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1 娱乐圈,是一个争奇斗艳的地方,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但有这样一个女演员,在很多人都忙着捞金的时候,她却在做一些“亏本买卖”。她的名字是,江一燕。 2007年,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江一燕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荟萃2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江一燕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1
娱乐圈,是一个争奇斗艳的地方,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但有这样一个女演员,在很多人都忙着捞金的时候,她却在做一些“亏本买卖”。她的名字是,江一燕。
2007年,江一燕因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周蒙”一角被观众熟知。
在电影《南京!南京!》中,那个勇敢倔强的江香君,让人敬佩而又心痛。
在话剧《七月与安生》中,她演绎了安妮宝贝笔下的“安生”一角。
在最新一期的《朗读者》中,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女演员就是嘉宾之一。
大多数人都知道她是演员,但她的另一个身份——“小江老师”却鲜为人知。
(1)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2006年,江一燕去广西巴马县东山乡小嘎牙村拍戏了。
在那个原始状态的村庄里,她被深深震撼了:
村寨里一间几*方米的小教室,由于没有老师愿意来而废弃了。孩子们只能每天翻山越岭,到长洞小学上课。那里的学校也是简陋到极点……
晚上的时候,五六个学生都要挤在一张木板床上睡觉。有孩子说:“有一个小朋友感冒,我们就一床小朋友都感冒了”。
那时村子里有20多个孩子,许多孩子都辍学了……而这样的场景让江一燕做了一个决定,“尽微薄之力来帮助他们”。
(2)
进过深思熟虑,她开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涯。
江一燕说她什么都教,英语、舞蹈、音乐、体育、生理卫生……包括她最不擅长的手工。为了第二天给孩子们展示道具,这个“糟糕”的手工老师曾经花了一整个晚上的时间。
或许小江老师的温暖包裹了这些缺乏关爱的孩子,有个小女孩曾对江一燕说:“小江老师,你可以做我的妈妈么?”那一刻,江一燕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村子里没有年轻人,老人不会讲普通话,孩子们呢,一群人在一起很快乐,但有些时候,非常孤独、非常脆弱。
她心里暗暗想着,一定要让这里的孩子快乐起来。
她在教孩子们各种课程和技能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渠道给孩子们筹集物资,来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更好一些。
不过,江一燕说,最初的念头并不是像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决心支教很多年”,其实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3)
有一次支教结束后,江一燕要乘车离开,几个小孩子跟在车子后面,一直追、一直跑,希望小江老师留下来……孩子们跑了很久,江一燕也哭了很久。
当她走出大山,不停地想:这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没有亲人在身边,我们离开后,他们怎么办?
多年的支教生活,让江一燕越来越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真正需求,也许物质并不是重要的,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关怀和陪伴。
2014年,小江老师出资100万元,建立爱心爬行者基金,帮助贫困留守儿童上学。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志愿者前来。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这一山区小学已经常年有支教老师爱心接力。
而就在前年,一个短小的纪录片终于让人们知道了江一燕这个女明星用了8年时间默默支教的事。
8年支教的点点滴滴都浓缩在这个纪录片中(值得好好看)
出爱者爱返,福往者福归。经过多年的付出和努力,江一燕除了收获一群孩子的爱,更重要的是,她确实让这些地方改变了。
她说:我们每年去,每年都感受到进步。最早别说体检,孩子连鞋都没得穿。某次去另外一个学校,正好看见在给孩子们打疫苗。原来很多孩子没有带饭,大孩子吃的时候,小孩子噌一口,现在有了免费午餐,两素一荤、有肉有菜……
(4)
有人评价她说,江一燕是个真正的女神,是一个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人。
2015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在中国赛区颁奖典礼上,唯一一个属于女摄影师的奖项,被她捧走了。
同年,江一燕举办了公益摄影作品展,展出她旅行摄影作品以及山区支教的影像近50幅,其中包括多部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作品,最高拍卖价格高达20万。
而出售的参展作品所得款项,全部注入她创立的“爬行者”助学基金,她要把这些钱送去给这些孩子……她说:爱,是这世界最美的风景。
在她所有的作品里,她最为珍重的,正是在山区支教期间记录下的难忘瞬间。
十年如一日,以不同的方式去做着同一个事情,初心还在,坚持不易,她值得“伟大”二字!
