亚行、湾仔爱群大厦、中怡中心等楼宇和亚洲货柜股权,置入周兴置业旗下,并以家族信托基金持有,由许世勋三兄弟共同掌管,家族成员每月在基金内支薪,而不能直接分得遗产。虽然随着金融风暴的冲击,许氏家族的财富已跌至66亿港元,但看来对许晋亨的生活影响不大。家族信托基金是对子孙的一种庇荫,但财富有时也意味着陷阱,有可能导致信托基金宝贝们成为纨绔子弟,沉浸在无节制的挥霍中。因此一些富人在设立朝代信托时会专门设置“防止任意挥霍条款条款(SpendthriftClause),即禁止受益人转让、授予或者处理信托财产,对受益人的权力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在信托契约设计时,信托机构可以依据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设定拨放财产的条件,如所发款项使子女只够过中产生活,或只能用于医疗、教育等支出,让子女不会因继承巨款而出现价值观偏差,成为“二世祖”,同时也防止子女因欠债或离婚而损失信托资产,达到“即使你不能拥有这些财产,也没有人可以从你那儿夺走它”的目的。由于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很多财富管理机构都会度身定做家族信托,设计信托资产的运用方式及分配条件。在一些规定中,受托人甚至可以为保证受益人的利益使用信托的收入或本金。当然,客户也可以指定固定的监察人,以监督受托人是否履约。香港罗氏针织创办人罗定邦1996年4月成立家族基金,选择次子,罗蜀凯任委托人,

  2007年,其四子罗嘉宝之女罗颖怡入禀法院控告身为二伯父没有提供信托基金内物业及资产全面准确的资料,要求他交代账目,显示委托人的选择与公平处事相当重要。在中国内地,家族信托亦开始被引进。例如1997年成立的雅居乐集团,原本由陈氏兄弟分别持股,陈卓林和陈卓贤为集团主席及副主席;陈卓雄、陈卓喜和陈卓南三人为执行董事和高级副总裁;陈卓林夫人陆倩芳为联席总裁。为完成2005年12月赴香港上市的目标,陈氏家族将集团业务进行了重组,于2005年7月在开曼群岛成立了雅居乐地产(03383.HK),并将分散的家族股权集中后注入一间名为TopCoast的投资公司,以其作为陈氏家族信托的受托人,陈氏五兄弟及陆倩芳为其受益人。目前TopCoast仍拥有雅居乐地产60.8%的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能直接参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策。陈氏家族透过家族信托实现了股权集中。信托堪称保护家族无形资产的重要机制。以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有效集中股权,帮助家族后代维护家族与企业的特殊资产。家族的核心理念、政商关系等特殊资产,与创办家族难以分割,家族成员必须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才能发挥这些资产的潜在价值。假若家族事业拥有价值甚高的特殊资产作为其竞争优势,那么无论从创办家族还是其他企业相关者的利益看,都应该由家族成员继续经营,家族可以通过家族信托紧锁企业股权;反之,家族经营的必要性低,此举的益处就很少。

  信托节税效益有限我们常听到家族信托的优点是节省遗产税(estatetax),那么,税务专家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家族信托的节税效益有多大呢?在一些高税率的国家如美国,遗产税率可以高达45%,如果遗产在企业家生前转移至家族信托,的确可以免缴遗产税;但是,在财产转移至家族信托时,需缴付赠与税(gifttax),而美国的赠与税率跟遗产税率一样,可达45%.当然,人们可以选择每年进行小额转移(每年1.1万美元以下的转赠是免税的),这对小家庭而言是可行的,但对于需转移巨额财富的家族而言并不实际。不过,家族信托在节税方面也并非一无是处,家族财产一旦放进家族信托内,家族成员就会丧失法律上的所有权(legalownership),日后再也不用缴纳遗产税,长远而言,这还是比将财产代代赠与划算。中国香港已于2006年废除遗产税,所以家族信托企业股权已没有节税的作用。内地目前没有遗产税及赠与税,但将来不乏开征这些税项的可能,家族同样可以通过家族信托使财产免受日后税务政策改变的影响。家族信托的两大副作用虽然家族信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它并不是完美的股权设置工具。其中的部分设计不仅可能阻塞解决家族争端的出路,还会引起类似吃大锅饭的问题。

