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纪锦公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菁选2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菁选2篇

时间:2023-02-15 09:4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1  化学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菁选2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1

  化学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SiO2= SiF4+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2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包括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等问题的理解并转化成自身的化学学科素质,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问题解决的自动化、条理化和准确化。电解质溶液专题中对化学实验理念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酸碱中和滴定”这个定量实验上,考查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相关知识及其迁移应用。

  1.实验原理:

  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指示剂的选择:

  在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中,指示剂常常预先滴加到被滴定溶液中,并放置于锥形瓶中。选择指示剂时,可考虑恰好中和时生成盐的水解情况,先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再确定选择上述哪种指示剂。

  甲基橙和酚酞的变色范围较窄,变色相对灵敏,常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而石蕊的变色范围较宽,变色不灵敏,一般不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3.操作过程:检漏→洗涤仪器→润洗→装液→量取→滴定→计算。

  (1)滴定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或玻璃球,右手不停振荡锥形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滴速控制: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3)判断终点: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盐酸变化且30s内不再恢复原来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4.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依据:c(待)=

  从上式可以看同,若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反之,偏低。待测液浓度是否准确只取决于滴定管中读取的体积。引起这个体积误差的常有:①读数,②仪器洗涤,③滴定管漏液,④标准溶液不标准(如称量、配制、混入杂质等引起的),⑤批示剂用错,⑥待测液的量取等。

推荐访问:知识点 整理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 菁选2篇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总结1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版权所有:纪锦公文网 2016-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纪锦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纪锦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6017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