(5)
她所做的这一切的原因,答案或许就在这期《朗读者》里。
在节目中,江一燕讲到提到了自己的舞蹈老师,章燕。她说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却勾起了很多网友的回忆……
江一燕说她小时候爸爸妈妈没时间来接她,总是一个人等在少年宫的门口,有一次,章老师叫她到自己的宿舍来,说,“等我吃完饭,我送你回去。”
小江一燕坐在老师的车子后面,老师的长发被风吹起,她看着老师的背影,觉得老师好香、好美。她说那是她第一次坐在一个老师的自行车后面,现在想起来,都是一个非常幸福的画面。
一个孩子很孤独的时候,一点细小的爱,就会让她觉得十分温暖。也正是燕子老师,让内向的她变成了爱摄影、爱写作、爱表演的开朗乐观的女孩子。
如今,那位老师虽然不在了,但化身为“小江老师”的江一燕,让千千万万的孩子的人生因她而改变。也许,未来的岁月里,她的孩子们也可以这样温暖别人。
江一燕朗读《晶莹的泪珠》
(6)
“老戏骨”陈道明曾为江一燕的书作序(这是陈道明首次为人作序),他写到:
娱乐圈一边是姹紫嫣红开遍,一边又是新人欢笑旧人愁,这其实没什么奇怪的,亘古如此,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
这些年来,她写作、唱歌、摄影、演戏、做公益……这一切似乎都在朝着陈道明老师的期许而努力。
她在微博中引用的宫崎骏《岁月的童话》中的那句: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但她又说:如果能带给这个世界一点温度,我也觉得很有意义。
演绎的角色、笔下的文字、镜头中的世界……江一燕的才华与情怀永远交织着对人和自然的悲悯。在“姹紫嫣红的娱乐圈”中,她可能不是最红火的演员,但她那一个自由的灵魂,一颗最温暖的心,将永远动人。
江一燕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2
在上周末《朗读者》播出的第八期节目,本期节目的主题词是“勇气”,又是一个经典的题词,“勇气”可以教会我们许多东西,也是通过这期的“勇气”让我们看到了演员江一燕的另一面,简单而有真实的她在这期《朗读者》中给我们朗读的内容是什么?那么下面快随泡泡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提起江一燕,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温婉恬静的周蒙或是《南京!南京!》里那个勇敢站出来牺牲自己的江香君。
一位镁光灯下的明星,很难把她跟山区女教师的形象联系起来。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低调地在广西山区支教,至今已坚持九年,每年都至少待一个月。
娱乐圈向来是是非之地,浮躁之气盛行,人人都想着如何成名,如何捞金。在这样的圈子,常常会迷失,身处其中的江一燕学会了一直抽离。明星愿意把时间用到山区的贫困孩子身上,实属难能可贵;而一年年地回去支教,坚持近十年,可以说是“做着伟大的事情了”!
出爱者爱返,福往者福归。在奉献爱的同时,她也收获了孩子们满满的爱的回馈,成为孩子们最爱的“小江老师”。在最近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江一燕朗读了《晶莹的泪珠》,感人至深!
2006年,因为拍一部文艺片,江一燕来到了特别贫困的广西山区。虽有思想准备,但当她到达实地后,还是傻眼了。每天爬山拍戏,大巴车开在悬崖一样的山路上。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她整个人突然被打开了,在这里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能量,“他们就像石头缝里的小草一样,一出生就要自己学会努力地去寻找阳光,而不是别人给予他”。
在大山里,她不施粉黛、素衣素颜,和留守的孩子们一起上课、游戏、洗漱、抱着吉他歌唱。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有洁癖。可当她和山区的孩子们在一起时,却仿佛忘了一切,细心体贴地照顾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2012年,江一燕写了一本书,陈道明亲自为该书作序,这也是陈道明首次为人作序。在序言中,陈道明写道:我希望你再忙,也要有时间读书和学习。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
五年弹指一瞬,转眼间已是2017年。江一燕在这五年间也确是在涵养才情。除了做演员,她还有许多不同身份:拍照拿过《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奖,做公益支教入选过《感动中国》候选人,此外,她还写书、拍电影,生活丰富多彩得令人羡慕。
关于摄影,她曾如此说:“一个人旅行的时候,拍拍;一群人被撼动的时候,拍拍。也曾问过自己,为什么如此喜欢摄影?细想,时光易逝,来去无形,又或许,时光凝静,流逝的是世界和我们。按下快门的瞬间,一切被定格在时光里,不再有熄灭的从前,不再有缺席的未来,于每一天的自己,于每一刻的`生命,相遇,即成永恒。” 2015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颁奖典礼上,唯一一个属于女摄影师的奖项,被江一燕捧走了。
获奖后,江一燕向曾经师从的知名摄影家董建成致谢:“我的老师董建成,很多年都在拍摄老桥和古建筑,他说随着城市的变迁它们随时可能消失,很可惜。他告诉我按下快门的时候要有心,真心。虽然后来我改行了,但老师的话影响我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我会把今天这个奖杯给我的老师。谢谢他教我摄影和教会我爱这个世界!” 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美丽的心灵才能看到美丽的世界。她的作品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悲悯而惊艳。
推荐访问:观后感 朗读 荟萃 江一燕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 荟萃2篇 江一燕朗读者第八期勇气观后感1 朗读者勇气江一燕那一期的 江一燕朗读者晶莹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