  家族和谐,是家族企业成功的基石,亦是家族信托成功的前提。企业股权的设置,必须考虑其是否有助于解决纷争,促进或恢复家族和谐。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家族成员间可由股权转让解决纷争,内斗总有机会停止;反观家族信托这类机构的规章,往往会明文禁止股权转让,从而阻塞甚至封闭了这一出路,并且,要把信托基金解散相当困难。新地郭氏兄弟的纷争便凸显了这一问题。郭氏家族以信托基金的形式持有新地的42%股权,郭邝肖卿女士及其三个儿子是基金受益人。有报道指,新地创始人郭德胜当初成立信托基金,是希望三个儿子共同进退,所以定下条款“股份不能卖”。若真有此事,三兄弟就不能以分家来解决争端。在此僵局下,三兄弟为了新地控制权而闹上法庭,扰攘多时,新地股价大幅下挫,直至其母出面制止争端。事件才暂告停歇。至于未来如何避免可能的家族争执再次影响公司运作,减低当初捆绑式控股机制的设计对家族事业的不利影响,仍有待郭氏家族继续努力。难以解决家族纷争之外,家族信托也可能导致家族成员对企业竭泽而渔。一般而言。当经济资源由社区成员共有时。成员们倾向于争先恐后把它据为己有,以争取最大的个人利益,由此导致的最坏情况是资源被过度使用,过早耗竭。这好比湖里的鱼是湖边人家共有的资源,但居民们倾向将它们尽量尽早捕获,担心慢人一步渔获就少了。人同此心之下,由于过度捕猎,未来的居民子孙便会无鱼可捕。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家族信托的资产上。信托的资产,包括家族企业,

  为现在以及后代家族成员共同拥有,但现在的家族成员可能倾向尽量以各种方式提早提领其中资源,却忽略企业长远的发展。当家族成员越来越多时,这种竭泽而渔的情况便越见严重。由此可见,家族信托的负面影响不容轻视。也许家族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比较少时,情况尚可控制,但当家族愈大、受益人愈多时,信托所产生的“官僚架构”就会成为一个负累。对216家香港上市家族公司的控股机制及其业绩表现,的研究表明,其中1/3的企业以家族信托的形式控股,而它们的业绩并不比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好。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家族成员众多及容易发生摩擦的关键时刻,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业绩明显较差。如当企业面对财务困境时,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价值平均为(用托宾Q值计算,即企业的股票市值与账面净值之比),但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价值只有0.74,;当企业经历金融危机时,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价值平均有0.97,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价值只有0.87。另外,当家族经历多代、结构较为复杂时,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相比之下股利发放较多,用以扩大资产及提升服务效率的长期投资支出却较少,员工人数及销售的增长亦较慢。统计结果显示,这类企业的股利发放率高达62%,而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只,43%.至于资本支出与公司市值的比例、员工人数及销售额的增速,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分别为11%、12%及15%,明显高于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9%、6%及13%。

  如何完善信托治理要避免家族信托企业股权所伴随的两大问题,必须在信托内设置有效决策、监督与调解纷争的治理机制。目前家族信托的受托人一般为银行,其主要功能只是托管财富及分配信托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并无积极的治理功能。有些家族甚至委托家族成员充当受托人,更增加了信托治理的风险,信托资产被某些家族成员掏空的疑案时有听闻。例如,旗下拥有堡狮龙国际(00592.HK)的香港罗氏集团创办人罗定邦于1996年成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以其次子罗蜀凯为受托人,其孙女罗颖怡则是其中一名受益人,罗颖怡于2008年入禀法院,指罗蜀凯没有向她提供该信托名下物业和财产的全面和准确数据,且未交代这些资产的状况和下落,并指罗蜀凯于1996年已拿走罗定邦遗产中时值约2.9亿元的公司股份、现金及物业等。要降低信托治理的风险,建议在信托内设立受托人委员会(boardoftrustee)。除了家族各方代表外,委员会亦应包括家族以外的专业人士(如税务会计、资产管理和法律专才)与立场中性的社会贤达,以充分发挥平衡利益、调解纷争、监察决策与资产的作用。委员会更需选贤与能,聘任合适的企业经理人,建立与执行家族成员参与经营的规章,同时维护没有参与经营的家族受益人的利益。当然,委员会还可以协调家族成员各尽所能(如担任董事、投入公益事业等),以维系并发扬家族声誉、理念、文化等特殊资产。非家族中立人士在委员会内应占明显比例,有一定任期,并有实际的投票决策权。若只请

