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教师助与导的作用发挥 高效课堂中教师“助”与“导”作用的发挥新课程确立了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师生关系观等教育教学理念,在这个观点的指引下,高效课堂就是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效课堂中教师助与导的作用发挥 ,供大家参考。
高效课堂中教师“助”与“导”作用的发挥
新课程确立了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师生关系观等教育教学理念,在这个观点的指引下,高效课堂就是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协作探究、发掘、解决问题、组织表达的水平,真正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角色则是组织者、引导者。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根据本人在高效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除组织与预设外,更应该发挥“助”和“导”的作用。
所谓“助”就是协助、助推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地去学习。做一位知识广博,引领得体的协助者。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上助到位、助全面。
(一)助推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
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不都是有兴趣的,于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增加学生对教材本身有兴趣。如把教材以学生的思想方式表达出来,调整教材的层次,让学生随时都有新鲜的感觉。如教师导读单的设计、学生自己做“教师”(学术助理)去设计怎样学习文本、设计问题等。为此我让学生站在自己的水平线上,去预习,去设计挖掘文本的内涵、思想,让孩子们自己心目中的小老师引领预习,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学习中的困惑。教师就要即时捕捉自主预习和小老师引领预习课堂上学生自然生成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地学习。
(二)即时协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从教学的开始就应该有意识的把“读、划、写、记、练、思”这种自主学习方法交给学生。学习任何学科,教师不要直接打开门让学生进来,而是把这些门的钥匙交给他们。学生有了这把“钥匙”自己就能把门打开——积极思维、自主探究、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水平。正如《师说》中韩愈对老师的作用做过非常明确的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在讲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指导学生走出困惑,这三个问题上老师应该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后两个问题对于学生更为重要。于是教师大方手脚,让学生去探究,去发掘文本,就是教师要做学生学习上的助推者、助手,要有意识的交给学生的具体方法。如:①教学生准确使用学习工具,如查字典、查图书资料等;②在教学实践中,有意
识的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③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通过典型课文,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方法,触类旁通。
(三)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组织、探究、展示交流的助推者。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教师则是孩子学习的扶手,完成学习过程的推动者。高效课堂问题引导学习模式,基本流程是“检(预习检测)、习(自主学习)、议(小组合作讨论)、展(展示交流)、补(问题补充修正)、记(记录完善)”。在这个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教师都要处在辅助的地位,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完成,教师只需适时的作以扶正,协助学生组织好每一个学习环节,使其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在每个环节起初时一定要做到到四个尽量:①尽量把信任的眼光多投向他们,让他们感到老师的重视,树立信心;②尽量把热情的笑脸多体现给他们,让他们没有学习的恐惧和压力;③尽量把发言的最佳时间让给他们,给他们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④尽量即时发现肯定每一位学生点滴“成就”。学生在这样宽松、信任、注重的氛围中,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已发挥。
(四)做好学生知识资料的补给者。
对于学生,毕竟知识层次较低,以自己的水平线实行结构化预习或引导性预习,他们设计的问题文本挖掘的深度总会浅显、不全,尤其是我们农村孩子知识面窄,资源来源渠道狭隘。为此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围绕文本,全方位做好知识资源的拓展和补给。例如做好相关资料的链接整理,图片资源提供等。为学生加深理解,透彻学习提供保障,以一个知识渊博的师者来吸引学生,督促学习。
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合作者和助推者,更是平等的引导者。所谓“导”即知识方向的引导,重点难点的点拨,知识的归纳、方法的概括。
(一)做好指示方向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与文本编写目标的偏移,问题探讨发掘混乱,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做好舵手、把好方向,给予即时的扶正引导,不至于学生学习的乱章、偏离文本主题思想。
(二)做好文本重点难点的点拨者。课堂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有它的重难点,教师自身首先要明确其症结所在,其次就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生展示交流的中适时的与以点拨完善,使学生更透彻全面的理解、掌握知识,不至于学习囫囵吞枣。
(三)做好知识的归纳、方法的概括者。作为每一节课,他都有自己相对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生应该掌握的方法。不论是语文学科中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写作方法,还是数学学科中的知识要点、解题方法。教师在学生学习后要恰当地引导他们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实行系统的归纳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理解掌握;对于写作方法、解题方法作以提炼概括,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人,而不但仅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人”。其次要充分理解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故而,教师在问题引导的高效课堂中发挥“助”与“导”的作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学习效果、学习能力高效展现。
推荐访问:浅谈高效课堂中的“教、学、导” 高效课堂中教师助与导的作用发挥 高效 课堂 发挥