  家族成员和好友担任委员,委员会将有名无实。不过严重的家族冲突还是难以由受托人委员会解决。其实,家族信托创立人可以考虑容许信托基金在特定情况下解散或将信托财产转让。美国索尔兹伯格家族信托基金便是一个例子.这一信托控制着《纽约时报》的大部分特殊表决权股份,共有30名受益人及8名家族受托人。其条款中列明,倘若得到8名家族受托人一致同意,信托基金内的股权便能够转让,包括给非家族外人。这一规定至少可以让受益人能在严重的家族分歧时有机会将资源重新分配,使家族事业不至于陷入长期瘫痪甚至最终倒闭。归根到底,在建立控股性质的家族信托时,创立人不应盲目从众或一厢情愿,必须深入分析信托对家族与企业的长远影响,谨慎权衡利弊,并以配套的治理机制促进信托发挥正面功能、削减负面影响,达成家族和谐永续经营的目标。

篇十四: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P>  「摘要」根据罗马法上的遗产信托制度,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信托制度的两个基本命题:罗马法上存在信托法律思想,信托并非英国人的发明;现代信托起源于英国的用益,但并不能因此而排除罗马信托法律思想在信托制度完善和构建中的影响。虽然罗马信托思想所蕴涵的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规则和原理存在很大的背离,但其中的个别方面依然对现代信托法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罗马法,遗产信托,信托,思想一、罗马法中的遗产信托罗马法中的信托体现在遗产信托制度中,所以对罗马法信托的探讨和研究必须建立在对遗产信托制度的研究之上。本文无意去详细地探讨有关遗产信托制度的方方面面,仅在有利于本题的层面上对遗产信托制度做一个概述。对遗产信托的涵义,盖尤斯在其《法学阶梯》中并没有进行集中性地概括和总结,仅仅具体地解释了遗产信托的运作脉络和程序。不过,优士丁尼在其《法学阶梯》中倒是对遗产信托制度作了较为概括地解释。他是这样看待遗产信托的:当某人欲以遗产或者遗赠物给他所不能直接给的人时,他便通过信托那些能够依遗嘱获得遗产的人来实现之。之所以将其称为遗产信托,是因为他不能以法律去制约别人,而只能依靠他所委托的人的诚信来进行制约.根据这个表述,我们不难发现,遗产信托制度产生于继承和遗嘱之后的一项法律制度。它的目的在于规避市民法上的严格性规定。因为在市民法上,某些人既不能成为继承人,也不能成为受遗赠人,这些人包括拉丁人、妇女、异邦人和一些不确定的人等.虽然市民法上也有遗赠制度来达到转移财产以给予特别人以特别权利的目的,但其形式和内容都是非常严格的:它的形式是郑重其实的、程式化的;它的意思表示是典型的.因此,为了回避市民法对转移遗产的严格性要求,人们便利用遗产信托的方式。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优士丁尼所称的“只能依靠它所委托的人的诚信来制约”仅仅是遗产信托初期的情况。实际上,到奥古斯都时,已经有“信托大法官”来处理信托纠纷,并确认了受托人的信托义务,从而使遗产信托成为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受托人所负的并非纯粹的道德义务。从此以后,遗产信托很快变成了一种得到承认的法律制度.二、来自罗马遗产信托的两个基本命题(一)罗马法上存在信托法律思想,信托并非英国人的发明。对于罗马法上的遗产信托是否为信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遗产信托„„它性质上属于遗赠„„,而并非属于信托.由此可见,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否定罗马法存在信托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草率的。尽管遗产信托是为了克服遗赠的严格性所产生的,在功能上类似于遗赠,但不能因此就简单的认为它不是信托。评价一种行为或者法律制度是否为信托,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信托,其判断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对此,尚无学者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讨。不过,从信托基本特征来理解信托是有益的,这些特征主要是:以信任关系为前提;主体的多元性;财产的独立性;权利和利益的两极化.所以,当一种法律行为同时符合这几个方面就属于信托,这是确信无疑的。不过,当一种行为并不完全符合所有这些方面,也不能认为就不是信托,实际上,信任关系、主体的多元性以及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等并不能作为评判信托最实质的标准和参数。因为就现代信托而言,信任关系和主体的多元性等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不再重要或必要。毕竟,就委托人设立信托于受托人而言,虽然是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但这种信任并非是委托人设立信托最大的驱动力所在,而是由于信托制度本身独特性魅力所致,即在信托设立以后这种信任主要不是对人的信任,而是对制度本身的信任。这从一些学者的信托定义和立法上的信托定义不再强调信任这个因素可以得到证实.就信托主体的多元性而言,三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也并非是确定不移的事情。在一些信托中根本不存在受益人,较为明显的例证就是目的信托,而在一些信托中也不存在委托人,例如推定信托。所以,那种认为信托包含三方当事人的说法并非正确.而对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而言,虽然是信托制度的精髓,是受益人利益的根本性保障,但也并非是信托所独有的,在一些场合,也有财产具有独立性却并非是信托的情况。综合以上,虽然财产独立性、信任和主体多元性对理解信托是有益的,但并不能将他们用来作为评断一种行为或者制度是否为信托的最实质性指标。在这个问题上,恐怕用财产权益相分离即“为他人的利益而持有”来分析较为科学,因为,不管

  是英美法上的“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的分离,还是大陆法上的“名义上的所有权”和“实质上的所有权”,都旨在说明信托的一个最基本特质:受托人所接受的财产仅仅是为他人利益而存在。对于这一点是任何信托法学者都无法否认的。因此,我们分析和考察罗马遗产信托是否为信托就必须看它是否符合此点。遗产信托是指遗嘱人以遗产的全部、一部或特定物委托其继承人,在他死后转移于指定的第三人.其中继承人在法律上继承遗嘱人的人格,为遗产的所有人,但他必须按照遗嘱人的遗愿,将财产交给遗嘱人指定的第三人,尽管早期遗产交付采用的是要式买卖的方式进行,但其中的买卖价金是纯属一种拟制.而第三人则是遗产信托的承受者,虽然他有时被视为继承人,但从市民法的角度上看,他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继承人,因为,在市民法上,继承人不仅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而且还继承其人格,而这里的第三人在遗产信托中仅仅继承财产,而不继承人格,他“仅是财产的受益人”?。因此,就继承人手中所持有的财产而言,第三人是实际“所有者”。二者在遗产这种财产上的结合关系显然与“为他人利益而持有(财产)”的财产权益分离的信托特质是相符合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方式确属信托无疑。其中的遗嘱人相当于委托人,继承人相当于受托人,而第三人实为受益人。所以,我们认为,虽然遗产信托是为解决遗赠的严格性而产生的,但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核依旧是信托,而不是遗赠。因此,早在罗马时代就存在信托,信托并非是英国人的发明创造。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尽管罗马法存在信托,但不能据此认为罗马法存在信托法律制度。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它必须具备一套系统的规则体系,并能够独立地存在。然而,罗马法上的信托始终是与遗产转移纠葛在一起的,它仅仅是用来满足遗嘱人于死后将其遗产用于一定目的一种设计,所以其运用主要局限于遗嘱领域,在遗嘱之外,尚无适用的余地。这种信托内嵌于遗嘱之中的状况使其缺乏形成一套独立的系统性规则的必要,因为一些信托基本层面的东西就能够满足遗嘱人的这一简单目的。因此,在罗马时代,我们很难发现法学家和裁判官对信托进行单独地研究和探讨,信托尚未被系统化、独立化、体系化,实践中也没有被扩及适用于其他领域,可以说,这时的信托运用仅仅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罗马法上的信托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次而已,还未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因此,那种在谈及罗马遗产信托时就使用“信托制度”一词并认为那时已经形成信托制度的做法显然是草率的、欠严谨的.(二)现代信托起源于英国的用益,但并不能因此而排除罗马信托法律思想在信托制度完善和构建中的影响。对于现代信托的起源问题,学者中间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否定罗马法曾经存在信托而主张“信托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有根据罗马法中存在遗产信托制度的事实认为现代信托制度即渊源于罗马法.尽管如此,这两种观点也有相同的地方,即都认为现代各国信托制度皆来自和借鉴英国信托制度,而英国的信托法律制度是直接在中世纪用益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二者的差异仅仅在于后者认为英国的“用益制度”又来源于罗马法中的遗产信托制度。所以,信托的起源问题实质上就是“用益制度”是否来源罗马遗产信托的问题。对此,有学者认为,在历史承袭脉络不清晰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断定“用益制度”就必定源于其中,而只能认为或许有影响或许没有影响.本文认为,这种用“或许”解决问题的做法在法学研究上是无益的,也是令人遗憾的。笔者认为,用益制度与罗马法遗产信托制度之间并没有什么必要的继承关系。处在罗马法若干年之后的英国法之所以产生具有信托思想的用益制度完全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在13世纪前后,英国正处在主要依靠对土地的控制加强自己统治的封建领主时代,土地是封建领主和教会、农民之间的主要权益争斗对象,为了回避封建领主对土地的控制,出于向教会捐赠土地、规避封建税赋和十字军东征等几个方面的原因[21],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规避普通法规定为目的的一种土地所有者将土地转移给另一个人所有,而土地上的收益却归第三人所有的用益制度。最初这种规避行为在普通法上是不被承认的,但由于英国具有独特的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双轨制,使得该制度得到了衡平法的认可,并具有法律效力。随后逐渐发展为信托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的用益制度并非来源于罗马遗产信托,而

  是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毕竟,作为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去从古代罗马法那里去借鉴遗产信托来进行用益设计。我们知道,用益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规避法律,而规避法律恰恰是人性中的“本能”,故在若干年之后再度出现类似的制度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英国的用益制度并非产生于罗马遗产信托的论断,并不等于否定罗马遗产信托制度可能对后来英国信托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产生影响。在这里,罗马遗产信托是否影响用益制度的产生是一回事,而罗马遗产信托是否对在用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托制度产生影响是另一回事,后者恰好是下面所要讨论的话题。所以,对于现代信托的雏形,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通说皆认为是起源于英国的用益制度[22].尽管我们认为现代信托法起源于用益制度,且用益制度的产生和罗马遗产信托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并不能排除在用益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托制度中有罗马信托思想的影响。不可否认,英国的用益制度能够发展为完善的信托法律制度并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23]和法律原因[24],但其中也不乏理论上的推动和参考,这就是古代信托思想的影响。虽然不能断言现代英美法的信托制度完全受到了罗马法遗产信托的影响,但是,部分影响是肯定存在的[25].这些影响可以从下列原因中找到根据[26]:首先,罗马法不仅在大陆法系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英美法系中法的分类、概念、术语、衡平法、商法、以及某些私法理论原则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7],具体对英国而言,主要是重在消化吸收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和基本原则,英国教会法、衡平法中的某些内容就出自罗马法,以及在普通法中关于契约自由原则、信托原则、遗嘱制度和法人制度等等援用罗马法[28].因此,在构建英国信托法律制度的过程中,罗马法遗产信托制度是不可能被英国的学者和法官所忽视的。其次,英国信托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英国衡平法院支持和努力的结果。而英国衡平法院的法官早期多是由精通罗马法的僧侣担任,他们往往采用罗马法的一些原理来审理有关的衡平案件,正如梅因指出:罗马法中可以适用于世俗纠纷的规定远多于寺院法,因此,罗马法便常为下一代法官所借重。在他们的审判意见中,我们常常发现列入了从“民法大全”中采摘的整段原文,其中的名词不加变动,虽然他们的来源是从来没有注明的[29].既然如此,衡平法院法官在审理“用益”的纠纷以及后来将之逐渐确立一种法律制度的过程中,是不会完全漠视与用益制度相类似的遗产信托制度中所体现的信托原理和精神的,尽管我们不能断定这种影响对英国信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非常积极的,但承认影响的存在哪怕是些许的微弱甚至消极影响也是客观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态度。三、罗马遗产信托所蕴涵的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法的背离罗马遗产信托总的精神是信托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所蕴涵的信托规则同现代规则并非绝对一致,其中不乏有一些与现代信托规则或者信托理念是相背离的。兹叙述如下。(一)在信托关系人意愿的尊重上,罗马法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法有异。现代信托法是私法性质的法律。尽管出于保护受益人的利益,信托法个别规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30],但总体上,任意性规范是主要的规范形态。尤其在委托人是否愿意设立信托,是否给予受托人以报酬,受托人是否同意接受信托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自由度。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托法实际也是崇尚意思自治的。然而在罗马遗产信托中,信托当事人的意愿是不太被尊重的。首先在委托人意愿上,罗马遗产信托为了保护受托人(即继承人)利益,在委托人是否愿意给予受托人一定“好处”方面,限制了委托人的自由,即委托人(即遗嘱人)是否给予受托人一定的好处,并不是由委托人说了算,在委托人即使不愿意给予受托人(即继承人)一定好处的时候,法律也允许受托人可以留置所受托遗产的四分之一的数额作为自己的“好处”费用[31].另一方面,对于受托人的意愿,罗马遗产信托也是不太关注的。我们知道,在现代信托法中,受托人是否接受信托,是受托人自己的事情,受托人可以接受信托,也可以不接受信托,别人甚至法律是无权干涉的。但在罗马遗产信托中,受托人是否接受信托却受到相当限制,因为罗马法规定,如果受信托人不愿意接受继承(即信托),执法官则强迫他接受[32].总之,罗马遗产信托所蕴涵的信托规则中存在许多意思自由的限制,自由原则在其中的运用受到了相当

  程度的限缩。(二)在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利益平衡点的倾斜上,罗马法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法相左。现代信托法在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上,采取的基本是受益人本位主义,即现代信托法的主要立法思路和任务在于如何有效地保护受益人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现代信托法在受托人的报酬、义务和责任的承担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的特殊规则。首先,在受托人是否收取报酬的问题上,现代信托法认为,信托本身是基于高度的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受托人职位是具有无比人格感和道德感的,因此除了明确约定或者营业信托以外,受托人是不得收取报酬的,即实行信托无偿原则[33].其次,就受托人义务而言,现代信托法为受托人设置了独特的严格义务体系,如忠实义务、分别管理义务、自己管理义务、注意义务等等,而且这些义务的标准都是较高的。例如在注意义务上,现代信托法采取的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即这种义务是以一般谨慎人为标准,而不是以自己为标准。再次,在受托人承担责任的要件上,现代信托法为了保护受益人在信托中的利益,往往在受托人承担责任上实行的是严格责任,即并不考虑受托人的主观过错,只要受托人客观上有违反信托本旨的行为,即承担责任。最后,在受益人享有的权利上,现代大陆法系的信托法出于有效地保护受益人利益的立场,认为受益人的权利是兼具债权和物权的一种混合性的财产性权利[34].总之,现代信托法在受益人与受托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上,实际上是一种明显体现“受益人本位”的向受益人一方倾斜的立法态势。然而,在罗马遗产信托中,所谓的受益人本位思想并不明显,而且从整个结构中,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受益人的保护远远不如现代信托法。不仅如此,该信托机制更多是站在有利于受托人的立场,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证明。首先,在受托人报酬的问题上,由于受托人要求全部返还遗产,使得受托人接受遗产信托以后毫无好处。从而他们不愿意接受信托,因此,为了鼓励信托,罗马遗产信托规定,受托人可以从接受的遗产中扣除四分之一的数额,甚至如前述,如果死者未遵守有关四分之一的限度,受信托人还有权留置四分之一。尽管罗马法并没有将其性质明定为报酬,但实际上具有报酬之作用。所以在受托人是否应该得到报酬的问题上,罗马遗产信托采取的是有偿主义原则。其次,在受托人义务规范上,罗马遗产信托尚缺乏现代信托法中的分别管理义务、亲自管理义务以及忠实义务等义务规则,尽管强调了受托人的注意义务,但其仅仅要求受托人采用一种“对自己物所采用的勤勉注意[35]”即可。显然,这非为善良管理人标准,而是自己标准,同现代信托法相比,义务标准显然较低。再次,在受益人对遗产(信托财产)的权利上,由于罗马遗产信托仅发生债的关系[36],所以受益人对遗产仅仅是一种债权,而不像现代信托法那样具有债权和物权之双重效力的复合性权利。如此,对受益人的保护上并不如现代信托法有力。最后,在诉权的设置上,罗马遗产信托非常关注对受托人的保护。这在下面的一段话中可以得到启示:尽管元老院希望帮助继承人,但是,也要帮助受托人。因为,根据这项决定,如果一个继承人成为被告,他们可以行使抗辩权并因此而得到救济。相反,如果继承人们提起诉讼,则继承人们因被告的抗辩而被拒绝,因为诉权属于受托人。无疑,这一规定有利于受托人[37].综上,罗马信托规则在受托人与受益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上,更倾向于向受托人一端倾斜,这与现代信托法倾斜于受益人是明显相左的。(三)在信托功能上,罗马信托与现代信托法有别。在现代社会,财产转移到某人手中的客观需要,尽管依然存在,但在法律制度已经普遍提供了较为灵活和多样的转移机制的情况下,人们就财产转移而利用信托的情况鲜少,单纯的财产转移功能几乎已经失去魅力。尽管如此,现代社会对信托制度的利用却依然相当普遍和热衷,其原因主要在于信托功能已经被重新定位和挖掘,功能的多样化趋势非常明显,如财产管理功能、保全功能、增殖功能、公益功能和导管功能[38].而在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事务相当繁忙且日益重视财产增殖的情况下,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并希望产生收益的信托情况越来越多。所以,在上述多样化信托功能中,主导性的功能又是信托的管理功能和增殖功能。投资信托在各国的兴起证实了这一点。同现代信托功能相比,罗马信托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前面已述,罗马遗产信托主要

  是基于遗赠的严格性而产生的,尽管如此,遗产信托最重要的作用并不在于为单个物的遗赠提供一种更为灵活的替代手段,而在于实现遗产继承(或部分遗产)的转移[39].换句话说,遗嘱人交给受托人遗产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受托人去管理信托财产,而在于凭借受托人的特殊身份并借助这种身份将遗产转移到遗嘱人需要给予的某些人身上。很显然,这种信托运用实质是为遗产能够轻松便利地转移到遗嘱人所希望的人手中提供一个输送管道,尽管受托人也有收受债权,清偿债务的义务,但受托人的交付义务始终是其首要义务[40].因此,此种信托功能主要体现为财产转移功能。当然,在受托人将遗产转移之前,可以对其进行掌管,这种掌管就其本身而言虽然也是一种管理,但这种管理是很单纯的、消极的,它并不涉及对遗产的处分以及其谋求相应的增殖,而仅仅是从属于该转移的目的的一种纯粹保存行为,这与现代信托法重视其管理功能且达到财产增殖的目的是有明显区别的。(四)在受托人地位上,罗马法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法稍有龋齿。在现代信托法中,受托人是信托财产的形式所有者(大陆法)或者普通法上的所有者(英美法)。尽管他对信托财产是“形式”所有,但由于现代信托经常发挥的是其增殖功能和管理功能,而不是财产的纯粹转移功能,所以他不是中介人,而是信托财产的管理人。另一方面,尽管受托人在有些时候收取报酬,但就信托财产本身来讲,他不享有任何利,他获得的报酬,仅仅是其管理行为的补偿,所以他也不是信托财产的受益人。总之,现代信托法的受托人对所管理的信托财产而言其角色是积极的,非获益的。相反,在罗马遗产中,受托人的地位是复杂的,甚至在有些时候已经与现代信托受托人明显有异:一方面,当遗产信托要求立即转让财产时,遗产信托受托人只是形式上的和过渡性的;另一方面,当遗产信托设立了一定的沉淀期时,受托人则取得全部的受益人利益[41].由此可见,对于前者,受托人实质上处于中介人地位。对于后者,则相当于受益人之地位。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罗马遗产信托中的受托人并非现代信托意义上的纯正受托人,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变的信托主体。厦门大学法学院·徐卫

篇十五: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P>  信托案例分析

  ThedocumentwaspreparedonJanuary2,2021

  信托案例

  张女士早年丧夫,有一儿一女,女儿26岁,儿子28岁。通过前些年的打拼。张女士积累下来数目可观的家产如下:

  ⑴银行存款4500万

  ⑵一家独资的工厂

  ⑶两栋别墅(投资用的)

  ⑷拥有三家公司的股权(非控股大股东)

  张女士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好。工厂经营也处于滑坡。一儿一女不服管教,整天游手好闲,没有正常的工作。两人对家产的挥霍无节制。张女士想用纯粹的信托方式管理家产。

  对于张女士的家产我公司将根据家产的特征。向其推荐适合的信托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1.对于张女士的银行存款4500万。我们推荐购买资金信托中的集合资金信托。所谓集合信托就是指信托投资公司接受两个以上(含两个)委托人委托、共同运用和管理信托资金的信托业务。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相对于储蓄、国债收益水平较高,同时又比股票投资风险小,因此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对于张女士的银行存款,购买这种信托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集合资金信托的优势有三点:一是预期收益高(虽然预期收益率并不一定等于实际收益率,但是,在投资人看来,预期收益是吸引其购买的重要原因);二是有担保、转让等条件;三是商业银行代销,银行信誉有保证。

  2.对于张女士的一家独资的工厂和两栋别墅我们推荐购买财产信托。财产信托就是指通过行为,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按照一定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财产,以及经过管理、运用或处分后取得的。法律、禁止流通的财产,不得作为信托财产;法律、行政法规限制流通的财产,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作为财产信托。信托财产的业务包括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的信托业务。考虑到张女士您的两栋别墅是用于投资的,我公司将会为您制定一份出租方案。财产信托具有可转让、物上替代性、独立性的特征,和其他形式的财产转移相比,财产信托的优点非常明显:一是受益人的信息均绝对保密,不公开供公众查询,因此可以很好地隐蔽财富。二是信托可以保护信托受益人不受其债权人的追索,可以免于偿债。三是,财产信托可以合法有效地规避高额遗产税。

  3.对于张女士拥有的三家公司的股权。我们推荐购买股权信托。股权信托就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转移给受托人,或委托人将其合法所有的资金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投资于公司股权。由于张女士非控股大股东,您可以采用股权基本类型中的管理型股权信托。管理型股权信托可以说我们是“受人之托,代人管理”股权,其核心内容就是将您手里的是股票表决权和处分权的委托管理。我们将会以最优的方式行使股票的投票表决权和,使得这些权利的行使能够实现张女士您对上市公司的表决控制力。

  4.根据张女士现在的身体情况和儿女的情况。我们建议张女士购买一份遗嘱信托。所谓遗嘱信托就是根据个人遗嘱而设立并在遗嘱人死后发生效力的信托业务,是身后信托。遗嘱信托可以给您带来很多好处和便利。(1)可以保障您家庭。除了可以避免子孙挥霍外,还能让那些为了家族财产而与家庭成员结婚之人没有可乘之机,使家族财产不会落入外人手中。(2)避免纷争。因为争夺遗产而让家庭成员反目成仇的案例不胜枚举。而遗嘱信托可以让您依照心愿,预先安排资产分配给各家庭成员、亲友、慈善团体及其他机构。由于遗嘱信托具有法律约束力,特别是中立的遗产监管人的介入,使遗产的清算和分

  配更公平,从而避免自己死后可能出现的财产继承矛盾。(3)免于偿债。遗嘱信托可以保护信托受益人不受其债权人的追索。(4)灵活运用。信托契约中可保有适度的弹性(尤其是全权委托信托),以确保受托人随外在环境的变迁,仍能为受益人谋求最佳的福利。(5)财富升值。从理财的角度看,我们都具有专业的理财能力,这样就能弥补财产继承人理财能力匮乏的缺陷,从而使家庭财产得以稳健增值。

推荐访问:许世勋的遗产信托案例 遗产 案例 许世勋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